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漫娜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早于深入到我國大部分幼兒園的幼兒學習課程中,而且在很多幼兒園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為中職英語教師的一名,如何上好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如何培養具有一定幼兒英語教學能力的學期教育專業的學生,對我而言,有著長遠而重大的責任與意義。本文將就本人的親身教學體驗與效果對如何上好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淺談如下幾點方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英語;興趣;教學效果;趣味教學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整體而言,對英語的興趣沒那么濃厚,英語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必須具備如何教學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能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氣氛,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上好英語這門課程。
一、開展游戲 —— 寓教于樂
對于上課,我更多地是屬于即興型的。雖然說課前有準備教案,把下次課準備要講的內容和講解程序寫好了,但是在講課的過程中,我更多地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更改。因為講課也是需要靈活變通的,特別是遇到不同的學生課堂上的不同反應,所以一切從實際出發了。游戲對幼兒教育的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教育中,開展適合于、有益于幼兒頭腦發展的游戲,不僅可以寓教于樂,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16~17學年第二學期,考慮到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還沒在英語課上更多地接觸游戲,想讓她們親身體驗從游戲中學英語,從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多地是,在她們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學以致用。所以,在第七、八周,我們學前教育專業三個班都開展了游戲教學。先后玩了“開火車”、“找卡片”、“擊鼓傳花”,從剛開始的對游戲的規則不熟識、對游戲的喜歡度不高,到最后的熟識規則、時間有限。游戲現場氣氛活躍,從游戲的玩樂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鞏固相關的英語知識,做到了寓教于樂中。
二、我唱我跳——結合專業
學前教育專業的方向之一,培養的是能唱能跳的多能型人才。當然,對唱,對跳的要求也不低,不是純粹的會哼一兩首歌曲,會擺幾個舞蹈動作就可以的。它是要求專業的唱,專業的跳,所以,是專業要求高的技能型人才。正是考慮到這個專業的特色,這個專業的要求,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我要求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結合所學的英文兒歌,進行表演——邊唱邊跳。唱歌,是情感的表達,是情感的抒發,快樂的歌曲使人心情愉悅,陶冶身心。當然,唱得好聽,動聽,有著聽覺的享受,何樂而不為?況且,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唱幼兒英文歌,再適合不過了,寓教于樂。讓學生從欣賞英語歌曲開始愛上英語。先教學生怎么唱要教的幼兒英文歌,再給時間給他們根據歌曲的內容編動作,然后找部分學生邊唱邊跳,最后大家學著一起跳,一起唱,達到了整體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這樣,歌曲學會了,舞蹈也編完,跳完了,好像一切過來都是那樣的自然,自覺,積極,達到了我想唱,我要跳的效果。
三、讀繞口令——趣味教學
由于英語基礎薄弱,造成多數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懼怕的心理,逃課,抄襲作業,害怕課堂提問,害怕聽寫單詞,害怕讀單詞。不敢問老師任何問題,怕老師可能問及其它的問題,然后自己又不會,怕丟面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以上的這種情況,我試著實行趣味英語教學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覺得,實行趣味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途徑。趣味教學就是以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導,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生動的英語教學情節、英文繞口令、幽默的英語笑話、國外的風土人情等的內容,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活力,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譬如,在幼師英語課中,有一部分是學習英文繞口令,為了讓同學們先適應繞口令的要求,我特意先準備了一段中文的繞口令。因為中文作為母語,大家更容易掌握,所以,從中文過渡到英文,把繞口令的規則和要求先掌握。在課上,我們先利用15分鐘的時間去學習那段中文繞口令, 有了這段“熱身運動”后,掌握了繞口令的規則和要求,就開始過渡到英文繞口令:先把英文翻譯成中文,再教會發音,然后各自練習。練習完后,比賽模式開啟,小組為單位,讀錯了就重新開始,一個接一個,看哪個小組讀得又快又準。比賽激烈,大家都毫不示弱,為了又快又準地完成小組任務,又緊張又激動,大家都生怕隊友一個音讀錯就得重來,重來就得延時,所以,前面過關的同學仍然在為后面闖著關的同學時刻緊張著。就在此刻,正在此刻,大家都仿佛忘記了自己嘴里讀的就是英語了,完全置身于老師開展的繞口令教學中去了,沒有了害怕,有著的全是興趣和快樂了。一輪比賽結束后,學生們紛紛提出還想再比多幾回,因為不服輸,因為有趣味,因為會讀了。
四、當回老師——親身體驗
教學是一個過程,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習者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全面發展的過程。英語教學最需要的智慧之一,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時間和機會給學生上講臺講課,親身體驗教學,從中獲得教學的樂趣,同時,也為以后他們自己以后的教學積累經驗。14~15學年第一學期,擔任14幼師1至4班這四個新生班的英語科任老師,考慮到先讓學生們掌握幼師英語課本上的前10單元的內容,并且自己先做好幼兒英語教師的示范作用,時間又相當有限,所以沒讓學生們自己上講臺試著講課。從第二學期的第三周開始,我們14幼師3、2、4、1班就開始陸續地展開了學生自己當老師的教學體驗活動。這次體驗活動的時限為每人10分鐘,臺下的同學們當幼兒園的小朋友,積極配合臺上的小老師的教學。每位上臺講課的學生自己從書本前11個單位選取部分內容進行講課,打分規則是,80分以上,必需通過游戲或教學道具達到教學氣氛活躍;90分以上,必需運用上一定的英語教學用語,且整個教學過程,英語發音錯的少。每個學生講完后,我都會立馬給出正反點評,然后打分。就目前進展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的表現都不錯,得分幾乎都在80分以上,85分以上的居多。通過給他們這樣的展現機會,讓我看到了與平日上下課不一樣的他們,有著老師范的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他們,依舊朝氣蓬勃的他們。在臺下坐著認真觀摩的我,對此感到很是欣慰,很是享受他們給我帶來的精彩展現。彌足珍貴的是,我能夠看到他們講課的機會很可能就只有這么一回,他們的用心準備,認真展現。有些同學甚至覺得10分鐘不夠,還想講久些,這讓我作為科任的,竊竊自喜的同時洋溢出絲絲的成就感。
教學是方法運用的藝術,教學就需要多元化,同時,得結合專業特點進行。從上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的過程中,讓我不斷探索學前教育的英語教學,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的多樣性:開展英語游戲,英語歌曲,英語繞口令,上臺講課等。教師賦予教學的內容的多樣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就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從而,上好了這門課。
參考文獻
[1]魯子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郭躍進.高中英語新課程高效創新教學法[M]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趙國忠.英語教學最需要什么[M]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4]陸震谷.中學英語學習方法[M]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心(上海錦繡文章).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