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興梅 劉靜
摘 要:隨著現代高職護理教學的快速發展,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亟待變革。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采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立足高職護理教學管理實踐,提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破解學生就業難題。
關鍵詞:高職 護理專業 職業教育 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01
高職護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是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往往不夠強,專業教學內容無法與社會人才需求進行有效對接,在這樣的背景下,采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是推動高職護理教學水平提升的必然路徑[1]。
一、當前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在開展高職護理教學的時候,很多教師不注重方法創新和模式創新,采取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進行教學,高職護理學生普遍對傳統教學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由于教學模式不能與時俱進,在教學效果上往往也不及預期,浪費了教學資源之后,并沒有取得預期的人才培養效果[2]。很多高職護理專業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沒有對高職護理學生進行個體關注。在人才培養實踐中,學生往往有著不同的學習訴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學生教學,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解決實踐問題,提升高職護理教學水平,滿足學生的多元化訴求。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分析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作為一種現代人才培養策略,對于改進傳統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實踐中,由于思路和理念上的限制,學生實踐能力并不強,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旨在轉變這種局面,通過引入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效果。隨著現代教學改革的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空間越來越大,通過引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主導課堂,通過自主研判和探索知識,提升專業教學效果[3]。在高職人才培養實踐中,創新型模式的應用既是一種理念創新,同時也是一種策略創新,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鍛煉教師的現代教學能力,提升教學綜合水平,對于教學現代化格局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采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滿足當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現代學生成長在互聯網時代,對于知識和專業教學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對傳統教學提出了要求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對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保障學生就業具有積極意義。
三、在高職護理教學中采取創新型教學的策略
1.強化與就業單位的對接
在高職護理人才培養實踐中,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要加強高職護理專業教育與就業單位的對接,根據社會對于高職護理人才的需求,有機調整教學策略和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提升人才專業培養與工作崗位的契合程度,有針對性的采取人才教育策略,摒棄傳統的“書本式”教育模式,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讓學生不斷適應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需求,提升學生的整體實力,實效高職護理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4]。
2.采取任務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任務教學法已經成為現代高職護理專業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當代學生個性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育的發展需求,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可以將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體系中來,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在高職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方式的枯燥性已經成為制約教學效果提升的短板,作為華麗專業教師要深入探索,尋求有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學生自覺、主動的融入到教學項目體系中來,憑借著自己的興趣積極探索知識,提升綜合學習效果,夯實學生學習的基礎,為學生將來深造,乃至養成終身學習習慣做好準備,進而幫助學生適應日益積累的社會競爭需求。
3.強化對學生的個體關注
在開展高職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落實生本理念,強化對學生的個體關注。從高職學生個人特質來看,不同學生在面對護理知識時,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徑,教師在開展高職護理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這種差異性,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并且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真正落實生本理念,讓個性化教學落到實處,切實提升高職護理教學效果,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5]。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認清社會工作崗位需求變化形勢,開展有針對性的高職護理教育。
4.引導學生構建職業能力體系
在高職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構建現代職業能力體系。從現代教學活動來看,學生接受的內容和知識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何轉化為自身的應用體系,是一個教學難點。高職護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情況和個人能力,對自身積累的學習素材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形成自身的實踐體系,在應對不同工作環境的時候,能夠及時調配學習資源,實現科學訓練目標。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達到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深入了解學生的就業需求,采取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提升高職護理教學效果。
5.轉變教學評價方式實現引導
在開展高職護理教學過程中,要科學設計教學激勵方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模式,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高職護理常規教學來看,一般學生對于傳統教學模式都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一些教學激勵環節,讓學生在相互比拼中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以就業為導向提升職業能力,既達到鍛煉自身的學習能力目標,同時也提升了社會融入度,為走上工作崗位做好準備。在教學激勵制度設計方面,要引導學生關注就業信息,以此調整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能動性,讓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教學當中有更多的收獲。
6.強化高職護理合作教學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廣為使用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時期教學創新的要求,對于高職護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如何讓合作學習發揮應有的效果,是高職護理教學必須攻克的問題。合作學習的出發點就是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弱化教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探索,并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為了保障這一目標的實現,高職護理專業教師需要在人員分工、問題設計、有效指導等方面做好統籌規劃,但發展至今,高職護理教師越來越需要深化合作學習的效度與內涵,讓學生真正從中獲益。為此,在高職護理教學中,要深入開掘合作學習的意義,這就要求在日常教學中制定良好的合作計劃與考評機制,始終用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習效果的達成來衡量合作的可行性,提升高職護理創新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護理教育工作中,創新型人才培養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改進內容,也是提升專業教育和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現代實踐應用體系,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在專業教學實踐中,實踐人才培養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積極改進,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社會人才需求。下一步,需要不斷創新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理念,轉變教育方式,通過落實現代教育和溝通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空間,提升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小紅.高職護理專業成人護理課程的建設與創新[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3):3257-3261.
[2]蔣麗洪.以高職護理專業為例探究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新商務周刊,2017(14):268.
[3]李甲甲.高職護理在職業生涯規劃困境及創新策略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7(21):289.
[4]艾雨兵, 孫統達, 張穎.崗位勝任力導向的高職護理信息學課程改革與創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