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堃 黃潔娜
摘 要: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呼喚時代的弄潮兒。本文旨在通過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探討,塑造正確價值觀,利用科學診斷以及不斷提升心理援助工作效率,緩解和解決員工工作壓力和負面情緒,從而促進單位和企業和諧發展,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貢獻力量。
關鍵詞:新時代心理援助情緒壓力價值觀科學效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一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報告還提到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在單位和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員工不僅對物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心理關懷、企業文化等“軟件”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環境,人才是企業贏得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資源,如何更好地提升員工的忠誠度,激發員工潛能,保證工作效率是新時代下單位和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心理援助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旨在通過科學的心理干預模式幫助個人保持心理健康,引導其緩解負面情緒,進而認識自我、開發潛能、實現價值。
1 員工常見不良狀態及成因分析
1.1 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是各個年齡層的員工都會出現的一種情形。適當的工作壓力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長期超負荷的壓力會造成反效果,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一般情況下,客觀條件引起的工作壓力通常能自我調整,例如工作量引起的工作壓力就相對容易調節。但在新時代復雜變化的社會背景和組織環境下,主觀意識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強烈沖擊,很多員工往往是在角色定義和人際交往中有著較大的困擾,例如對崗位調整和工作地點的變動感到很不適應,對新的工作內容不熟悉時常感到擔憂,和上級匯報工作總是感覺達不到自己的預期,在單位和同事交往發生不愉快的事件感到懊惱,會產生領導不關注自己是不是因為工作表現不突出的想法等。這些主觀原因造成的工作壓力因人而異,根據個人的性格、年齡、工作經歷會有不同的變化,部分員工無法自行調節,甚至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1.2 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很多,在工作中由于客觀環境產生的負面情緒有工作地點的變化,單位或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影響等,如陌生的環境需要重新適應,員工對經常調整其工作地點會出現焦慮情緒,或者員工對單位附近工地施工產生的噪音很敏感,產生厭煩的情緒,這一類原因帶來的情緒特點是發生得快,持續時間短,影響程度也比較淺,容易自我排解。相反的,主觀原因產生的情緒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對工作造成的影響大,難以自我排解。例如職業生涯的發展與自我預期相差甚遠,會令人長期處于低落、消沉的情緒,具體表現有工作沒有干勁、效率變得低下;如在婚姻家庭關系中,不良的婚姻狀況帶來的憤怒、痛苦、失落等情緒,嚴重者會直接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在一些重點工作項目或者沖突中,由于自身原因沒有處理好緊急事件造成損失,自責、失望、沮喪等情緒甚至會影響今后工作的執行。
2新時代下如何開展心理援助工作,促進和諧發展
2.1 塑造價值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號召我們去實踐。那些重要的歷史時刻,是充滿夢想、敢于拼搏的人去創造的。開展心理援助工作,核心內容就是塑造員工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一個人最強大的心理武器,可以克服并戰勝一切困難。正確的價值觀應當和時代潮流緊密聯系,加強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把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這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克服工作中出現的困難,生活中的瑣事,負面的情緒自然沒有產生的土壤。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經歷的困境、絕境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促使他們不斷向前,負面情緒在強大的價值觀面前不值一提。因此塑造正確價值觀是單位、現代企業都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一是把握方向。在心理援助的過程中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會為了心理援助而失去原則,引導員工積極向上;二是創新宣傳。心理援助工作的開展應當以此為基礎,配合黨建部門、企業相關部門的核心宣傳內容,打造公眾號、微課、小視頻等形式新穎、易于接受的價值觀宣傳新方式,主要用于日常工作的宣貫;三是精選素材。針對不同的員工選擇不同的正面素材,營造感同身受的影響力,潤物細無聲。用于主動尋求幫助的員工開展個性化心理援助服務。
2.2 科學診斷
中國的飛速發展也帶來許多心理亞健康問題,快節奏的生活并非一時能緩和,因此心理援助工作具有長期性、共性與個性并存的特點。一是要構建員工心理健康檔案。有條件的單位和企業可以邀請專業機構進行心理健康體檢,針對員工重點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個人檔案,注意測試結果需要保密,本單位本企業員工不能參與資料保管工作;二是成立專門機構。在單位可以掛靠在黨建部門,在企業可以成立心理咨詢室,專門機構需要專業人員維護,員工中擁有心理咨詢學位或者是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可以參與日常維護,理想狀態是聘請外部專業機構進行日常管理,保證機構的專業性;三是關注重點人群。及時發現單位或企業小群體中的不良思潮,針對錯誤觀念可以采用集體授課、講座、觀看影片等形式,通過全體員工參與,進而達到教育小部分員工的目的;四是開展個性化心理咨詢。對在測評中出現壓力大、有嚴重不良情緒的員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對一談心活動,對主動需求幫助的員工要耐心開導,體現人文關懷。開展個性化心理咨詢服務過程中,要遵循本單位員工回避的原則,聘請的外部機構也需要對個人心理咨詢內容和過程嚴格保密。
2.3 提升效率
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心理援助也有了一些固定模式,但每個系統都有著自己的職業習慣和工作特性,如何把工作效率最大化也是工作中的重點。一是原因分析。做好本單位和企業的心里援助基礎調查工作,找出造成工作壓力、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是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前提,要立足實際,不能盲目借鑒其他單位的成功經驗,避免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二是準確評估。這里的評估是指聘請的專業機構要在心理健康體檢測評前進行前期的宣傳講座,讓員工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在進行測評說明,提升測評的接受度和真實性,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時的針對性服務顯得至關重要;三是通俗解讀。對于員工參與心理援助的過程和結果描述減少專業術語的表達,建議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和簡明扼要的詞語讓其明白本次咨詢的目的或者是咨詢結果的解讀,特別是一些自我調節方法的講解要更加具體,如“尋找機會釋放壓力”可以直接描述成“利用周六的晚上去看一場電影”;四是評估反饋。根據不同單位和企業的特點以及咨詢的人群制定符合實際需求的反饋時長,可以是3天、也可以是1個季度,實踐和創新要緊密結合,在實踐中科學制定最佳的評估反饋的時間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