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鋮, 楊占南, 羅世瓊, 邸勝娟, 胡 娟, 張曲玲
(1.貴州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貴州貴陽 550001; 2.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山地環境信息系統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貴州貴陽 550001)
魚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別稱折耳根,為三白草科蕺菜屬草本植物,新鮮全草或干燥的地上部分可入藥[1],是傳統藥食兼用、極具開發潛力的中藥資源[2],富含多種化學成分及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3],具有抗氧化、抗白細胞、抗突變、抗炎、促進免疫系統等多種活性成分[4-6],具有增強機體免疫、抗病毒和抑癌等作用[7]及解熱、抗過敏等功效,臨床應用非常廣泛[8-12]。然而,受生長環境影響,魚腥草化學成分的代謝累積差異顯著,氣候等因素影響魚腥草化學成分的代謝累積已有大量文獻報道[13-16],而對影響魚腥草化學組分累積的土壤環境因素研究知之甚少。土壤是中藥賴以生存的基礎,復雜的土壤生態系統直接影響中藥的生長發育[17-20],而中藥生長發育又影響植物化學成分的代謝累積。因此,研究影響中藥化學成分代謝累積的土壤環境因素,對選擇適宜土壤、改善土壤條件,提高栽培中藥的產量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選擇氣候條件及土壤類型一致的不同魚腥草樣地,測定其土壤養分、pH值、魚腥草揮發性成分,分析土壤養分、pH值與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的相關性,初步探討影響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累積的主要土壤因素,為提高魚腥草揮發性化學成分含量累積,實現魚腥草藥用價值及其商業應用開拓更大、更新的發展空間。
主要儀器有721型分光光度計(天津冠澤科技有限公司)、PHS-3E型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GCMS-QP2010C型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日本島津公司)、Optima 5 300 V 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鉑金埃爾默儀器有限公司)。主要試劑有α-蒎烯、樟烯、β-蒎烯、β-月桂烯、檸檬烯、桉葉醇、反-2-己烯醛、γ-松油烯、順-3-己烯乙酯、1-己醇、α-環氧蒎烷、順-3-己烯-1-醇、反-2-己烯-1-醇、癸醛、芳樟醇、乙酰龍腦、β-石竹烯、甲基正壬酮、龍腦、癸醇、丁香酚、2-十四酮、異植醇、植醇等標準品,均購買于美國Sigma公司;其他試驗藥品與試劑均為分析純。
采樣地位于貴州省畢節地區黔西縣水壩村、馬場村、貓場村、綺陌村,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14.1 ℃,海拔為1 386~1 444 m,年平均降水量為1 436 mm,氣候類型一致(表1);樣地為典型的緩坡丘陵地貌,野生魚腥草自然生長3年以上,并形成一定的優勢植物,群落內無雜草,周圍有木本植物遮擋光照。
采樣時間為2015年8月。在采樣時挖取魚腥草新鮮植株,保持植株完整性,抖掉魚腥草根部松散土壤,收集黏附于根部的土壤;每個采樣點采3~5個土樣,每個土樣質量約為500 g,混合土樣,除去動、植物分解殘渣等物質,按“四分法”收集土樣,并裝入樣品密封袋內,同時將魚腥草新鮮植株裝于密封袋內,快速運至實驗室;將土壤樣品除去粗石沙,攤于室內自然風干,研碎,分別過孔徑0.15、2.00 mm的篩,分別置于樣品袋中,過0.15 mm篩的土壤用于分析土壤全量N、P、K和有機質含量,過2.00 mm篩的土壤用于測定土壤有效N、P、K含量和pH值;將魚腥草剪下葉片,置于冰箱中4 ℃冷藏,用于測定魚腥草揮發性成分。
1.4.1 土壤養分及pH值的測定 采用pH計測定土壤pH值;分別采用消煮處理-等量滴定法、過氧化氫-濃硝酸消煮-比色法、過氧化氫-濃硝酸消煮-火焰分光光度計測定全氮、全磷、全鉀含量;分別采用碳酸氫鈉浸提-等量滴定法、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乙酸銨浸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堿解氮、有效磷、有效鉀含量[21]。

表1 魚腥草采樣地相關信息
1.4.2 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的測定[22-23]將魚腥草葉片剪碎成2 mm長葉段,稱取0.200 0~0.250 0 g葉片置于螺紋樣品瓶中,加入1.9 mL二氯甲烷、0.1 mL內標溶液(萘),密閉,靜置過夜;超聲提取30 min,離心,取上清液,置于冰箱中,待測。
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簡稱GC-MS)條件:色譜柱為FactorFourTM:capillary column,VF-WAXms,30 m×0.25 mm×0.25 μm;載氣為氦氣,流速為1.10 mL/min,不分流進樣,不分流時間為 0.5 min;進樣口溫度為250 ℃;升溫程序為起始溫度35 ℃保持3 min,以 5.6 ℃/min 升溫至100 ℃,保持1 min,再以 3.1 ℃/min 升溫至125 ℃,再以15 ℃/min升溫至230 ℃,保持10 min;離子源為電子轟擊離子源(electron impact ion source,簡稱EI),電壓為70 eV,離子源溫度為200 ℃;檢測電壓為 1.2 kV,接口溫度為270 ℃,延遲時間為5 min;定量模式為選擇性離子檢測(selected ion monitor,簡稱SIM),揮發性成分定量離子分別為α-蒎烯(93)、樟烯(93)、β-蒎烯(93)、月桂烯(69)、檸檬烯(68)、桉油精(108)、反-2-己烯醛(83)、γ-松油烯(136)、順-3-己烯乙酯(82)、正己醇(56)、α-環氧蒎烷(109)、順-3-己烯-1-醇(70)、反-2-己烯-1-醇(57)、癸醛(55)、芳樟醇(71)、乙酰龍腦(95)、β-石竹烯(133)、甲基正壬酮(58)、龍腦(95)、萘(128)、正癸醇(55)、2-十四酮(58)、丁香酚(164)、異植醇(71)、植醇(71)。
1.5 數據統計分析
采用Excel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外標法計算揮發性成分含量;采用SPSS 21.0分析揮發性成分和土壤養分的相關性。
由圖1、表2可見,魚腥草主要揮發性成分為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1-己醇、順-3-己烯-1-醇、癸醛、β-石竹烯、甲基正壬酮、正癸醇、2-十四酮、植醇,含量分別為5.74~14.68、3.22~8.27、26.80~59.22、2.55~6.67、80.36~115.00、92.32~196.86、1.82~5.50、2.98~10.69、2.20~5.05、53.26~153.73、6.91~12.18 μg/g;不同樣地各揮發性成分含量存在差異,Y1葉片中的樟烯、檸檬烯、乙酰龍腦、2-十四烷酮含量與Y2、Y3、Y4間差異顯著,但Y2、Y3、Y4葉片中的樟烯、檸檬烯、乙酰龍腦、2-十四烷酮含量相互間差異不顯著;Y2、Y3葉片中的α-蒎烯含量顯著高于Y1、Y4,而Y2與Y3之間差異不顯著;Y1、Y4葉片中的β-蒎烯含量顯著低于Y2、Y3,而Y1與Y4、Y2與Y3之間差異不顯著;Y2葉片中的反-2-己烯醛含量顯著低于Y3、Y4,而與Y1差異不顯著,Y1、Y3、Y4之間的反-2-己烯醛含量也沒有顯著性差異;Y4葉片中的順-3-己烯乙酯含量顯著低于Y2,而與Y1、Y3之間差異不顯著;Y2葉片中的1-己醇含量顯著低于Y1、Y3、Y4,Y1、Y3、Y4間的1-己醇含量差異不顯著;Y1、Y2葉片中的葵醛含量顯著低于Y3、Y4,Y1與Y2、Y3與Y4間差異不顯著;Y1葉片中甲基正壬酮含量顯著低于Y2,而Y1或Y2與Y3、Y4間差異不顯著。

由表3可見,在測定指標中魚腥草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相對最高,在22.08~35.09 g/kg之間,平均為28.70 g/kg,這說明土壤大部分養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有效磷含量相對最低,在14.47~28.05 mg/kg之間,平均為22.51 mg/kg;不同樣地之間的土壤養分含量存在差異,4個樣地土壤的全氮含量、全鉀含量、堿解氮含量、有效鉀含量相互間差異不顯著;YT1的全磷含量顯著低于YT2、YT3、YT4,而YT2、YT3、YT4之間差異不顯著;YT1的有機質含量顯著低于YT2、YT3,YT3與YT2、YT3與YT4、YT1與YT4差異不顯著;YT1、YT3的有效磷含量顯著高于YT2,與YT4差異不顯著;YT1的pH值顯著高于YT2、YT4,而與YT3差異不顯著。

表2 不同樣地魚腥草揮發性成分含量
注:同列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表3同。

表3 魚腥草不同樣地的土壤養分狀況
由表4可見,α-蒎烯與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β-蒎烯與有效鉀含量呈顯著正相關;β-月桂烯與堿解氮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有效鉀含量呈顯著負相關;1-己醇、順-3-己烯-1-醇與有效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pH值呈顯著負相關;癸醛與有效磷含量呈顯著正相關;β-石竹烯與堿解氮含量呈顯著正相關;甲基正壬酮與有效磷含量、pH值呈顯著正相關;2-十四酮與pH值呈顯著正相關;植醇與堿解氮含量呈顯著性正相關,與有效鉀含量呈顯著負相關。

表4 魚腥草主要揮發性成分與土壤養分的相關性分析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魚腥草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堿解氮、有效磷、有效鉀含量及pH值主要影響魚腥草揮發性成分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1-己醇、順-3-己烯-1-醇、癸醛、β-石竹烯、甲基正壬酮、正癸醇、2-十四酮、植醇含量,基于此進行因子分析,通過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檢驗,得到KMO值為0.608,統計顯著性值(P)為0.001,小于0.05,處于顯著水平。由表5可見,前3個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積方差貢獻率為88.816%,說明這3個公共因子是反映影響魚腥草主要揮發性成分含量信息的因子。由表6可見,各因子的負載值趨兩極分化,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有效鉀、有效磷、pH值對第1公共因子起主要作用,方差貢獻率為64.296%;有機質、堿解氮、全氮對第2公共因子起主要作用,方差貢獻率為 13.453%;全鉀、全磷對第3公共因子起主要作用,方差貢獻率為11.067%。這說明影響魚腥草揮發性成分含量的土壤因子主要為有效磷、有效鉀、pH值,其次為有機質、堿解氮、全氮,這和魚腥草揮發成分與土壤養分相關性的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表5 土壤養分與魚腥草主要揮發性成分因子分析的特征值和累積貢獻率

表6 方差極大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通過土壤養分與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的相關性和因子分析,初步明確影響魚腥草主要揮發性成分的土壤因素是有效磷、有效鉀及土壤pH值。因此,在栽培魚腥草時可以根據對魚腥草揮發性成分含量要求,通過合理施肥適當調整土壤的氮、磷養分比例,改善土壤pH值,以期達到提高魚腥草揮發性物質的效果,這為魚腥草的人工種植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魚腥草的質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08.
[2]吳 衛. 魚腥草的研究進展[J]. 中草藥,2001,32(4):367-368.
[3]任玉翠,周彥剛,凌文娟,等. 魚腥草營養液的研制[J]. 食品與機械,1998(1):16-17.
[4]Zhang Y,Li S F,Wu X W.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HoutuyniacordataThunb.[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8,58(3):305-310.
[5]Amor N B,Jimenez A,Megdiche M,et al. Response of antioxidant systems to NaCl stress in the halophyte cakile maritime[J]. Physiology Plant,2006,126(3):446-457.
[6]Maraldi T,Prata C,Fiorentini D,et a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a human leukemic cell line vi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odulation by antioxidants[J].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9,46(2):244-252.
[7]李 爽,金佩珂. 魚腥草的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1997,14(2):144-147.
[8]陳安權,沙麗君,朱 輝,等. 魚腥草治療癌性胸水11例報告[J]. 中醫雜志,1992(1):12.
[9]趙瑞勤. 魚腥草注射液治療多發性癤腫60例療效分析[J]. 實用中醫藥雜志,1994(1):25-26.
[10]楊 媚. 魚腥草滴眼液治療流行性角結膜炎40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6):31,33.
[11]陳 婧,方建國,吳方建,等. 魚腥草抗炎藥理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草藥,2014,45(2):284-289.
[12]劉茂順,范唯唯. 靜滴魚腥草注射液致呼吸困難、休克各1例[J]. 中國中藥雜志,2002,27(5):376-376.
[13]陳文霞,談獻和. 中藥材栽培與土壤生態因子的關系[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12):48-49.
[14]楊占南. 魚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酚類及揮發性成分代謝累積與土壤環境因子的相關性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13:15-16.
[15]王惠珍. 當歸產量和品質形成對海拔的響應及生理機制[D]. 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1:45.
[16]代希君,彭 杰,彭云發,等. 土壤養分對駿棗品質的影響及其光譜預測研究[J]. 塔里木大學學報,2015,27(1):92-96.
[17]石文婷,伍賢進,王 璽,等.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分析光照對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分析測試學報,2014,33(2):127-132.
[18]陳 婧,王文清,施春陽,等. 不同干燥方法對魚腥草揮發性成分的影響[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21):1814-1818.
[19]李 穎,嚴錦賢,鄭 笈,等. HS-SPME-GC-MS對建陽小湖魚腥草不同部位揮發性成分的比較研究[J]. 海峽藥學,2015,27(10):23-25.
[20]吳 衛,鄭有良,楊瑞武,等. 魚腥草氮、磷、鉀營養吸收和累積特性初探[J]. 中國中藥雜志,2001,26(10):676-678.
[21]柳小蘭,張清海,林紹霞,等. 土壤化學特性對中藥材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 貴州科學,2013,31(5):55-60.
[22]Yang Z N,Luo S Q,Ma J,et al. GC-MS analyses of the volatiles ofHouttuyniacordataThunb.[J]. 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6,29(5):1591-1600.
[23]馬 敬. 魚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揮發性物質的代謝累積格局[D]. 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