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勇
【摘 要】 初中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不斷加強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有效性;全面發展
一、精細化管理概述
精細化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將相對復雜的管理簡單化,將宏觀的管理微觀化的一種模式。通過提高班級管理的程序化與規范化,最后形成一種管理標準,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對于德育精細化來說,就是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來實現最大的教育回報,從而保障師生具備良好的德育素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初中學生雖然具備一點主觀意識,但做事依然比較“隨心”,心智發展并未成熟,特別是對初一學生來說,很多學生無法快速適應初中生活,在課堂中表現不佳,德育素養也不高。因此,筆者提出在精細化管理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實現德育的精細化教育。
二、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德育教育的必要
實現德育教育與精細化管理模式相互融合,能夠有效推動德育教育質量。由于初中學生心智發展并未成熟,學生的內心依然是一張“白紙”,在社會中還處于弱勢地位,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染。因此,為了保障學生能有一個良好的初中生活,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要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每個方面,對自己班級的學生有一個全面了解,通過精細化管理模式規范學生的行為。實施精細化德育教育模式,加強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認知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與“三觀”,在道德準則標準下,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為主要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初中教育作為學生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通過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無論學生在初中畢業后是繼續學習還是進入社會,都會對學生未來有很大的助益。
三、德育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德育教育模式
實施精細化管理,它構建德育精細化教育模式,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貫徹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加強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目標。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首先需要一改傳統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班級中的主體,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改變機械式教學模式,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天馬行空”。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提高德育工作效率,通過融入生活案例來讓學生認識到德育素養的積極作用。
(二)加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開展德育精細化教育模式。對于學生來說,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就是為了避免學生被社會不良風氣所“污染”,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觀念,擺正學生的“三觀”。特別是當今學生比較喜歡玩電腦,網絡中的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很容易給學生思想觀念帶來影響。因此,在實施精細化管理中,筆者會制定班級行為準則,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制定相應的獎罰制度,如果學生違背了德育準則,則要進行一定的小懲罰,如讓學生給講一個有關于良好道德的知識等。
初中德育教育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找到自身的發展目標,規劃更加美好的未來。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實施德育教育的精細化管理,從而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初中學習階段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意識,為學生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春梅. 淺談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學校德育有效性[J]. 中國校外教育,2016(4).
[2] 孫雪芬,王立強. 現代學校德育的有效方法與途徑[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