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凱婉,張寶華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鄭州 450008)
隨著電商訂單的成功交付,我國每年有數百億的快遞包裝物在完成“使命”之后被丟棄在垃圾場中,其中紙箱是諸多快遞公司以及電商平臺最常用的包裝物。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幾大電商平臺每年需要100億個以上的紙箱,這些紙箱相當于千萬顆大樹,紙箱的丟棄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是對環境的一種污染。因此,快遞包裝逆向物流不僅是節約資源的一種行為,更是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
目前,一些快遞公司及電商平臺在公眾的呼吁下開始了快遞包裝回收活動。例如:京東物流在某些地方開始試點通過獎勵積分的形式來提高消費者參與紙箱回收的積極性,然而這些回收活動的影響力并不大,效果甚微。
對于此類社會問題,本文選擇鄭州高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通過問卷星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并通過微信等途徑讓鄭州各大高校學生填寫,回收有效問卷 205份。問題主要涉及對各大快遞公司滿意度、網購的基本情況(例如網購的頻率、常用的網購平臺等)、常用物流包裝的種類、如何處置包裝物以及是否愿意使用已經使用過的包裝箱等21個問題,旨在得出高校快遞包裝逆向物流現狀。
此次調查共有205名高校學生參與,多數學生最常用購物平臺為天貓、淘寶及京東,除此之外還有少部分學生喜歡在唯品會、小紅書、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上購物。在各種各樣購物網站購物的結果必然是各種各樣的包裝以及內置填充物品。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有95.12%的學生購買的商品包裝一般為紙箱紙盒,有76.1%的學生購買的商品包裝一般為塑料快遞袋,還有部分學生購買的商品包裝為紙質文件袋及泡沫箱等(詳見圖1)。
為了快遞安全性,多數快遞公司會在快遞包裝箱內放置一些填充物,以確保商品在運輸途中完好無損。對于快遞填充物,有155名學生表示自己經常購買的快遞內置填充物為塑料泡沫及其替代品,占到總調查人數的73.17%;有155名學生表示其經常購買的快遞內置填充物為氣墊薄膜,占到總調查人數75.61%;有43名學生表示其經常購買的快遞內置填充物為襯板,占到總調查人數的20.98%。

圖1 網購商品快遞包裝樣式情況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校校園中的快遞包裝存在極大的浪費現象,多數學生直接將快遞包裝丟棄在垃圾桶里。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則認為在回收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并且回收回來的紙箱及填充物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破損,并不能保證其質量,快遞包裝物由企業回收進行二次包裝使用的回收率非常低。以上現狀反映出高校快遞包裝逆向物流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大學生在網購人群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每年雙十一期間,各大高校“快遞爆倉”現象屢見不鮮,一度成為校園中靚麗的風景線。根據調查問卷可以分析出,超過50%以上的大學生平均每月網購次數在3次以上,超過40%以上的大學生平均每月網購次數在1~2次,僅僅只有1.46%的大學生從不網購。
大學生網購快遞包裝中紙箱和塑料快遞袋較多,填充物品中氣墊薄膜及塑料泡沫較多。超過70%的大學生選擇將快遞包裝物直接扔進垃圾桶中,僅有少數大學生會將包裝物留作他用或是賣廢品,可見在高校中快遞包裝物的浪費是非常巨大的(詳見圖2)。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校缺乏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導致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率低。

圖2 大學生對快遞包裝物的處置方式
眾所周知,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快遞服務需求呈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各大快遞公司為了能夠解決最后一千米配送問題,紛紛設立快遞網點。高校學生作為網購主力軍之一,每天往高校中派送的快遞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許多校園內都有固定領取快遞的網點。然而,在高校中卻很少看見快遞包裝物的回收網點。一方面高校中缺乏快遞包裝物的回收網點,另一方面學生宿舍空間有限,即便學生有回收意識,日積月累的快遞包裝物也無處可放,最終不得不將快遞包裝扔棄。
調查顯示,收到快遞后僅有34.63%的大學生會借助工具拆解包裝,有24.39%的大學生拆完后快遞包裝成為一堆廢物,剩余40.98%的學生在拆解包裝時完全看心情。綜合以上數據,可知快遞包裝在回收過程中會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回收的快遞包裝數量不易掌握,快遞公司無法有效組織逆向物流活動,導致運輸成本增加;二是回收的快遞包裝物多數可能存在破損等問題,需再次加工才可使用,導致加工成本增加。總而言之,快遞包裝的逆向物流會增加快遞公司總成本。
雖然快遞在我國發展速度驚人,但是快遞包裝逆向物流還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我國沒有出臺有關快遞包裝逆向物流的相關文件,由于回收成本太高,所以快遞公司都不愿去觸摸與開發快遞包裝逆向物流這一領域。物流活動涉及領域較廣泛,目前沒有明確的行政管理部門對其實施監管,缺乏相應的管理部門對其進行規范。同樣,高校也未制定相關的校園快遞包裝回收制度。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各種網絡終端的普及,大學生們對新媒體等多渠道平臺有極高的接受度。各大快遞公司及高校可以利用微博公眾號、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互聯網等途徑進行大力宣傳,提高快遞公司及高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除此之外,還可與高校各相關協會的活動進行巧妙結合,提高高校學生對快遞包裝重復利用的意識。
快遞公司在高校內擁有眾多收發快遞網點,高校相關部門可以與這些網點進行溝通并建立相應的快遞包裝回收點,學生將快遞包裝物自行交至該網點,穩定快遞包裝回收量,并由快遞包裝回收點進行分類,分類完成后再交由快遞公司進行統一處理。這樣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能夠為快遞公司提供再生資源。
快遞公司以及電商平臺可以聯合開發一款物流包裝回收APP,對接快遞包裝物的供需信息,根據APP中供需信息的更新,及時準確地派快遞員去回收快遞包裝物,對于可直接重復使用的快遞包裝物留作己用,而損毀較為嚴重的包裝物可以通過APP平臺直接進行售賣,從而提高快遞包裝物的利用率。
快遞包裝逆向物流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建立針對逆向物流的相關文件,通過各種利好政策鼓勵各大物流公司布局逆向物流領域,提高物流包裝回收率,降低物流包裝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對于高校而言,每天運往校園的快遞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同時快遞包裝物隨意丟棄的現象屢見不鮮,包裝物回收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鄭州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收集相關數據并以此分析高校快遞包裝逆向物流存在的問題,最后分別給政府、快遞企業及高校提出相關建議。總而言之,高校快遞包裝逆向物流對學生、高校、企業及社會有諸多利好,不僅能節約資源,而且能為我國“青山綠水”的建設添磚加瓦。
主要參考文獻
[1]盧毅.電子商務下包裝物逆向物流模式研究——基于德國包裝物回收模式的案例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1).
[2]周詩天,楊俊玲.我國快遞包裝逆向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7(19).
[3]殷延海,韓曉雪,蘇倩,等.快遞公司開展包裹回收逆向物流的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8).
[4]鄭衛彥,孟燕萍.政府引導下綠色逆向物流網絡線性規劃模型——以快遞包裝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