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開明
【摘要】在闡述志愿服務概念的基礎上,結合重慶紅巖聯線旅游景區志愿服務項目建設情況,評述了旅游志愿服務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志愿服務實踐教學模式建構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旅游管理 志愿服務 實踐教學
2016年6月,我校旅游學院申報的“重慶紅巖聯線旅游景區志愿服務項目”項目被學校評定為2015年度“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該項目經過一年的建設,超計劃完成了紅巖景區志愿服務任務。作為指導教師,我榮獲學校2015年度“志愿服務優秀指導教師”。基于指導學生建設項目的所思所想,形成本文。
一、志愿服務概述
(一)志愿服務概念
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意志,秉承以自己的知識、技能、體能與財富等貢獻社會的宗旨,不以獲得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和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為己任而從事的各項活動。志愿服務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一種特有的公共服務方式。志愿服務具有志愿性、社會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組織性和規范性等特點,但我們不能把志愿服務理解為助人為樂、好人好事、慈善活動,特別是不能把非營利性理解為志愿者的服務絕對沒有任何報酬,而是指志愿服務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
(二)我校志愿服務概述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志愿服務工作中建立了志愿服務特色項目申報評審機制和志愿服務專項工作激勵保障機制,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團總支的考核體系內,敦促開展定時定點,保質保量的志愿服務活動。每一個二級學院均成立自己的青年志愿者協會,并結合本院系學科特色,創辦了至少一個特色品牌的志愿服務項目。學校將志愿服務融入學生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規定內的志愿服務學分,并且作為學生評優評先基本考評條件之一。學校還注重志愿服務活動的品牌化,打造了學校特有的志愿服務標識、昵稱、口號、徽章等形象識別系統,并邀請著名作詞家莊奴創作《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青年志愿者之歌》,營造了濃厚的志愿服務文化氛圍,強化了志愿服務的品牌認同。
(三)旅游志愿服務對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的旅游企業非常注重經濟效益,他們不愿培養未來不確定能否為其服務的實踐學生,導致旅游專業學生實踐難。而旅游志愿服務作為一種特有的公共服務方式,對提高目的地旅游業服務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質量和促進當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發揮著作用。而有配套資金支持的旅游志愿服務,就更受到旅游企業的青睞。企業通過旅游志愿服務獲得名利,學生通過旅游志愿服務學得了知識和技能,學校通過旅游志愿服務完善了實踐教學模式。因此,旅游志愿服務是溝通校企生的紐帶,是校、企、生三贏的催化劑。
二、旅游景區志愿服務現狀分析
(一)志愿服務方式和內容
在重慶紅巖聯線旅游景區志愿服務時了解到,其旅游志愿服務以旅游咨詢、文明旅游宣導、導覽講解為主,另有應急救援和質量監督等服務。這些服務以常規服務為主,而針對特定的服務對象,需要專業化水平高的服務比較少。
(二)志愿服務發起的組織
重慶紅巖聯線旅游志愿服務發起的組織主要有三類:一是由政府部門發起并推行的志愿服務,這是我國旅游志愿服務最常見的形式;二是由旅游企業發起的志愿服務,如我們和重慶紅巖聯線旅游景區的合作;三是由協會發起的志愿服務,如重慶市導游協會發起的導覽講解服務。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服務實踐教學模式構建一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為例
(一)多方重視共抓
(1)政府重視,項目引導。國家旅游局為了培養旅游英才,于2015年啟動萬名旅游英才計劃,旨在培養旅游人才、發揮旅游人才在旅游工作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期間眾多立項的子計劃都是旅游景區志愿服務項目,從政府審批的角度可見,政府也認可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系于旅游英才,旅游英才的培養可從志愿服務入手。
(2)企業重視,配合實現。“紅巖聯線”是重慶“紅色旅游”典型代表,也是建設最為完整,經營管理最為完善,文化產品最為豐富,經濟和社會效益最為可觀的旅游線路和旅游品牌。基于此,我們去該景區聯系時受到了熱烈歡迎,企業立即與我們確定志愿服務時間、方式,并形成志愿服務工作方案,正是企業對志愿服務的認知,使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3)學校重視,統一監管。學校非常重視這個旅游志愿服務項目的建設。在建設之初,就派專人負責,按階段了解項目實施情況并全程監管,落實項目成效,并將旅游志愿服務實踐教學項目納入我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之實踐教學體系。
(二)以項目為導向
我們申報的“紅巖旅游景區志愿服務”項目本身就是個大型的專業志愿服務項目,適合以項目教學法為理論依據來建構以項目為導向的志愿活動。
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即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旅行社及景區的聯系、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完成。通過實踐摸索,筆者認為志愿服務應成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項目實踐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建立政行企校“四共”志愿服務項目運行模式
建構科學合理的旅游景區志愿服務實踐教學模式,須多方共舉。政府從政策方向上引導,以專項撥款的方式支持,行業、企業配合學校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建設、共同監督來實施,共同分享培養成果,校企共同研討形成可推廣的長效運行機制。
四、結語
本文是在紅巖聯線旅游景區志愿服務實例的基礎上,提出了旅游志愿服務與旅游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建構以項目為導向的旅游志愿服務實踐教學模式,并探索出政府主導、政策支持,行業企業與學校共同培育、建設、管理、分享、研討的“四共,校企合作運行模式。這種模式的運行既能擴大旅游志愿服務的影響力,又能為重慶市乃至全國高職旅游專業開展旅游景區志愿實踐教學提供成功范本,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增設旅游志愿服務項目板塊提供參考,以實現旅游人才培養的服務意識、專業化和高效化。
參考文獻:
[1]康琪.“互聯網+志愿服務”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課程中的優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