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風
摘 要: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具有現代化教學思想的新型教學模式,隨著當前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人們接受知識和獲取知識的方式逐漸發生改變,很多學校建設了計算機網絡教室,配備了校園網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文章主要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與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和實施策略等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互聯網趨勢;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2
一、信息化教學的相關概念和定義分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認知是行為的導向,其對實踐活動產生直接的影響。當前我國教育技術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認知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以先進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作為指導,在實際教學環境支持和教學資源支持的環境下對教學活動的各種要素關系進行穩定的一種結構形式。信息化教學就是根據現代化的一種教學環境中對信息的傳遞和學生對信息的加工吸收的心理過程,其主要依靠技術手段借助多種多媒體設備和計算機設備等完成教學,構建良好的教學資源和學習環境。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以此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研究信息化教學模式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模式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其主要包括了教學結構、教學過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思想。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將技術作為教學的支撐,其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具有較強的展示性和便捷性,其已經成為構建良好學習環境的要素之一,信息化教學構建要素除卻其自身的構成要素外還包括了學習環境的建設。
二、農類院校文化基礎課信息化教學的特征
1.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交互性,其可以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其主要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自主地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習進度,并可以及時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逐漸向主動學習進行轉變,在實際學習中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處理信息。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設備和信息化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直觀地展現出來,并通過PPT課件或者是圖像以及視頻展現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2.互幫互助和協作模式的學習
信息化教學的特性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通過自由結組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以及相互競爭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參與學習活動,其對深化理解問題和掌握運用知識具有很強的好處,且可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以及團隊精神建設和人際關系的建設。信息化教學模式中由于其自身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和資源庫,將知識合理地結合起來并實際應用到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和觀察,從而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三、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1.學習現代化教學理念,轉變教育觀念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提出的,信息化教學模式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和素質發展的需求,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以及個性化教學是當前信息化教學構建的理論背景。想要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就應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應該轉變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中心和主體,要不斷注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性發展。要注重學和教,教師就要運用一切手段幫助學生去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性。比如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上,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準備好PPT課件,其中插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等在教學課堂上展示,并提出系列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去閱讀文章并在文章中找出合適的答案,結成小組討論后由學生展示答案,教師對其答案的正確性進行評判,對于不正確的答案要及時糾正并幫助其理解,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提高教師教學綜合素質
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師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師的作用逐漸從直接提供信息資源向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轉變,側重指導學生自主開展信息資源的獲取活動,教師也不會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一味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實現翻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前給學生提供學習單和相關的資源讓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展示其作品并要求其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疑問,學生和教師在此過程中是溝通和交流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對進行討論的學生進行指導和糾錯,并對其表現進行肯定,課后要求學生進行總結和分析,教師按照學生的總結內容布置新的學習任務。比如,在數學數列的學習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不同的物體按照等比或者是等差數列的構成進行排序,并展現給學生,加深其對數列的理解,以此來實現學生對抽象化數學知識的了解和學習。
3.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的構建
信息化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區別主要是其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以及模擬和仿真環境以及實踐和游戲教學等。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完成對單詞以及詞組的學習和練習,并完成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學習和翻譯,教師按照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學習以及對閱讀理解的完成情況制訂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讓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對閱讀理解進行翻譯,英語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完成對簡單句子的翻譯和解釋。這種方式可以使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實現不同的成長。
4.加強信息化教學建設和機制完善
加強信息化教學建設是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也是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信息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轉變其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還可以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相關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培養其文化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建立并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激勵機制,對積極開展農類院校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是很關鍵的,激勵是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師應不斷培訓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運行、維護和管理隊伍以及信息資源隊伍的建設,通過多媒體技術設備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積極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模式當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很多因素和實踐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深,全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在當前新課改以及互聯網發展大趨勢背景下會得到快速的應用和推廣,因此應該不斷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實踐以及應用,其會為農類院校文化基礎課程學習和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設備支持,對全面推進素質化教育教學產生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2]申志永,袁素娟.信息化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探微[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1).
[3]苑永波.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中國電化教育,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