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純的“建筑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該模式只是“互聯網+”的簡單應用,作為內地三四線城市,在經濟下行壓力和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應該更進一步,建立智慧建筑云平臺,將所有資源信息化、網絡化,通過資源整合,促進建筑業的創新發展,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建筑云平臺;數據
建筑業“互聯網+”不是簡單的交易互聯網化,也不是簡單的資源網絡化,而是整個產業的互聯網化和應用,是對傳統建筑業的升級,促進其資源整合、創新發展。
一、智慧建筑云平臺的作用和意義
(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推動建筑科技創新
在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推動下,各行業與移動端的融合加速,傳統企業與政府機構開始向移動互聯網時代邁進。建筑業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經濟新常態,充分激發出后發優勢,實現網上網下互相推動、同步發展、深度融合,才能在時代變革中立于不敗之地。以“互聯網+建筑”建立智慧建筑云平臺,充分整合和優化各類資源,加快建設一個社會化、網絡化、專業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這對于促進建筑業社會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提高建筑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服務企業,培育和發展建筑產業
目前,內地城市建筑多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和實力還不夠強,存在著信息渠道不暢、自主研發能力不強、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能力滯后等問題,尤其是缺乏系統的科技支撐,導致市場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明顯不足。因此,建設一個以網絡技術為基礎、信息服務體系為支撐、共享機制為保障的建筑業綜合公共信息云平臺,實現資源整合、系統集成、便利服務,積極為建筑企業、建筑教育和科研機構、建筑類從業人員等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才能有效改善內地城市建筑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和集約化程度低的狀況,這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有力措施,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需要。
(三)加強行業監督,提高企業決策水平
內地城市建筑業企業主體分散且規模小,信息極不透明,存在諸多弊端。如在招標時,建設單位規避招標、虛假招標、任意壓縮工期、惡意壓價。在建設時,建筑企業出賣、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轉包、分包等。在建筑施工中,建設工程主體責任不落實,施工管理混亂。而通過“互聯網+”運作模式,采購商可在平臺上報出需求信息,再由多家供應商平臺競價,有效保證了雙方遵循透明、公平的契約原則下開展洽談合作并相互深入了解,建立合作。供銷實現網上對接,不僅使材料供應價格更透明,通過競價也大大降低了材料需求企業的購入成本,一切都會變得透明起來。建筑業透明化對內地城市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建筑行業有很大幫助,市場集中度將大幅提升,將行業規模經濟優勢做出來。行業競爭更為理性,行業平均利潤將成倍增加。
(四)促進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需要
內地城市建筑市場規模小、資源少、技術含量不高,同時市場主體以中小企業為主,導致整個市場信息、資源更為分散,企業只從本公司利益出發來考慮信息資源的配置,造成知識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存在分散、遺漏、重復、浪費情況,同時也加大了知識信息獲取的難度和知識流動障礙,不利于區域建筑業創新發展。因此,“智慧建筑云平臺建設在保持參與者獨立的基礎上,統一規劃、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發揮設施設備、人才資源、科學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共享,將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二、智慧建筑云平臺建設的思路和原則
(一)總體思路
作為內地城市的“互聯網+”智慧建筑云平臺建設,以建設建筑大數據中心為核心,以統籌各項資源為手段,以強化建筑企業競爭力為重點,以建立共享共建機制為目標,立足當地在科技、金融、信息、人才等方面現有的服務平臺優勢,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借助政策扶持,完善支撐體系,優化建筑資源配置,壯大建筑企業,在區域范圍內建成信息暢通、功能完善、服務協同、資源共享、供需對接便捷、具有較大覆蓋面和較強社會影響力的公共平臺網絡。
(二)建設原則
對智慧建筑云平臺的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資源整合,資源共享:激活現有的建筑業相關資源,通過對資源的整合優化、對企業的協同合作,大幅提升資源潛能,實現資源數據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
二是因地制宜,同步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標準,形成網絡與實體相互推動、同步發展。
三是打碎集成,重在應用。將所有的資源上網,如建筑相關企業、服務機構、金融、設施設備、建筑人才、教育培訓資料、技術等全部數據化,建立網絡資源庫。然后以應用為導向,根據具體的項目或工作,將資源集成,應用到實踐中去。
四是政府引導,多方共建:由于內地市場分散、企業規模小,因此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建設運營”的原則,通過招投標方式建設集信息、管理、技術和交易等服務于一體的建筑公共服務平臺。
三、智慧建筑云平臺的構建
(一)智慧建筑云平臺的框架
智慧建筑云平臺的核心思想,并不是當前流行的“建筑物聯網”那樣,將建筑企業、建筑物連接起來,而是一個對資源的打碎集成,以便最高效的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促進技術發展和決策有效。
如圖1所示,智慧建筑云平臺將建筑業實體經濟同互聯網云平臺綜合起來,在各個層面實現資源的打碎集成,最終實現整個建筑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二)智慧建筑云平臺各層面的內容
作業層是現實基礎。實體經濟中施工、管理、人才招聘、建筑設計等一切具體工作,是整個智慧建筑云平臺的現實基礎,一切的網絡化的信息數據和虛擬操作,都是基于現實基礎的。如云平臺對人才的照招聘,首先是要顯現實中有實實在在的人才、招聘執行人等,而云平臺的是要將現實中的人才數據、企業招聘信息等上網,實現更好的人才交流。反過來,智慧建筑云平臺最終也是要在具體的作業中產生效益的。
信息層是平臺基礎。基于作業層,將整個建筑業相關資源統統信息化,將所有的數據上網,實現資源的打碎,再通過各個子平臺集成,以便于平臺參與者隨時按照需求再次集成。如建筑企業數據庫、招投標項目庫、從業人員交流中心、建筑設計資源庫、金融交易平臺、誠信評估中心等等,各個子平臺將所有現實作業層的資源、信息數據化,充實整個智慧建筑云平臺。
傳輸層是整合渠道。云平臺本身只能實現資源的線上整合,最重要的是打通各參與者,尤其是建筑供需雙方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來實現現實經濟中的資源共享和協作,才能真正產生價值和效益。與通過云平臺人才交流中心,通過人才信息、招聘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將某個企業或某個項目需要的人才全部集中起來招聘到,滿足企業人才所需,同時做到了人盡其才。
研發層是綜合應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通過云平臺的資源整合、共享和應用等,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企業效益的提高,從而實現企業的計數、管理創新和決策科學化。如云平臺的誠信評估中心讓企業更容易更準確的找到最佳的供應商,降低成本、減少損失。再如建筑設計中,通過設計資源庫更多的共享資源,做出更優秀的設計方案。
結束語:“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刻的改變傳統各個行業,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進步。系統復雜、市場龐大的傳統建筑業,也無法拒絕“互聯網+”的熱潮,尤其是內地的建筑行業。因此,內地建筑業應該盡快的借助“互聯網+”,通過政府主導來建設更為全面、完善和應用型更強的智慧建筑云平臺,以此為基礎帶動整個智能建筑行業的技術、管理和服務創新,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行業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亦明.互聯網時代的智能建筑架構特征——“建筑物聯網”探討[J].深度觀察,2014.12
[2]陳艷.BIM技術開啟智慧建筑時代[J].上海信息化,2015.10
[3]趙喜海.淺析建筑業如何變革創新以應對“互聯網+”[J].建筑與預算,2015.6
注:本論文為郴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郴州市“互聯網+”綠色建筑發展研究》結題成果,課題編號:Czzyktyb2017-14。
郭橋華,男,1979年6月生,湖南臨武人,講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