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實施與發展,學分制在我國高校的教務管理體系中應用廣泛,它是以大學生自主選課為基礎,以學分來考核以及衡量大學生的學習質量,大學生需以獲得學分來完成學業的高校教務管理制度,這種模式極大程度地提升了高校教務管理體系的工作質量,能夠充分地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然而,從社會經濟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學分制的實施還存在諸多問題。雖然學分制的實行拓寬了大學生自主選課的空間,但同時也降低了大學生的學習質量,阻礙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從實際角度而言,學分制模式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教務管理制度的發展,對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效果有著關鍵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基于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依據學分制模式下高校教務管理的特點,分析了當前教務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建立完善的教務管理體系、提高高校人才輸出量提供參考。
學分制模式下高校教務管理的特點
管理對象從群體轉向個體
學分制是現代的一種教學管理制度,它是以學生自主選課為基礎,以學分來衡量與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形式,學生在校期間需要獲取相應的學分才能夠順利畢業。同時,學分制又分為完全學分制與學年學分制兩種形式。當前我國各高校主要以學年學分制為主,以此進行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在學年學分制的實施下,高等院校教務管理的工作更加統一、便捷,使管理對象由群體轉向了個體,由此打破了大學生在校期間原有的學習制度,可以跨年級、跨系地進行學習,呈現了多樣化的高校教務管理制度,有效地激發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高等院校的教學效率。
學分制模式增大了大學生選課空間
學分制模式下的選課制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環節。高等院校根據社會的發展需要設置相關專業課程,同時將選擇權交給大學生,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與需要進行專業的選擇。與此同時,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具有靈活性,只要能夠順利完成相應專業的必修學分,大學生就能夠順利畢業,不用在高等院校中度過三年、四年、五年的漫長的學習時間。同時,在學分制模式下,大學生選課的空間增大,其更注重大學生對專業技能知識的掌握程度,主要以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目標。除此之外,學分制模式具有能夠讓大學生進行自主選擇的特點。例如,大學生在一定范圍內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相關的專業,只要修夠專業所需要的學分,就能夠獲得相關專業的畢業證書。因此,對于高等院校中一些成績優異的大學生來說,學分制的實行打破了大學專業的限制,能夠促進大學生知識結構的多樣化。由此可見,高校學分制的實行增大了大學生選課空間,促進了高校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
基于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教務管理的思想理念落后
基于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如今,學分制已在各高等院校中得到廣泛應用,也取得了相應的實際效果。然而,現階段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主要是教務管理思想理念落后。學分制能夠很好地轉變傳統的教務管理模式,使其逐漸由管理單一化走向多元化、由群體管理走向個體管理,同時也為大學生的選課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一些高校教務管理的相關人員在思想觀念、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還較為落后,以至于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與教育改革的需要,從而阻礙了高等院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應用型人才的輸出。
高校教學管理流程的不完善
基于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后發現,目前高等院校還存在教務管理流程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在自主選課時表現盲目和偏科等問題,阻礙了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高校的師資力量薄弱,導致很難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以至于無法滿足大學生對學習多樣化的需求,進而無法良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學習潛能與創新精神。而教學管理流程不完善,固定開展一定數量的教學課程,并且按照固定的時間、地點、任務來展開教學,降低了大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學分制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呈現出大學生過分偏科的現象,導致大學生學習的知識結構缺乏合理性,不利于自身的綜合發展。
基于學分制模式下,完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的建議和對策
創新教務管理思想理念
在高等院校中,大學生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需要依靠先進的教務管理理念,以此創新教務管理工作,促使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由此可見,高等院校更新教務管理理念,以“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教學,是當下促進大學生綜合發展、滿足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手段。現階段,傳統的教務管理理念已不再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分制模式的實施與發展。因此,基于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應積極地創新教務管理思想理念。與此同時,在高等院校完善教務管理理念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并且注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從而促進大學生的獨立自主與個性發展,進而有效地實現高等院校教務管理持續發展的目標,并提升高校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輸出量。
建立完善的教務管理流程
高等院校是培養高技能、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點教育領域,肩負著促使我國未來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任,而高校中教務管理體系是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陣地。因此,建立完善的高等院校教務管理流程體系刻不容緩。在完善高校教務管理流程的過程中,應全面地提升教務管理人員的身心素養,進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以此促進大學生全面地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同時,高校完善教務管理體系,可以有效地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基于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體系能夠促使大學生在自主選課的模式下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重視大學生偏科現象,及時改變大學生盲目選課的行為,避免大學生湊學分情況的出現,從而全面地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高等院校學分制模式下的教務管理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學分制模式在我國高校的教務管理體系中應用廣泛,能夠充分地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大學生的教務管理工作中應積極創新教務管理思想理念,創新教務管理工作,促使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務管理流程體系,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激發大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使大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良好發展,進而提升高校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輸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