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菊
摘要:從《課標》頒布至今,任務性教學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熱點。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切實可行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它實用于中學英語教學。如何幫助英語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靈活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提高其英語教學理論水平,應思考再不同的語言環境和學習動機下如何讓任務型教學更好地服務與我國的外語教學,即任務型教學需要我們一線老師靈活使用。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學習
《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指出了發展方向,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具體的新要求和新目標,尤其是任務型教學法的提出,這標志著語言教學領域教育觀念的又一次變革,使中國英語教學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許多中學英語教師打破了舊的教學框架,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通過筆者問卷調查、訪談和課堂教學觀摩所得到的信息顯示:大部分中學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法理解還不夠深刻,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旨在調查和課堂教學觀摩的基礎上,通過對任務型英語課堂教學實施情況的反思,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究問題存在的原因,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任務型教學是在國外第二語言教學背景下,以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為基礎,從外語交際教學理論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的教學途徑。顯然,任務型教學對學習者的目的和需求給予了充分關注,從設計到實施都以使學習者能用第二語言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交際問題作為依據。然而,孕育任務型教學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文化都與我國基礎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我國外語教學一貫以教師為主導,以語言知識為教學重點,以閱讀為主要學習途徑,以擴大詞匯量為主要教學目標,形成了以語言輸入為主的外語學習文化。這種外語學習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學為主導,重教輕學。而西方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趨勢是重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其表現形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途徑,以培養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為目標。這種學習文化的特征是重視語言的運用和輸出的過程,以達到知識轉化為技能的目的。
案例分析
案例1
在一節公開課上,授課教師嚴格按照任務型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設計了不同的任務,將學生分組進行合作性學習,整個課堂活躍而不膚淺,緊張二愉悅。授課教師的語言基本功、教學能力十分優秀。最后,授課老師請學生上臺來表演,模擬一個新聞發布會,學生踴躍上臺后卻不知該說什么,任憑老師如何提示,學生依舊機械地重復老師給的臺詞。下課鈴響了,活動只好草草收場。這種課堂場景再日常教學中并不少見。課堂操練活動熱鬧非凡,教師和學生的熱情高漲,但是當教師讓學生上臺表演時卻出現了令人尷尬的場面,這究竟是為何呢?從案例1可以看出,雖然授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較多的語言輸出機會,但學生上臺表演時還是不能自由表演,問題就在于學生沒有得到足夠的語言輸入,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處理好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關系。要讓任務型教學更好地服務與我國的外語教學,一方面課題教學仍應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并為學生提高充足、真實、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和提供語言輸出的條件和機會,要在任務型教學的任務中給學生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
案例2
某教師根據教學班額、大“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逐年下降的現象,創造性的使用任務型教學來遏制學生兩極分化現象的蔓延,并逐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具體做法是:以任務型教學為理念,為每單元設計不同的主題任務,以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突破口,對學生分類指導,尤其是對中等學習水平以下的學生給予特別關注,從而實行“課堂教學任務化,課外作業項目化,評價方式獎勵化”的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基本模式。同時,注意新的教學方式給教師課堂內外行為帶來的變化和“任務學習”給中等生和學習困難生所帶來的變化,并側重對中等生和學習困難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培養,以達到控制初中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
上述兩個案例是教師結合當地的教學實際創造性使用任務型教學的做法。案例2中的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學生成績兩極分化較為嚴重的情況,創造性地使用了任務型教學來遏制初中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任務型教學在我國實施后引起“水土不服”。但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望而卻步,更不能因噎廢食,而應思考再不同的語言環境和學習動機下如何讓任務型教學更好地服務與我國的外語教學,即任務型教學需要我們一線老師靈活使用。
任務型教學法是外語或第二語言教學的一種方法。它強調學習者通過做事來學習語言,要求語言課堂教學在計劃和教授語言的過程中以完成任務為中心,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掌握語言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法過程中,筆者認為英語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必須正確理解任務型教學的理念、模式及其實施過程,理解需透徹,不能一知半解。
(2)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理念、知識、能力、性格、氣質、風格和思維方式來運用任務型教學,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3)教師必須以一種理l生的態度來對待任務型教學,并學會反思和創新。任務型教學絕不是萬能的教學法,不可能對我國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實施和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4)明確教師在任務型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選擇話題,設計任務,呈現適合學生語言水平、促進學生語言有效發展的智力和語言方面的知識。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做事來學習語言。
(5)教師在設計任務活動時應遵循任務型教學法的原則,即:任務的目的性、結果性、可操作性、系統性以及任務的延伸性。
靈活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目的是追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優化,關鍵在于教師對任務性教學的合理運用及教師教學風格的個性化。靈活使用任務性教學法的過程是教師追求個性化與自身教學風格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改造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教師要繼承和發揚原有的有效教學經驗,努力使它與任務性教學形成優勢互補,通過整合而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學模式,從而使任務型教學法得以靈活的運用,積極吸收其中合理成分,為我所用,并在此基礎上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陽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