黃釋冰 李桂華
【摘 要】本文論述“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從課程時間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用、教學方式的更新、評價體系的多樣化、跨學科師資的培養等五個方面探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
【關鍵詞】中職 學前教育專業 幼兒英語活動設計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B-0137-03
隨著社會進步、教育發展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孩子的早期語言開發和英語啟蒙教育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英語學習逐漸發展成為學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強調在“積極發展學前教育”的前提下,要“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這就要求幼兒教師除了具備唱歌、手工、繪畫等傳統的幼教技能外,還要培養一定的英語教學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基本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還有英語學科教學的知識及技能,即英語活動設計的能力。
一、“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幼兒英語活動設計,即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設計,“是指教師依據幼兒的特點,制定教學活動目標,選擇教學活動內容,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有效安排組織幼兒進行有意識地英語學習而事先研究制定計劃的行為”。
(一)幼兒園師資英語能力的現狀。考察我國幼兒師資隊伍的現狀,幼兒英語師資的來源一般是兩個渠道:一是本園學前教育專業出身的教師;二是外聘英語專業老師或外籍教師。
第一種渠道,現階段我國的幼兒園師資是大學學歷的還為數不多,大多仍為中專學歷,鑒于中專階段的學校對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忽視,他們普遍無法擔任幼兒園的英語活動設計教學工作。因此,往往幼兒園只有一兩名能進行英語活動設計的教師,這些教師可能是園內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原有學前專業教育的老師,或者是大學英語專業畢業、非學前教育專業出身的教師。相對而言,第一種師資缺少較專業的英語基礎知識訓練,第二種師資缺少一定的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的教師,都普遍缺少職前正規的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的訓練,如英語兒歌或英語游戲設計的訓練。
第二種渠道,有些幼兒園外聘英語教師,每周來給孩子上一節英語課,但這些教師有的是小學老師,有些是培訓機構的教師。這樣的師資有一定的英語專業基礎和教學經驗,可畢竟仍不是幼兒領域的專業教師。當然,有些幼兒園追求原汁原味的英語,聘請了外籍教師。這些外籍教師雖然母語是英語,但是沒有正規的幼教資格證,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談不上有系統的英語活動設計能力。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現狀。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存在不少的問題:首先,在中職學校課程學習中,和英語相關的課程都被認為是文化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重視專業課教育,相對忽視文化課學習,認為學好英語對將來的職業用處不大。其次,學生英語底子普遍比較薄弱,學習自信和積極性嚴重不足,有些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開設只是個形式,教學時間不長,教學收效不大。最后,英語課程的學習僅限于基本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大多選用傳統聽說讀寫教材,與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差別不大,教學要求也普遍為記憶單詞、分析語法、完成試題等,即便教學中有考慮一些教師用語的英語表達,但是真正涉及幼兒英語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范疇仍然不多。以廣西南寧技師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有 3 個系部開有學前教育專業,全部開設有相關英語課程,但是,大多當作文化基礎課來學習,整體重視程度不夠。例如機械系于 2012 年開設學前教育專業,一直沒有開設英語課。直到 2014 年,根據市場需要作了調整,才開設了“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課程,教學時間為一個學期,但是課程內容多為教學理論性的說教,對英語文化基礎知識忽略不說,有關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也不足。
綜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課程必須作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培養學生具備“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
鑒于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必要性,結合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現狀,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課程時間的設置。根據學生水平,合理設置開課時間。幼兒英語活動設計的能力培養是在良好和扎實的英語基礎上,增加英語活動設計學習機會。一方面,課程教學既要考慮加強中職幼師生基礎語言知識的學習,如單詞、語法和句型等,尤其常用口語的掌握,對幼師進行規范的語音語調的訓練,糾音正音練習;另一方面,在良好英語知識基礎上,課程教學應該增加成為幼兒教師所需的一些幼兒英語學科教學方面的訓練,如教學課堂常用語、教學游戲等形成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能力的知識學習。因此,為兼顧兩方面的知識學習,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活動設計能力,英語課程的設置應增加開課的時數,一個學期開設英語知識課程及另一個學期開設英語活動設計課程為佳,兩方面內容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廣西南寧技師學院的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很大一部分基礎薄弱,甚至有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只停留在初學水平。出于這些因素的考慮,筆者實行英語知識教學和幼兒英語活動設計教學為 1∶1 的課時設置,改變了原來只有英語知識學習而沒有教學技能學習的局面,兩相兼顧,不忽視英語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增加幼兒英語活動設計教學的比重。
(二)教學內容的選用。任何知識或能力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合理的教材內容的設置。結合中職生的能力現狀,學前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應當既包括英語語言知識,又要有關于幼兒英語教學方面活動設計的知識。通觀如今市場的中職幼師的英語教材,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幼師英語》,雖然在課本內容中加入了各種幼兒園生活場景英文對話,和一些幼兒園日常用語的英文表達,但是整個教材的側重仍只是英語語言知識(詞匯、閱讀、語法等)的學習,缺乏幼兒英語教學的一些實踐操作活動設計的內容。而另一類教材,如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康軒職教的《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通篇雖然展示了一些教案案例和教學活動設計,但也缺少一些幼兒英語資源以及相關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結合學生的水平和具體情況,通過對所用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挑選、增減等方式來整合教學內容,在原來康軒職教的《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幼教所需的英語知識內容的學習(如語音語調、日常用語、語法知識、閱讀訓練、英語文化等)以及幼兒英語方面的教學資源(諸如英語兒童歌曲、英文童謠、英語小游戲、英語小故事和其他有用的教學活動設計案例等),課堂內外注重理論和實踐結合,在打好學科知識基礎上,加強教學活動設計能力培養,雙管齊下。
(三)教學方式的更新。與高等教育的理論素養的培養不同,中職學校的低年齡和弱基礎決定著應更多注重實際操作技能培養。然而,中職學校實踐大多停留在校外見習和實習層面,在校內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脫節嚴重,導致學生即使進入幼兒園見習或實習也要花很長時間適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和其他文化理論課一樣,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為此課內教學應采用講學和實踐相結合方式來培養學生英語活動設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課內實踐是指為配合課堂理論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和踐行理論知識、形成教育技能而實施的一系列以學生操作為主的課堂小活動。筆者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將活動實踐設計成課堂演示和課下技能實訓相結合的任務型教學方式,包括課堂觀看并分析幼兒園英語課堂活動的實況錄像,采用仿真模擬演練法,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幼兒英語活動的策劃、實施及活動規則的制定,并以課堂演示、模擬試教等形勢展現出來。
(四)評價體系的多樣化。學前教育專業英語課程的評價大多采用傳統的“一卷定乾坤”模式,評價方法固定,評價項目單一、評價內容單調,沒有考慮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活動學習的特殊性。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學應涉及理論和實踐、語言知識和教學技的融合學習,因此需要更多樣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除了終結性評價模式,還應該加入形成性的評價,使得評價更全面、更科學、更注重實效,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管平時作業、測試或期中期末考試,評價內容力圖既包括聽力、詞匯、語法、閱讀、寫作等筆試內容,也包括英語口語(日常口語和教師用語)、英語童謠、英語歌曲、游戲設計及操作、英語故事、課堂教學技能等活動設計的內容。評價方式則采用英語知識筆試和口試,還加入模擬課堂、歌曲童謠故事演示等形式。評價主體除了教師評價,還增加了自我評價、同行評價等方式。
(五)跨學科師資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活動設計教學需要有既熟悉專業幼教活動設計知識又具備英語技能及教學能力的教師。目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英語科目任課老師的現狀:要么是英語專業畢業生,要么是學前教育專業出身的教師。面對教師擅長語言教學但不懂專業知識或精通專業知識而不懂語言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跨學科的合作教學,實施教師培訓制度。一方面,英語教師幼教化。對有意于從事學前教育英語活動設計教學的英語老師,可以考慮讓他們進行一段時間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習,再和其他專業教師一起不定時地進行一些相關的專業培訓;也可以把幼兒教育工作一線當作英語教師實踐和進修的基地,讓他們有效地利用扎實的語言技能優勢參與到幼兒教育具體實踐中去,甚至有機會投身到各種幼兒園見習和實踐活動中去,豐富自身真實的幼兒教育體驗,促進英語能力與幼教技能的密切融合。另一方面,幼教教師英語化。學校中的許多高等學歷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很多原本就有英語學習的背景(例如考試過了四六級),這樣同時具有良好的英語和幼教專業的雙重知識構成的師資隊伍,再加以語言進修和幼兒園實踐體驗,也可以考慮充分利用起來。廣西南寧技師學院采用的是第一種方法,讓相關英語教師去參加例如“桂臺幼兒教育論壇”“幼兒園樓梯游戲教學設計”等幼教專業培訓,并讓這些老師以實習輔導員身份帶領學前專業學生到各大幼兒園進行教學跟崗實習,彌補和積累幼教教學一線的實踐經驗,培養知識能力全面的幼教英語活動設計課程師資。
(下轉第147頁)
(上接第138頁)
三、結語
如何將諸如英語這樣的文化課更好地與某一職業需要結合起來,將越來越成為當今職業教學的一個主流。在學前教育專業領域,順應社會英語學習低齡化的趨勢,改革在校的英語課程教學,培養一支具有一定幼兒英語活動設計能力的幼兒師資是一個新的職業能力培養方向。如今,雖然社會對新型幼兒英語教育師資培養已經越來越重視,然而在學前教育學生人數較多的中職領域,涉及英語活動設計教學改革的嘗試尚不多。因此,在這一領域還有諸多問題要去思考和研究,除了本文中提到的課程時間、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師資培養、教學評價等問題需進行改革調整外,在課程觀念、教材編著、目標定位等方面也尚處于不清晰狀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之路,機遇挑戰并存,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袁麗娟.建構主義視野下幼師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高 敬.幼兒英語教育與活動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陳永琳.幼兒英語師資現狀與培養策略探討[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
[4]劉樂天.“職業人”視角下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5]黃釋冰.區域背景下廣西高等公安院校英語教學引入警務英語課程的探討[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6(1)
【基金項目】2016 年度南寧市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活動設計教學的改革實踐與研究”(2016B2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黃釋冰(1978— ),女,廣西寧明人,碩士,廣西南寧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研究、翻譯與實踐和特殊用途英語;李桂華(1978— ),女,廣西桂平人,廣西南寧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研究。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