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賢君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特別是數學這門學科,如果把“成績”和“分數”作為唯一或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教育模式。這種以成績論成敗的狹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國基礎教育引進死胡同。在數學教學中,應試教育模式雖然把智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智育的目標卻是片面的、狹隘的。智育是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教育,其中發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內容,但是,應試教育從應試這一角度出發,過分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的熟練程度,大多采取過度學習、強化訓練的手段,把學習局限在課本范圍內,致使學生沒有時間參與課堂以外的、各種對發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動,從而出現知識面狹窄、高分低能的局面。教育研究變成了應考研究,教師忙于數學知識的灌輸和強化技能訓練,真正有價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動力,嚴重制約了數學教師知識結構擴展和各種素質的提高。所以,傳統的教育模式必須要向素質教育轉軌。所謂素質教育,其真正的含義是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課程選擇和設定上來說,就必須權力下放,應當以教師、家長、學生為核心,逐漸形成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一、轉變觀念,遵循教育規律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傳統模式教育下的學生是不能滿足當前社會需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初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培養適應當前社會需求的人才,進行新課程改革。
初中數學的新課程改革就是一種觀念的轉變,這種轉變不但在于新課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讓數學老師運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傳統教育模式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向傳輸的過程。隨著教育實踐的發展,這種認識受到了挑戰,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熏陶。教師要創造性選擇和應用教學材料,而不能跟在資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這些變化,必然引起教學評價的轉變,而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對學生的正確全面評價,又能體現教育的客觀性,因此適時的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是我們面對新課程改革的關鍵。
二、轉變方式,提升教學能力
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習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強化學習要不斷地轉向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另一方面是改變傳統的被動接受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顯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隨著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增長和提高,最后是學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獨立。在學習活動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之后,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三、轉變教法,師生互動
一個人自由、輕松怡悅的環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發揮。因此,數學老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壓抑學生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采取民主態度,支持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造性人才成長創造兩腳的氣候和土壤。這里特別要重視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種關系中,學生才會感到心里的安全與自由,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觀察思考,學生群體才會有群情激動、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創造欲望和行為才能得到激發。
數學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交往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為實現師生雙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操作平臺,讓師生共同體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
四、轉變思維,強化數學素質
數學老師的思維必須跟著時代一起更新、前進,不能老是把教學思維停留在以前、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中。隨著素質教育思潮的風起云涌,中學數學教材、數學課標都會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創新。教師要用全新的“素質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的所思、所想,結合學生的數學基礎不斷創新,學生喜歡、接受的方法,要重點貫徹落實,學生排斥、反感的方法,要立即改正,并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結合有價值的方法進行教學革新,使老師的數學教學能夠讓大部分學生適應、接受。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我知道,時代要求我們數學教師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多給點思考的機會,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必將成為我們數學老師努力的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為他們營造創新氛圍,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問題,養成求異和創新的習慣,努力把他們培養成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