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麗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為目的而設立的課程。小學生處于形成人生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他們之后的人生道路有重要的指引作用。為此,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采取有效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做出努力。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培養學生道德修養和法治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它以較強的生活性為特征,在充分聯系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和認知。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使其育人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是教師關注的話題。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闡述。
注重課堂導入環節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伊始環節,良好而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快速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使學生從課間活動的興奮狀態回歸到課堂上,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就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來說,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單純講解知識的課堂開場白無法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為此,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使學生將注意力快速投入課堂中,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以“說說我們的學校”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課堂伊始環節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了課前錄制的校園風景片段,看到自己熟悉的校園一角(操場、小花園、籃球場)一一出現在課堂上,學生先是感到好奇,繼而饒有興致地觀看起來,邊看邊相互討論著熟悉的校園風景。我也趁機與學生展開互動,先談論了自己喜歡的校園一角——乒乓球臺并陳述了原因,接著讓學生就自己喜歡的校園一角發表看法。學生們踴躍發言,課堂氛圍也隨之高漲起來,我也順勢開展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如此,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新課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豐富的視覺體驗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投身到課堂中,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注重教學方法的改善和革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死板地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和開展傳統活動,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枯燥的教學內容無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以積極的狀態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為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改善和革新教學方式方法入手,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內容,以此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課堂中,實現有效學習。
例如,以“父母多愛我”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課堂上,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并針對“閱讀角”中的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和思考:“為什么媽媽的媽媽也愛吃魚頭呢?她們是真的愛吃魚頭嗎?這說明了什么?”,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涵。之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談談閱讀之后的感受,如:平時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父母與自己之間出現了矛盾,怎么辦?如何與父母之間相互理解?我針對學生的說法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并對課本知識進行了總結式的講解。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積極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聯系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更為有效地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拓展活動,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年齡小,容易對外界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拓展活動很有必要。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本身就是對生活百態的反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對道德內涵的認知,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為此,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和道德與法治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對道德的認知,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始終保持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熱情和動力。
例如,以“安全記心上”這部分內容為例,完成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后,為了讓學生意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開展了一次“小小交通員”的活動。具體的活動方式為: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去不同的路口協助交警指揮車輛的行駛。在交警的指導下,學生謹遵交通規則,合理指揮來往的車輛,充分發揮了“小小交通員”的作用,并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及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如此,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了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學習的動力和熱情,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利條件。
總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離不開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及學生在課堂的積極參與。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從教學內容出發,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改進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