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華
摘 要:公共圖書館致力于消除特殊群體尤其是殘疾人利用圖書館的困難,為其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滿足特殊群體對文化知識的需求。提高殘疾人適應社會的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勇敢面對生活、接受人生的挑戰,是各級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推進公共文化均等化,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要求。來賓市圖書館在維護殘疾人閱讀權益,構建無障礙信息服務體系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文淺析近幾年來,來賓市圖書館殘疾人服務的基本做法,為公共圖書館殘疾人服務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殘疾人讀者,服務策略
1公共圖書館開展殘疾人讀者服務的意義
我國殘疾人接近一個億,平均每15個人就有1個。他們和廣大普通群眾一樣有獲取知識信息,提高自身素質,滿足基本文化權益需求的權利?;疚幕瘷嘁娴臐M足是他們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前提。中國圖書館學會在《圖書館服務宣言》中指出:圖書館致力于消除弱勢群體利用圖書館的困難,為全體讀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滿足這一弱勢群體對文化知識的需求,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勇敢面對生活、接受人生的挑戰,是各級圖書館的責任和義務。是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要求。來賓市圖書館(以下簡稱“來賓館”)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多渠道開展殘疾人讀者閱讀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殘疾人讀者的特點
由于身體方面的缺陷,有些殘疾人對外界刺激敏感,加上經常遭受挫折、取笑和不合宜的憐憫,容易產生自卑感,認為被瞧不起,性格變得孤僻、膽怯,意志消沉,喪失生活的信心。他們總感到處處不如別人,因而嚴重地壓抑自己的才能和創造力。有些殘疾人卻倔強和自我克制,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可以把一切不平和怨恨忍受下來,只是到了難以忍受的時候才會爆發。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不夠,很多人還存在著歧視、漠視殘疾人的問題,使殘疾人感到孤立無助。全社會應以正確的態度尊重,關愛殘疾人,應把他們看成我們中的一員,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理解和幫助。作為公共圖書館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優化各項服務,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優質的服務,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可設立殘疾人心理咨詢和輔導室,通過多種渠道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3開展殘疾人讀者服務的策略
“國家圖書館歷來將殘疾人讀者作為優先服務的讀者群體。多年來,在中國殘聯的支持下,不斷推進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創新服務手段,完善服務模式,為充分保障殘疾人閱讀權利、實現文化服務均等化做著不懈的努力。”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1]全國各級圖書館也開始注重對殘疾人的閱讀服務。
3.1建章立制是開展好殘疾人讀者服務的基本保障
來賓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促進服務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滿足一切服務對象,包括殘疾人、老年人進城務工者等的特殊要求,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來賓市圖書館依據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對服務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陣地、服務人員、服務次數、服務效果進行了規定,形成了制度。如來賓館根據制度要求,對館內相關殘疾人設施進行抽查,對維護設施人員進行考評。規定每年5月助殘日前后開展助殘服務周活動,組織人員到殘疾人集中的如康復中心開展各項助殘活動,并對助殘效果開展了評估考評,為開展好殘疾人讀者服務提供制度保障。
3.2陣地服務是開展好殘疾人讀者服務的首要基礎
來賓市圖書館,積極改造自身環境,立足殘疾人的切實需求,轉變服務思維。為老年人群體、殘疾人讀者提供相應的幫助措施,包括適合其生理需要的設施、設備,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讀者提供輪椅和專用通道,為視力水平較低的讀者提供放大鏡,為有聽力障礙的讀者提供助聽設備等。2014年,來賓館不斷優化特殊群體服務環境設立了視障讀者專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視障讀者,給視障讀者開辟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空間。配有250冊盲文書刊、視聽文獻,涵蓋在醫藥、文學和教育等領域,來賓館的這些設備準備了幾年,盡管該區域利用率低,但來賓館從未放棄陣地服務的基礎,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學習、娛樂、休閑等環境。
3.3 流動拓展服務是開展殘疾人服務的重要途徑
除了館內陣地服務外,還針對殘疾人特殊群體的特點開展流動拓展服務,讓圖書館的閱讀在各個小區、不同領域活起來,盤活館藏資源。首先應該將閱讀送進敬老院。來賓市敬老院里有些老人或聾或啞,或半身不遂,老人內心孤苦煩悶 ,渴望關愛,渴望親情。來賓館每年不定期到敬老院贈送、更新圖書, 讓老人與外界拉近距離,豐富老人的精神世界,讓老人長期感受到外界的關愛,這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來賓館把溫暖送進康復中心和特殊教育學校,來賓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和特殊教育學校各有一個,都是各單位各領域在每年的兒童節關注的對象。每年六一兒童節和世界讀書日,來賓館都舉行志愿者活動,給殘疾兒童送愛心,或捐贈圖書、學習用品,或開展國學經典誦讀。除此,來賓館還應該在康復中心設立圖書流動服務點, 不定期給孩子們更新圖書和舉行志愿者活動;給孩子們搭建多樣化展現自我的平臺,可以歌舞表演,演講或詩歌朗誦,或者書法繪畫等才藝展示,讓孩子們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同時呼吁政府以及各領域都來關注殘疾兒童的生存狀態, 廣泛宣傳人道主義,喚起全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力求在社會上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和扶殘助殘的道德風尚。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開始至2017年,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共計服務210多個小時,2016年來賓市圖書館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區扶殘、助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7年6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授予來賓館“愛殘、助殘、扶殘”愛心單位。來賓館還積極開展了文化志愿關愛留守兒童,送書進工業園區、邀請農民工進圖書館等活動。來賓日報、來賓電視臺、微觀來賓等媒體均對來賓市圖書館開展服務活動進行了報道。
3.4館員專業素養提升是開展好殘疾人讀者服務的動力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擁有專業的素養和更高水平的圖書館工作能力和應對能力。來賓館制定一系列專業化的培訓計劃,根據不同館員的崗位特點,不定期安排館員到高一級圖書館參觀跟班學習,建立一支與社會接軌的高素質高水平的服務隊伍。除此,館員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尊重和平等對待每一位讀者,努力并熱忱為讀者提供及時準確且全面的信息服務。如今,社會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優質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日益凸顯,公共圖書館行業也是如此。只有把從業人員隊伍建設上升到戰略高度并常抓不懈,公共圖書館事業才能不斷煥發新的活力[2]。
4 結語
讀者需求是推動圖書館服務進步的源泉,是創新的動力,公共圖書館,是維護殘疾人閱讀權益,構建無障礙信息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作為一個公益文化機構,根據殘疾人的知識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資源建設,為殘疾人服務提供文獻保障,是對弱勢群體人文關懷的體現,也是我們各個領域愛心人士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殘聯、國圖倡議“圖書館文化助殘行動”》.2013-05-28 09:3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2]董惠霖等.基于調查統計的廣西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現狀分析與研究.圖書館界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