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遠平
【摘 要】 “言為心聲”,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這種途徑比較間接、含蓄,讓學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凈化。
【關鍵詞】 作文教學;德育;教育
一、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每一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總會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自私、任性、叛逆、我行我素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知:作文教學是德育教育很好的抓手。學生也只有學會了做人,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二、作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容
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善于發現,歌頌生活中的美。現在有些學生比較自我,很難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既影響了人際交往,又阻礙了自身的成長。寫起文章來,要么無病呻吟,言不由衷;要么寫一些低級趣味的內容。我們要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努力發現生活中的美,并讓他們感受這種美的魅力,從而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心態。
在作文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反思其與人交往中的是非對錯,從而挖掘寫作素材,對形成其正確的處世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培養辯證的認知觀念,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身邊的一切,凡事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看事物要用辯證的眼光,發展的眼光。
三、作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做法
作文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密切結合的過程,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不厭其煩地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強化指導,才能有所收益。
1. 用優秀的課文啟迪學生。《岳陽樓記》之所以醒目地鐫刻在岳陽樓上。不只因為文中生動地描寫了“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色,更主要的是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令人欽佩。
一篇優秀的文章,它所蘊含的思想一定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只有這樣,它才會被認可,才會廣為流傳。這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明白的,并且要自覺地把它踐行于寫作中。
2. 在作文指導中育人。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有是也有非、有善也有惡。如何引導學生判斷是非,區別榮辱、分清好壞,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使其認識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我班有一學生在《真沒想到》一文中寫到:“真沒想到,丁麗會出賣張紅(丁麗向老師反映張紅經常給同學取綽號一事),連朋友都出賣的人,還算什么人呢?”這個學生之所以這樣論述,是因為她缺少正確的是非觀。
文章貴在真實,人格重在誠實。一些學生喜歡在寫作文時抄襲范文,或者編造情節,堆砌詞語,脫離生活實際。于是我有目的地訓練學生仿寫朱自清的《冬天》,并告訴學生,此文最大的亮點在于寫真事,抒真情,希望每一位學生能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溫暖的故事寫出來,結果有的學生大段抄錄原文,還有的同學虛構一些情節,這樣的作文哪來的生命力,又怎能打動讀者?在講評課上,我引導學生認真分析原文感人的原因,他們應該借鑒的經驗。學生深受啟迪。經過修改,他們仿寫的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這種途徑比較間接、含蓄,讓學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凈化。在作文教學中育人,是我們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陳艷華. 作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7(2).
[2] 黃麗麗. 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J]. 未來英才,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