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架子鼓的練習對學習者的四肢協調性要求比較高的,本文中就分別提出了手的練習,腳的練習和四肢配合的練習:如何練習單跳、雙跳、復合跳;如何練習滾奏;如何練習雙腳;如何讓自己的手腳配合;如何練習四肢分家。堅持不懈的練習是學習器樂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徑,有一個正確的練習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爵士鼓(俗稱架子鼓),是由多個小件打擊樂器組成的,是爵士樂隊和搖滾樂隊中重要的一種打擊樂器。基本的組合包括了底鼓、軍鼓、镲、嗵鼓、地嗵鼓等。
架子鼓的練習和怎樣提高自身的技術也是中國眾多鼓手一直重視和研究的一個話題。我也就我自身對架子鼓的學習在本文中探討一下,如何練習架子鼓和提高自身的技術。
1 手的練習
任何一件樂器,都是有自己的演奏指法或者手法的。所以我們所說的練鼓其實也就是練習自己的雙手靈活度和肌肉對敲擊鼓面力度的一個記憶力。手腕和手指越靈活,肌肉對每次敲擊鼓面的記憶越深刻,敲擊的力度也會掌握的更好,從而音色也會控制的更好。所以練習架子鼓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耐心的,練習的過程中不能急躁的。接下來,就探討一下如何練習和提高自己的手上功夫。
1.1 持槌方法
1.1.1 相對式握法
當我們拿到鼓棒時,鼓棒拿在食指的第一關節處。而拇指則是用關節上半的位置與食指對稱的捏住鼓棒。接下來其他三指自然回扣握住鼓棒。兩手手心相對,左手的握法與右手一樣。因為雙手的掌心相對所以稱之為相對式的握法。
1.1.2 傳統式握法
右手與上述的對稱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與食指的虎口夾住鼓棒的三分之一處,然后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第二個關節上,這是鼓棒會很自然的偏向手心,然后再用無名指放到鼓棒的下部,這種方法在爵士樂中常常出現。
1.1.3 現代式握法
現代式握法也有人稱之為扣腕式,持槌與相對式大致一樣,但雙手要向下翻,使手心向下,兩鼓棒集中于敲擊點上,呈七十五度左右的角度。這種握法很受現代的鼓手青睞。
1.2 擊打方式以及位置
擊打運動的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像是拍皮球是彈動的感覺,在擊打的過程中多去體會鼓面對鼓棒的彈性。在擊打過程中,兩支鼓棒的槌頭擊打的點越靠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聲音。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最好是兩只手分開擊打,確定每個動作都做好了之后再去換另外一只手練習。等兩只手都按照要求動作做好了,再雙手一起練習。在此要特別提到節拍器的運用,可以輔助穩定速度和拍子
1.3 單跳的練習與雙跳的練習
1.3.1 單跳的練習
單跳是架子鼓中最基礎的也是最長用的練習。單跳也叫單擊,顧名思義就是每只手擊打一下,輪流進行的擊打方式。打開節拍器,做到上述的擊打方式及位置的動作要領。由慢速的練習開始。練習單跳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但是無論再怎么枯燥,也得用心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聆聽自己擊打出的聲音,然后控制自己的力度,做到音符的時值很平穩、音色聽起來不是很刺耳。這樣會比無腦練習單跳更加有效果。
1.3.2 雙跳的練習
雙跳也叫雙擊,建立于單跳的基礎上,讓每次鼓棒擊打鼓面的次數由一次變為兩次。在開始練習時,還是要放慢速,兩次擊打都用手腕來完成,尤其要注意兩次擊打時的音量和音色是否一樣,不能出現第二個音比一個音弱的情況。當體會到了雙擊的時候,打下去之后順著鼓面的彈性讓鼓棒彈上來再用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力量把鼓棒壓下去完成第二個音,但是一定要注意第二下打下去的時候不要讓鼓棒晃動爭取與第一次打在同一個位置,而且兩次擊打的音量和音量同樣要一樣。
1.4 復合跳與滾奏的練習
1.4.1 復合跳
復合跳是單跳與雙跳的結合,它的作用是讓鼓手有短暫的時間空閑出來一只手。在練習復合跳的時候一定得放慢速度,大腦也要非常清楚該哪只手來擊打,耳朵也要一直聽左右手的力度和音色是否一樣。所以復合跳的練習會比單跳雙跳更需要動腦子。
1.4.2 滾奏
滾奏就是連續的快速彈跳,主要有大拇指和食指的指關節和手腕的旋轉動作來完成。加強單擊和雙擊的練習是滾奏得以實現的基礎。無論是單擊還是雙擊,在很快速的擊打時都可以變為滾奏。
2 腳的練習
架子鼓和別的樂器比起來也是比較特殊的,因為架子鼓不僅僅需要練習手,腳的練習對于一個鼓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金屬樂中,很多鼓手還需要用雙底鼓或者是雙踩去演奏。也就是說,有很多金屬樂隊的鼓手他們的腳和他們的手一樣靈活,這在我個人看來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接下來就說一說腳部的練習。
2.1 平踏法和墊踏法
2.1.1 平踏法
平踏法就是整個腳掌全部放在踩錘踏板上以腳踝為支點,利用腳踝轉動向下輕點踏板便可,使腳踝保持放松。平踩法靠的是腳腕和小腿的力量來控制踩錘,所以踩下去的時間短,踏腳的反應會較快,但缺點是腳踝活動范圍受限制,因此音量會比較小,適合比較輕的音樂,比如爵士樂。
2.1.2 墊踏法
墊踏法是用腳的前腳掌踩在踩錘踏板上,利用腳踝關節轉動來踏踩錘踏板,讓大腿向上提起,腳跟要抬高起來,腳掌保持放松。然后大腿向下沉,而腳掌向下踩便可。墊踩法因為腳跟離地,所以腳踝活動有很大的范圍,再加上小腿、大腿的重力的轉動,藉由多處肌肉出力,可以踩出較大而且結實的大鼓聲音量,比較適合搖滾樂。
2.2 如何練習雙腳
其實腳部的練習和手部的練習是一樣的,當掌握了上述的兩種踩法之后,手上的所有練習曲都可以用腳來練習。但這里要特別說一下左腳。一般來說,剛學鼓的時候,左腳幾乎都是踩住踩镲不動的,時間久了左腳就沒什么多的練習。但實際上一個好的鼓手都會用左腳數拍子的。
3 手腳的配合與四肢分家
3.1 手腳的配合
當手和腳都有了一定的練習積累了之后,就可以開始手腳配合的練習了,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架子鼓與其他打擊樂器不同的地方也是手腳的配合,無論是固定的節奏型,還是過鼓的加花,幾乎都需要手腳配合來完成的,其變化也是無窮的。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手和腳的協調性,剛開始練習可能會“手忙腳亂”的,所以說一定得放慢速度,大腦也要非常清楚是該手去擊打還是該腳去擊打,在練習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各個鼓的音量平衡。等到對一個練習的節奏型或者加花很熟悉了之后再慢慢的提速練習,道理和練習基本的單、雙跳是一樣的。
3.2 四肢分家練習
四肢分家練習是架子鼓中比較復雜的練習了。所謂四肢分家,就是用兩只手兩只腳在同一拍子里打不同的節奏,與其說是分,倒還不如說是合呢。任何的節奏都可以用于練習分家,比如:右手在叮叮镲打八分的節奏,左腳用踩镲踩四分的節奏,左手和右腳分別在小軍鼓和底鼓上完成十六分的單跳。諸如此類的練習都可以起到練習四肢分家的作用。當然,在剛開始練習四肢分家的時候會覺得很難。這時候不要被它嚇到,可以做一個分解,比如兩只手先合到一起,然后再加進來一只腳,等到熟練了以后再加進來另外一只腳,這樣練的話就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了。四肢分家的重點不在于分,而是在于合,先合最容易合的兩個肢體,然后再嘗試加進來別的肢體。有很多鼓手在練鼓時會出現瓶頸的現象,那就很有可能是四肢分家沒有練好。多練習四肢分家,會讓自己的身體協調性更好,對演奏架子鼓有很大的幫助。
4 結語
架子鼓作為打擊樂中的一員,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它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由于它不像古典樂器那樣出現的年代早,所以架子鼓的演奏技巧至今為止任然再被更新和完善。上文中也是我個人習鼓多年對架子鼓的理解和心得,有不足或者失誤的地方,還請老師們給予教導和幫助。也希望我的這些個人心得會對喜歡或者學習架子鼓的朋友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