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衛 周志霞
摘 要:職業教育的邊緣化的一個原因就是職校缺少全面發展的名師。隨著國家對職校重視程度的提高,職校名師的成長也成了研究的課題之一。從新手型教師到卓越型教師,職校名師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認清形勢、樹立目標、參加培訓、拜師學技、實踐反思、企業實踐、課題研究等都是成為職校名師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職校;名師;“雙師型”;成長;途徑
國家“萬人計劃”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面向國內高層次人才的重點支持計劃,作為其中重要一部分的“教學名師”的評選中, 2012年初評的101人中,職校教師有19人;2015年初評的100人中,職校教師有23名;2017年共有200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37名職教名師上榜。數據表明,如今的職校,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在快速發展,各個職校對學校的軟件設施——師資力量的壯大和培養也是非常重視的。
一個學校的名聲需要名師來支撐,正如一個醫院需要名醫一樣。一個學校沒有一流的師資隊伍,學校的壯大就是空話。名師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在其教學生涯發展中要經過多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名師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頂級階段。
一、職校名師的概念
職校名師是從名師概念中延伸出來的,除了具備普通中小學名師所具備的特點,還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雙師型”職校優秀教師。
(1) 學識水平:職校名師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學基本功和較高的學術水平。
(2) 師德品行:“萬事德為先,尤以師為重?!苯處熓巧鐣囊幏?、道德的化身和人類的楷模。教師的人格作為師德的有形表現,品德高尚的教師人格就會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師德的教育是教師的必修課程,教師應該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1]。
(3)教法實踐:職校名師不僅需要有熟練的教育教學方法,具備一定的課堂教學能力,還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專業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能帶領學生實訓實習,幫助學生夯實專業基礎知識。
二、職校教師成為名師的途徑
一個教師從入職開始,要成為名師,大致經歷四個階段:新手型教師大致需要2~3年,勝任型教師大致需要3~4年,骨干型教師大致需要5年,卓越型教師需要若干年 [2]。從新手型到卓越型,教師要經過若干年的辛苦鉆研,職校名師的成長是教師主體在長期的自身學習和教育實踐中勇于探索、自我完善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職校共同關心、悉心培養的結果。教師內在的動力、努力等因素是內因,起著主要作用,外部環境是外因,起著推動作用。
1.認清形勢
職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教育體系,職校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沒有鮮花和掌聲,沒有家長的重視,沒有學生的配合,即使付出汗水也看不到突出的成績,感受不到工作成就。在這樣的教學工作的環境里,職校教師要甘于平淡,安于寂寞,心無旁騖,熱愛職教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耐心專一,要學會在枯燥的工作中找到樂趣,認定工作是享受而非掙錢的形式。
2.樹立目標
初入職校,新手型教師要給自己定下明確的目標,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規劃,這是教師自我發展的指南和方向。目標也是動力,能不斷提醒教師不能懈怠、持續努力,這也是新手型教師能成為名師的內在動力。
目標可以分為總體目標和分期目標,總體目標可以按照職稱的發展方向制訂??傮w目標定下以后,要制訂分期目標。每兩年要寫出并發表一篇論文,從寫教學總結開始,總結字數不管多少,如一堂成功的課給自己帶來的啟發也可以寫成幾百字的教育隨筆。
除此以外,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和要求,隨時制訂一些短期目標,例如,每年上一次公開課,隨堂聽課學習,提高學歷,加強板書,提高語言能力,每年讀幾本書等。
3.參加培訓
培訓是所有教師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每年學校都會安排教師在寒暑假參加各種培訓。
培訓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網絡培訓、實地培訓、集中培訓 、聽講座等。培訓內容從宏觀上的職教現狀到細節類的多媒體使用, 從教學理論、教學法研究再到某個科目的某一課程,都是和職校教師的工作、發展息息相關。教師都應該積極參加每次培訓,培訓不僅能幫助教師迅速更新知識 ,了解兄弟學校甚至國際上最新的教學理念,還能深化其專業知識,拓寬專業視野。
4.拜師學技
教師是經驗性的行業。初入行的年輕教師都有一種感覺,明明一堂課準備了充分的內容,結果用了一半時間就講完了,剩余的時間不知如何打發。而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就會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反應、課堂的突發情況隨時把握調節教學節奏和進度。
學校的青藍工程 、“新老結對”能幫助年輕教師少走彎路,學習教學的初步技能,如何合理安排課堂時間、突出課堂重點,如何設計板書、布置作業,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雙向交流等。
5.實踐反思
向師傅和同事學習了先進的經驗后,教師應該應用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一開始可能是生硬的仿照,但隨著自己的工作經驗的積累,教師要思考自己所學到的教學模式是否適合自己所教的學科、學生,還要關注每堂課學生的接受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和生成狀態[3]。
如果發現學生不適應,就要改變,學會創新,并找出一套適合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教學手段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科目,由于每年教學對象不同、場景不同,教學方法也應該適當調整。
6.企業實踐
根據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的通知, 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新任教師應先實踐再上崗。公共基礎課教師也應定期到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和學習。
組織教師企業實踐,是加強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
7.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對職校教師的高級要求,是名師成長的一個重要臺階。教師參加課題研究能提高個人素養、更新教育理念。職校教師的觀念要創新,職業教育理念要創新,教學手段要創新,實踐手段也要創新。這些要通過課題研究才能獲得。職校教師的條件先天獨厚,在進行理論課堂教學同時,還有實驗、實訓的教學任務,而教師可以通過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來系統地解決課堂、實訓中遇到的問題,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工作和課題研究結果有效地連在一起,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職校教師在名師成長的過程中,要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要事事追求完美,需要適時調整,正確認識職教的重要性,規劃適合自己的生涯目標、定向發展,不斷學習進取,自我完善,才能循序漸進地實現目標。
參考文獻:
[1]葉 川.淺談職校教師如何成長為職教名師[J].商情, 2015(50): 183 .
[2]歐陽河.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業學校教師 [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7c0e81d7336c1eb91b375d17.html?from=search.2015-09-10.
[3]職業學?!處煂I成長路徑[EB/
OL].https://wenku.baidu.com/view/
b286ad4a814d2b160b4e767f5acfa1c
7aa008295.html?from=search.2016-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