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鵬
摘要:隨著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初中思品教學也要借助大數據來優化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主要表現在:第一是立足于大數據分析,結合學情來科學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調動學生主動性以增強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第二是依托大數據資料的穩定可靠性,充分利用教學條件來合理設計教學情境,以此切入學生的思品學習;第三是把大數據結果與教學互動設計密切聯系起來,使初中思品更有針對性。
關鍵詞:大數據視野;初中思品;有效性
隨著新一輪科技發展浪潮的到來,以計算機為載體、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革命已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學也面臨著極為深刻的變革。信息化下大數據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沖擊也非常之大,從內容的時時更新、觀點的多元選擇、世界觀培養的參差不齊到學生個性化發展與學習的需要等,都使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筆者認為,初中思品教學只有基于大數據分析來開展教學要素與環節的優化組合,才能契合現代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并提高初中思品的有效性。
一、立足大數據分析,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增強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
初中思品教學要立足于大數據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大數據分析既是信息化技術手段,又是科學規范化發展的結果,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有效掌握學生學情的發展動態,及時對教學作出調整;另一方面,大數據分析本身有助于初中思品教學形成良性的教學反思,引導教學走向合理性發展。而相較而言,教學方法的選擇得當否,其結果就是大數據分析的重要體現。大部分思品教師都承擔2個或2個以上班級的教學工作,但其教學效果卻有千差萬別,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沒有以大數據分析來科學選擇教學方法,沒有針對班與班之間的學情差異性來設計教學過程。如故事敘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對某一班級效果特別明顯,而另一個班級則可能是生活化教學更有效果。因此,立足于大數據分析,其本質是將班與班、學生與學生的差異找出來,結合教學內容來科學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從而實現增強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友誼的天空》為例,由于當下學生都相對早熟,對早戀等現象也見慣不怪。因此,通過大數據分析來重新規劃教學內容、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自己所教的兩個班級中以電子版問卷形式做了一項數據調查,深入去了解學生對友誼、愛情的理解,得到數據分析結果讓人吃驚。盡管大部分學生對男女生之間的友誼有較深刻的理解,但幾乎所有學生同時又把朦朧的愛慕與愛情混淆起來,這就導致他們形成了一種異性的良好友誼即為愛情的看法。為此,筆者在兩個班采用了案例法開展教學,通過混淆案例的討論與分析,引導學生正確友情、愛情、男女生之間的朦朧情愫等的區別。事實證明學生們不僅積極參與討論,而且還會站在較深層次的角度來分析友誼、朋友等,這使整個單元的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學習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
二、依托大數據資料,合理設計教學情境增強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
合理設計教學情境開展初中思品教學是常見的手段之一,但隨著情境教學在各學科的充分運用,學生們往往對教學情境興趣也不高。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由于說教式教學的泛濫,大多數學生對思品教育認識不到位,對教學情境也配合不夠。這既反映出現實初中思政教育的不足,也反映出教學情境設計的不合理。在大數據資料支撐下,首先初中思品教學情境的設計因素會被最大程度上合理化,使教學情境具備了足夠的吸引力;其次,教學情境與學生實際的結合會更緊密,使教學情境具有了更強的可操作性;最后,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的聯系會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與教學效果掛鉤。這就迫使初中思品教師要科學分析大數據資料,靈活運用教學知識與教學情境,才能使教學效果得到彰顯。
以人教版第二單元中的《情緒的管理》一節為例,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告訴我們,對于七年級的初中生而言,其容易走向情緒的極端,這既是學生生理學、心理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青春期不可回避的教育難點。為此,筆者專門利用學校極端情緒的案例設計了一個場景小短劇作為教學情境,通過這一極端情緒情境的再現,在有效梳理了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與結果的基礎上,把大數據資料如學生情緒管理抑制因素等也滲透到教學情境中。由于案例本身的影響,再加上情境的實際可操作性與設計的合理性,學生們看到了做情緒主人的重要意義,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如何來科學管理自我情緒,有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三、善用大數據結果,充分發揮教學互動增強初中思品教學有效性
大數據運用對初中思品教學效果的影響更體現在教學互動中。從教學邏輯、教學語言,從教學體態語與教學動作,大數據結果都有助于增強教學互動,提高初中思品教學效果。如在教學互動中網絡語言的運用,大數據顯示在不同年級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對于初一、初二的學生而言,其可能會受到學生的歡迎,認為教師“接地氣”。但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由于中考書面語言運用的規劃化,網絡語言在初中思品教學的運用就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反感。因此,這就要求初中思品教學要善用大數據結果,充分發揮教學互動來串聯教學知識點與案例,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場景提高教學效果。
大數據對初中思品教學互動提供了至少兩個層面的支持:一是從教學互動設計邏輯過渡到學生普遍接受。教學互動不應當是“你問我答”或“我問你答”的簡單過程,其應當追求共鳴最大化的效益,形成課堂全員參與的良性互動,這就需要大數據支持下互動設計邏輯要被學生普遍接受。二是問題語言設計其及邏輯過渡到學生自覺思考、響應。大數據下學生喜歡何種提問形式、提問語言應當如何組織、提問邏輯是否要具有選擇性等,都是影響教學互動其及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大數據更能直指重點,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由此可見,善用大數據結果,優化教學互動有助于增強初中思品的教學效果。
總之,對于初中思品教學的有效性而言,大數據提供了一個直觀又明確的數據支撐。只有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篩選與運用,才能使大數據更好地為教學方法、教學情境、教學互動等教學因素融為一體,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大莊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