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玲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教育部門對數學課程的教育改革十分關注。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主,因為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核心。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
在小學階段,學生所接觸的數學知識較為基礎,對之后的數學課程具備一定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自身的思考來解決問題。
加強自主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主,使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時可以學會獨立思考,對問題的準確性進行質疑,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往往以自身為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導致學生面對問題時不敢大膽質疑,從而約束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性格特點,以此為切入點來不斷鼓勵學生,使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有自己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這一課時,面對“1.25×8”這一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讓學生按照乘法運算的方式進行解題,學生可以舉手示意,分享自己的解題方式,利用從乘法解題方式轉變到小數乘法且需要注意到小數點這一細節進行表達,其他學生聽了該學生的闡述后也有了不一樣的解題思路,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有一部分學生具備不同的解題思路,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學習中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對所提出的數學問題進行討論。面對不同的解題思路,小組內的學生應選取最為簡單、便捷、有效的解題方式進行解題。小組合作學習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時敢于大膽猜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探索數學課題,激發創新意識
數學知識具備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通過小學數學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創新意識,即通過高效的解題思路來解決數學難題,在日常的數學課程中,具備創新意識的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考量數學問題,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首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投入數學課堂中,了解到數學課題之間的聯系性與規律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數學知識,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了解組合圖形的組成步驟,并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思考組合圖形由哪幾個圖形組合而成,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得出結論。教師再次提出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式這一數學問題,這一問題具有不同的解題方式,部分學生將組合圖形分開計算,計算出每一部分圖形的面積后再進行相加,也有一部分學生重新劃分組合圖形,從而進行簡便計算。教師在學生的探索過程中也需要引導學生運用簡潔有力的方式解決數學難題,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需要具備觀察以及質疑的思想理念。學生通過運用不同的解題思路,可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
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現今小學數學課程的主要目標,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具備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能力,散發著相對應的數學魅力,但僅僅通過數學教材來學習數學知識是無法感受到的。因此教師可以開展數學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不一樣的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以及創造力與靈活性。通過實踐操作,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全面地了解到課程內容。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認識到了自身所在的位置與方向,感受到了數學魅力。
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在不斷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學習狀態,但仍存在忽略的可能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教師可以嘗試邀請家長參與到教學中,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例如在學習“制作年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教學中,并選擇合理的時間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在培訓時也應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初步接觸到的內容進行引導,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為親密,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此外,學生會對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提問,家長需要耐心地解答,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參與到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教師在教學中的課程資源不僅僅存在于數學教材中,因此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以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