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中國發展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
邁向高質量發展是引領新常態的本質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其必然結果。本書從理論上深化了對新常態本質內涵及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潛力決定因素的認識,系統地總結概括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治理所蘊含的重要特征,并提出了引領新常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重點和政策措施。

吳敬璉
商務印書館
2017年10月出版
本書匯集了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2013—2017年的重要文章,反映了他對于影響中國改革和發展的諸多重大問題的思考。本書收入的文章,既有對改革總體方案、經濟體制轉型、發展模式轉型等基本問題的深入研究,也有對“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產權保護、制度反腐等經濟社會議題的精湛分析。本書是理解中國改革進程、把握經濟走向、探尋未來發展路徑的重要讀本。

[美]B·蓋伊·彼得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年5月出版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今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應如何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有哪些?在對傳統治理和全球主要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進行多年潛心研究的基礎上,享譽全球的政府治理與改革問題專家B·蓋伊·彼得斯提出的答案無疑頗具參考價值。本書提出了政府改革發展的四個方向,亦即政府未來的四種治理模式——市場式政府、參與式國家、彈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

胡鞍鋼 楊竺松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對人民訴求具有回應性、對國情變化具有適應性、對實現國家良治具有有效性的政治制度體系,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所需的最重要條件。本書基于中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集體領導體制的創新發展,在原有“五大機制”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核心加七大機制”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集體分工協作機制、集體交接班機制、集體學習機制、集體調研機制、集體決策機制、集體外事機制和集體自律機制的運行特點,反映了中國政治制度的獨特性和優越性。

高波
中信出版社
2017年3月出版
以往國際社會解讀“中國奇跡”偏重經濟治理,忽視政治治理特別是執政黨黨內治理與國家治理的“共生關系”。《廉潔拐點》剖析美國、瑞典、新加坡等20世紀內向型廉潔拐點,解讀中共十八大后以腐敗治理和黨內治理為肯綮的“新治理革命”。本書指出,隨著習近平時代和新治理革命的到來,中國將迎來21世紀全球首個雙重外向型大國廉潔拐點即“習近平(復興)拐點”,既面臨與“毛澤東(建國)拐點”、“鄧小平(改革)拐點”一脈相承的歷史性時刻,也展現“網絡社會主義”治理新機和“有效民主”行動張力。同時,廉潔拐點不是一勞永逸的終點,而是國家成長新起點。

李君如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本書從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時代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應對時代挑戰的新視角,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重大事件,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看作不斷應對新的挑戰、審時度勢、順應時代大潮從而不斷取得勝利的歷史,并將最終落腳點置于中國共產黨的現實發展上,指出中國共產黨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趕上時代”為目標,以“科學預見”為方法,以“與時俱進”為精神狀態,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堅強意志,永不止步地追趕時代大潮、接受時代大潮的考驗,進而引領時代大潮,永葆自己的先進性。

梁國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此書匯集了作者過去10年來對世界經濟新版圖和中國發展新路徑的研究成果,兼具宏大視野、深度思考和前瞻性建議。在構建一個基于大歷史觀的觀察維度之后,探討了全球化與中國發展的關聯,分析了兩者共同面臨的變局、動態和前景。著眼于長期轉型和增長,本書選取國際金融、貿易、投資等主要“接口”,探討了世界經濟呈現的新格局和中國經濟面臨的新問題。最后,作者將視野拓展到經濟之外,展望了一個可能到來的“中國世紀”。跳出中國看中國,立足世界看中國,幫助讀者更清晰地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我們面臨的道路。

[美]伊藤穰一杰夫·豪
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出版
9大原則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指導原則,更是一本為適應現代社會新系統編寫的說明書。正如人類在19世紀末對待電影技術出現的態度那樣,當移動互聯網、3D打印、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基因工程等各種技術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對待這些技術的理解也沒有好多少。在以互聯網為基礎建構、快速變化的時代,亟待轉變思維,而這本書提供了我們所處時代的行動指南。

[美]皮帕·馬爾姆格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這是一本研究世界經濟的書。本書告訴我們,如果對自己周圍的信號保持警覺,我們就有能力處理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各種麻煩。經濟學不僅僅只是數學和數據,香水、化妝品、巧克力棒和牛排等一些小的日常信號也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本書列舉了一系列精彩的例子,證明了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世界經濟的未來,但我們可以讓自己做好應對的準備。

[美]米歇爾·渥克
中信出版社
2017年2月出版
《灰犀牛》是對塔勒布《黑天鵝》理論的補充及深刻延展,更契合當下混亂無序與不確定的時代。霧霾、氣候變暖、飲用水短缺、金融危機以及科技的革新帶來的巨大顛覆性力量……這些都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灰犀牛事件,在危機爆發之前,都有跡象顯現,為什么我們往往忽視這些信號?如何克服偏見、惰性以及僥幸心理,對潛在的大概率危機進行有效識別和有決斷力地應對?本書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