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婉儀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改變了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新媒體技術正悄然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傳統的博物館展示受到場地、時間、資金和技術的限制,展示形式單一、生硬,難以吸引觀眾駐足。而新媒體技術運用科技的手段對展示內容進行構思、重組,呈現出更豐富、更具有感染力的展示,大幅提升了展示效果以及展覽質量,在博物館的展示設計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國內博物館的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大多停留在單一的數字化展示和基礎的語音導覽,參觀者除了當時短暫的視聽感受,很難對展品留下印象,更別說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意涵了。幻影成像技術正好可以為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幻影成像展示設計
幻影成像也稱三維立體虛擬成像,是基于“實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學成像結合,將所拍攝的影像(人、物)投射到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中,構成了動靜結合的影視畫面,演示故事的發展過程的技術。早在20世紀90年代,幻影成像技術已經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博物館的公共場所投入使用,但是,國內把幻影成像技術運用在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案例和相關指導理論還是較為少見。
目前,國內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幻影成像技術主要應用在以下三方面:一,展示文物,蘇州博物館在展廳“寶藏虎丘”中運用3D幻影成像技術360度全方位展示鎮館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二,再現故事場景,陜西漢陽陵《走進漢陽陵》在展廳中利用全息投影技術構造了四幕歷史場景,復原了歷史文物及主人當年的生活場景;三,觀眾參與互動,湘陰左宗棠紀念館的多媒體情景劇《一代名將左宗棠》通過幻影成像技術讓觀眾參與互動,實現現代人和古代人“穿越”時空的對話。
將幻影成像技術引入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不僅可以節省展覽空間,擺脫場地限制,還可以增加與觀眾的互動,提高觀展的趣味性,對于展品本身的展示、展覽的展示效果以及觀眾的參觀體驗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六朝博物館新媒體展示設計與建議
本文從江蘇省的省市級博物館中,選擇南京六朝博物館作為個案研究。南京六朝博物館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自2014年8月開館以來,南京六朝博物館雖然館齡不長,但是其建筑設計獨特,展覽主題鮮明,展陳獨具特色,重視觀眾體驗,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參觀者和城市居民來此探索六朝之美,并已逐漸發展成為南京文化新名片。
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六朝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方面,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具體體現在視聽體驗型展示與遠程媒體傳播兩方面。六朝博物館內的四大展廳及公共空間均有影像、視聽等數碼裝置,循環播放相關影像資料,幫助游客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展館。例如,博物館一樓大廳設置了一個超大電子屏并播放六朝歷史小短片,以及“回望六朝”展廳中,通過沙盤與高清投影形象的介紹六朝都城的歷史風貌。同時,六朝博物館開發了手機客戶端APP和微信公眾號,將文物數字化采集數據與觀眾進行共享,強化公眾與文物的交互性體驗,同時借助微博、網絡直播等遠程媒體,進行展覽資訊的宣傳與發布,為廣大市民及時獲取活動訊息提供了便利。
六朝博物館的線上新媒體運營方面數據顯示,自開館以來,截止到2017年7月,已吸引140余萬觀眾到館參觀。目前,六朝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總用戶近5萬,官方微博粉絲13萬。三年來,僅百度平臺關于“六朝博物館”的搜索詞條就超過1240000個,知乎等各網站中網友關于六朝博物館的自發評價及攻略等更是不計其數。由此可見其新媒體線上運營已經初有成效,也充分說明了當代觀眾對新媒體展示方式的接受度較高,并且有一定的需求。
在傳達信息的過程中,融合的感官越多,越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六朝博物館內的新媒體展示設計目前已經涵蓋了基本常見的新媒體技術,但是所應用的技術大多只是單方面增強觀眾的視聽體驗,與觀眾的互動性仍有欠缺,因此建議在博物館內引入幻影成像技術以展示展品。而幻影成像技術為展示設計提供一種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借助立體模型場景、造型燈光系統、光學成像系統、影視播放系統、多媒體系統、控制系統構成的展示裝置,為觀眾提供可視、可聽、可觸、可感的展示內容。這樣的非線性傳播方式,打破傳統信息接收的單向性,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感官,讓觀眾經歷觀察——感受——思考的認知過程,實現信息的接受和消化,縮短了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此同時,幻影成像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幾千年的悠久文物,放置在虛擬、生動再現的歷史氛圍和環境之中,使得歷史文物實體與歷史場景故事高度吻合并展現出來,再現了“虛擬”的歷史或傳說的真實,賦予文物新的生命,使得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古代文明在特定的現代藝術與科技技術相結合的狀態下重現出來,吸引觀眾與之互動,產生情感共鳴。
現如今,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接受信息的方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實物為主、輔以圖片解說的傳統展示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獲取信息和知識,博物館展示設計以人為本的核心更顯得尤為重要。如何使觀眾在有限的空間中獲得無限的收獲和樂趣,進而提高博物館在社會發展中的文化影響力?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博物館更好的服務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出路。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