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尊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就業指導的兩翼,“思政”和“雙創”兩翼并舉,同步加強,協調配合,將極大推進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本文介紹了兩翼并舉就業指導模式的重要性和該模式運行需遵循的二維、引導、交叉和效應原則。
[關鍵詞]思政、雙創、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2018) 04-0001- 03
引 言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年12月初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全國上下掀起了創新創業教育與活動的大潮。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大學生就業作為高校教育的出口,如何保證質量?貫穿高校教育全過程的高校就業指導,必須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這“兩翼”來保證畢業生的質量。大學生就業指導遵循總書記的指示,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將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己任,同時需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就業指導工作的“兩翼”,只有“兩翼”并舉,同步加強、協調配合,才能夠使就業指導工作飛得更高,飛得更穩。
一、“兩翼”與就業指導研究現狀
通過在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的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文獻中,鍵人條件:核心期刊=Y,并且年between( 2012,2017),主題=就業指導and主題=思想政治,然后進行精確匹配,獲得論文總數43篇。鍵入主題=就業指導and主題=創新創業,獲得論文總數28篇。鍵入主題=就業指導and主題=思想政治and主題=創新創業,獲得相關論文1篇。
從論文的年分布、來源分布以及內容來看,針對這三個主題的研究不但面廣,角度多,而且研究的層次高,有深度。以下思想政治簡稱“思政”,創新創業簡稱“雙創”。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大家對“思政”推動就業,保證就業質量,有廣泛共識,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落實“雙創”教育持肯定態度,對“雙創”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就業,提升就業質量均無異議。同時我們看到隨著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貫徹學習,“思政”與就業指導工作緊密結合的研究有進一步擴大和延伸的趨勢,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研究“雙創”和就業指導工作的學者也越來越多。
“創新創業教育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兩者可以一起尋求契合點”。就業指導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契合點。雖然對這方面的研究不多,但是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有利于推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
二、“兩翼”并舉就業指導模式重要性
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向建構”,保證學生創業觀念的正確方向,培育大學生優良的創業品格,使學生能夠進行理性的判斷思考,并具備敢于擔當、勇于冒險、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
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這“兩翼”并舉,是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保障。對于學生的就業指導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礎,是核心。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使學生培育積極的創業精神,形成全面的創新素質,成長為未來的創業主體。”要做好就業指導,開創就業指導工作新局面,就必須同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乘政策東風,借“兩翼”之力,就業指導T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培養出適合現代化建設的人才,大學生就業才能更加高效,才能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具有國際性的航海院校商務英語海乘方向學生,素質與能力并舉,德與才共行,對就業指導工作要求尤為重要。海乘方向學生就業主要面向國際郵輪公司,如麗星郵輪,歌詩達郵輪等。海乘專業的國際性反映出該專業就業創業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突出,同時,海乘專業學生就業崗位是服務業,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特別需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服務創新能力的提高。“思政”、“雙創”兩翼是做好海乘專業學生就業工作,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兩翼”并舉就業指導模式原則
“思政”引領就業,“雙創”促進就業,“兩翼”提升就業。為了有效實施“兩翼”并舉的就業指導模式,就業指導工作需遵守二維、引導、交叉和效應原則。
(一)二維原則。任何事物都有眾多屬性,每站在一種屬性上觀察研究問題,就可確定事物的一種維。事物的維也就是人們對事物研究的視角、出發點、看問題的角度。站在“思政”和“雙創”這兩個屬性上去觀察研究就業指導工作,這就是就業創業工作的“二維”原則。二維原則解決的是就業指導工作認識層面的問題。從事就業指導T作的教師和接受就業指導的大學生,以及該工作的本身都適應于二維原則。
選擇黨性強、熟悉相關專業知識或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四有”教師作為就業指導教師,就是二維原則在指導教師層面的具體應用。黨員教師了解黨情國情,能夠把握住指導的方向;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知識的教師了解郵輪行業的發展,了解海乘專業服務性特點,能及時解答學生的相關疑問,能從服務創新,管理創新角度做好海乘專業雙創指導工作。
學生層面的二維原則體現在培養的學生要有基本的政治素養和覺悟,并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知道為誰創新創業,為什么要創新創業,如何創新創業,知道在國際郵輪這個工作環境下,如何把握言談舉止的分寸,有分辨力,能守住底線,能時刻記住在學管理,學技術和知識的同時不忘初心,不忘報效祖國,時刻維護國家尊嚴,保守國家秘密。
就業指導工作的二維原則強調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注重知識傳授,技能培訓,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就業指導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舞臺和立足點。
(二)引導原則。引導,是指通過行為幫人走出困境,或是帶著人向某個目標集體行動,可以是行為、動作上先進,也可以是思想上或技術上先進。該原則涉及的是就業指導工作方法。做教育首先要做的是讓受教育者能夠主動學習,積極獲取。這需通過學生親身的體會,真心的感受,真切的認識才能實現。由于專業不同,引導的具體措施不同,就海乘專業來說,參觀、參與、體驗、主題活動、講座和座談等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效果。
參觀黃埔軍校舊址、海事展、南海神廟、黃埔古港、參加游艇展,上郵輪體驗、參觀航海模擬器,定期開展以海洋為主題中外文化展等,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中國航海史,領略中國航海文化,感受現代航海技術和中國近幾年在航海技術方面的發展,油然產生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愛國情懷和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樹立熱愛航海,獻身祖國航海事業的豪邁情懷。同時,聘請創新創業學院專家、知名航海家、相關企業的人事部經理和從事海乘相關產業的優秀校友來校講座和座談,讓他們從服務創新,管理創新角度,談經歷、思路、感受、感悟,為海乘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打開思路,通過鼓勵學生參與相關海乘專業建設項目的申報和實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三)交叉原則。思政有思政的規律,雙創有雙創的途徑,如果不融合,就無法形成合力去實現共同推進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交叉原則也是就業指導工作的方法。通過內容交叉,主次交替,時間交錯,將“思政”與“雙創”兩者有機融合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通過選用“四有”黨員指導教師,組建苗紅根正的雙創團隊,圍繞就業指導主線,制訂實施方案,分階段分步驟進行落實,提高就業指導效率。在具體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在邀請優秀校友回校交流創新創業經歷時,首先注意人選,黨員優先,其次,提供交流提綱,對交流內容定調,比如建議他們在交流會上,多談談在校期間,黨校學習和思想覺悟提高對創新創業的影響。在組織團隊申報創新創業課題時,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從與國家戰略相關的角度發掘創新創業項目,并在項目申報和實施中,注意培養學生奉獻精神,合作精神。在船東面試學生方面,針對船東均為外國人這一特點,可在面試前對學生進行外事紀律、國家保密條例的宣講。
(四)效應原則。這里的效應主要是指心理效應。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人或某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根據情境適當應用心理效應,必將大大提高就業指導工作效率。對海乘專業,我們通過班干部的選拔,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創新創業團隊組建等方式,營造出思想積極向上,個個爭當優秀的班風,利用從眾心理效應帶動其它同學共同進步,提升整體思想政治水平和創新創業意識。為海乘學生建立一個期望值,如“你們是我校海乘專業的先行者,是社會主義的海乘人才,是未來國家郵輪事業的主管、經理、老總”等,通過不斷灌輸這樣的理念,形成期望暗示,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使學生按預設軌道發展。利用鏈狀效應,通過營造適宜他們發展的環境,如安排海乘專業學生與學校和學院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創新創業標兵、優秀畢業生、優秀實習生座談,讓優秀人才的優秀品質影響和感染他們。
結語
“兩翼”并舉的就業指導模式注重發揮“思政”和“雙創”的效能,注重這兩者對就業指導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該模式主要用于解決就業指導工作為誰指導,指導什么,如何指導的問題。
商務英語專業海乘方向的就業指導需要立足于該專業學生的國際性和服務性,指導的內容分兩方面,一是從政治覺悟、思想高度,品行品德,世界觀等方面提升學生政治思想素養;二是從服務意識,服務管理、服務技能等方面培養創新能力,提升“雙創”意識。通過合理使用二維原則、引導原則、交叉原則、效應原則將“思政”、“雙創”和就業指導實踐高效結合起來。“思政”“雙創”兩翼并舉的就業指導模式將會推動高校大學生就業,提升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貴芹.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6(21):5-7.
[2]史晶.黨建工作視域下拓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途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84 -86.
[3]宋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研究的意義與現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8):100 - 103.
[4]嚴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大學生就業思維的創新 [J].教育與職業,2013( 29):99 - 100.
[5]高福安,鐵俊.創業教育與創業型大學制度創新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6):9- 13.
[6]王令訓.論事物的多維屬性[J].懷化學院學報,2011( 10):35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