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鳳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我國對教育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中,特別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多種創新。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教學內容具有很強實用性和生活性的小學數學。小組合作的模式是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討教學問題,相互提出疑問、觀點和想法,然后在共同合作的基礎上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是有效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參與精神的一種方式。
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運用得比較廣泛,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問題。首先,有些教師對小組討論的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教師布置了討論的問題后,對學生怎樣討論或者是否在討論都不再關注,導致學生對小組討論的重視程度降低,有的學生就不會積極地參與討論。另外,一些教師把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停留在表面,為了討論而討論,一些不適合討論的問題也讓學生討論,這就浪費了教學時間。例如,還有的教師在分組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性格關系,導致一些小組內永遠是幾個愛表現的學生在討論,性格內向或比較自卑的學生沒有參與討論,這就達不到分組討論的教學目的。
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的具體應用
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的教學內容和生活的聯系比較密切,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給學生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愉快地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同時,教師不能設置復雜的情境,如果學生不能很容易地理解情境,就不會進入情境中,更加不能理解教師的問題。因此,問題情境必須簡單而有趣,讓學生很容易帶著問題去思考和討論。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和《西游記》相關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的蟠桃園給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帶了很多蟠桃,把60個蟠桃分給了10只老猴子,把36個蟠桃分給了6只小猴子,對于剩下的蟠桃,每只猴子5個。孫悟空給每只猴子分了幾個蟠桃?這樣分合理嗎?《西游記》是每一位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故事,小學生也比較喜歡美猴王孫悟空和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們,電視劇和動畫片中也有孫悟空給猴子們帶回蟠桃的情節,因此,這樣的問題情境設置就會讓學生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討論的熱情也會比較高,教學效果就比較好。
科學分組
小組合作模式中,分組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數學小組的人數不宜太多,因為討論的時間有限,如果人數太多,就不容易發揮每位學生的作用,人數最好在6人左右。每一小組內的每位學生要基本保持在差不多的學習水平,即使有差距,也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出現某位學生一枝獨秀的現象。小組內的學生在興趣、性格方面有較大差異,教師應讓學生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與合作,看到不同性格的優點與缺點,有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例如,三年級學生在學習測量時,教師要把動手能力強、性格開朗的學生和比較內向或者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搭配起來,讓小組內的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動手去測量一些常見的東西,了解它們的高度或長度等,認識和熟悉測量單位。教師可以讓學生具體測量自己的書桌和椅子的高度、數學課本的厚度,小組內的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測量身高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內的測量中,這樣就會慢慢地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指導學生提前預習
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不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小組討論時間,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提前預習新的知識,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方便上課時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教師也可以把需要小組討論的問題提前告訴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預習新知識,或者讓學生提前去做一些準備工作,在課堂上利用學生的準備工作進行課堂知識的講解和討論,這樣課堂學習交流的效率和質量就會提高。例如,五年級學生在學習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可以讓一部分學生提前一周記錄白天的氣溫情況,另一部分學生記錄晚上的氣溫情況。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學會制作折線統計圖后,學生就可以在小組內制作一周內的氣溫情況統計圖,然后討論這周的氣溫變化和影響氣溫高低的原因等問題。
鼓勵學生多參與
在分配小組時要把內向的學生和性格開朗的學生分配在一起,在布置任務時給內向的學生多分配一些他們能力范圍內的任務,逐步增強這些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責任感。有的學生比較自卑,如果在小組內做出的貢獻較少,他們會更加覺得自己沒用,導致更加自卑,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不利。在學習扇形統計圖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各自的興趣愛好和喜歡的運動項目,這時,教師就可以讓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做記錄統計工作,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
結語
小組合作模式是一種比較常用且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此種模式時,首先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參與討論,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