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瀟 薛艷麗 李夢春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 404100)
扎染與蠟染在我國西南少數名族地區應用廣泛的一種傳統手工印染工藝,與夾染一起被稱為“三纈”。據史書記載,東晉南北朝時期就有婦女身著扎染的服飾,到了隋唐后,扎染技術得到極力發展,染料品種增加,技術更嫻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扎染技術。目前,我國的扎染制品主要在云南大理的周城村,傳統扎染工藝在此地保存的較為完善。蠟染技術最早的記載在戰國時期,歷史悠久,制作工藝簡單易學,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現今,蠟染制品主要在貴州安順地區,石頭寨的蠟染最為出名,全寨成年婦女80%的都會蠟染,并且家里都設有染缸,制作出的蠟染以古樸、典雅著稱。傳統扎蠟染技術在我國雖然有久遠的歷史,在傳承方面雖然有一些成就,但并未突破傳統,創新設計的作品太少,扎蠟染的精髓發掘與應用較少,日漸面臨著衰落的境。相反,在唐朝時期,扎蠟染技術被傳到日本,在工藝傳承和發展上得到了極大的突,近幾年扎蠟染制品頗受歡迎,很多國外的藝術工作者去日本進修學校,并且創造出很多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扎蠟染作品。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如何傳承發揚傳統扎蠟染技術,這是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目前,工藝品主要是指手工藝品,通過手工或機器將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有藝術價值的產品,是體現制作者的創造性和藝術性。因此,本文通過扎染和蠟染兩種傳統手工印染方式的研究,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對扎染和蠟染在工藝品中的設計應用,使其得到更多的關注,對傳承與保護,創新與發展都是有利的。二是我國的工藝品主要是應用在室內裝飾中,很多產品來自于國外,國內自主設計的工藝品很少。而近年常見扎染和蠟染的桌布、抱枕、地毯、壁掛等產品,這些產品也僅限于民族風情街、旅游地方的裝飾,并沒有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中,通過此研究,對其在工藝品中獨特魅力能真正被大眾享有。
本文的研究范圍:1.我國扎蠟染的傳統工藝;2.扎蠟染工藝品在室內軟裝中的應用分析,列舉近2年的2個典型事例進行分析。研究方法:1.調研考察,筆者在2017年12月分別到云南大理周城村和貴州安順石頭寨進行為期1個月的扎蠟染考察,對扎蠟染的傳統工藝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此研究打好基礎;2.針對當代人審美特點對扎蠟染工藝品中所應用的材料、圖案、色彩進行分析,例如扎染蠟燈具、地毯、桌旗等制品在室內軟裝中的搭配原則進行分析。3.功能性分析,扎蠟染制品不僅僅是單純的擺,在室內設計中可以起到彌補空間缺陷,主題風格的引導,營造環境氛圍的作用。通過前期對扎蠟染工藝特點、生存現狀等方面調查分析后,研究在扎蠟染在工藝品中的設計應用。
中國手工印染藝術始于秦漢,在漢代主要是侵染、套染、媒染的染色技藝,春秋戰國時期的凸版印花技術,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時期的印花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體現了凸版印花和彩繪技術的完美結合。秦漢時期出現了鏤空版及染纈技術,興于魏晉南北朝。,唐代達到鼎盛,這時期的主要的印染工藝是夾纈、蠟纈、絞纈、拓印、堿印。北宋時,絞纈產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區流行甚廣,元代結合了棉紡織技術和紡織工藝,明清時期出現了染布行會,到民國時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扎染不僅僅在中國盛行,在國外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古老的紡織大國印度是棉花種植的發源地,傳統印染工藝有手繪、雕版印、蠟染、扎染等,最有特色的要屬紗線扎染工藝,在印度稱為伊卡特綁染(IKAT)結合紋樣,先扎染經、緯紗線后織造,紗線扎染工藝結合絲或棉與豐富的天然的植物和胭脂蟲等動物染料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宗教寓意和象征性圖案樣式。日本的染纈工藝、鹿胎纈、云絞、入目絞、三蒲絞、串扎、疊扎不同特征的扎染技法,還創造出蝴蝶紋、梅花紋、海棠紋、菊花紋、古錢紋、圓點紋等。日本近代的印染以型染、扎染、筒引為主。南非以馬達加斯加的雙色扎經染為特色,紋樣有抽象的格紋和曲線。北非有摩洛哥的扎染,捆扎圓圈形紋樣用來制作婦女頭巾和腰帶,色彩有紅、黃、赭石?-等色調。摩洛哥彩色扎染羊毛婦女頭巾,紋樣細膩自然,結合刺繡工藝更具特色。尼日利亞、塞拉利昂、馬里等地的彩色扎染工藝則十分豐富,尼日利亞和馬里出產用木模印制蜂蠟,以防染的套色蠟染制作民族服裝。尼日利亞西南部的約魯巴人擅長制作靛藍染、手工縫扎、折疊等扎染衣料,象牙海岸的扎染則在植物染黃的色底面料上縫扎,染紅、黑圓形紋樣。尼日利亞的約魯巴人,還生產扎經染的條紋面料。
近些年來大理已經將白族扎染作為重點旅游產品來開發,大理周城扎染以家庭作坊為主,扎染也是白族人民的傳統手工印染工藝,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疙瘩花。大理白族扎染多采用民間圖案,多取材于動物、植物的形象和歷代王公貴族的服飾圖案,充滿生活氣息,常以大理的山川風物作為創作素材,其圖案或倉山彩云、或民族風情、或花鳥魚蟲,或洱海浪花、表現了白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彝族扎染繼承并發揮傳統民間扎花工藝,做工精,花紋美,圖案新穎多變,具有古樸典雅、自然、大方,其中扎花尤其精巧布依族扎染紋樣分為自然紋樣和幾何紋樣兩大類,自然紋樣多以動植物紋樣,幾何紋樣多以抽象化的自然物。黎族扎染在經線上扎線后即染色,最后織上各種彩色紗線的偉,即先染后織。其工藝與其他民族先織后扎染相比,圖案更加嚴謹,色彩富于變化,自然的無層次色暈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傳統手工扎染需要十六道工序,手工繪圖-描圖到塑料布-制版打孔-印刷-手工扎花-褪色、去漿-漂白-染色-漂洗-曬干(氧化)-拆線-漂洗-晾干-碾平。扎染技藝作品染色我們通常分為單色染和多色染兩種。單色扎染是將扎好的織物(多為淺白地織物)放在水中浸泡一刻鐘至半個小時,取出擠去多余水份,在濕態狀況下投入單一色相中,深色染液浸染或者煮染,所得到的是淺白色深地花紋,清新雅致。多色扎染是在單色扎染的基礎上,再經過一次以上的套然。由于受工藝所限,染色時間不易過長,套色不易過多,多色扎染由于色彩交錯運化變化微妙兩三種顏色可以套染出多種色彩。
蠟染,古稱“蠟纈”是我國傳統民間的手工印染技藝的代表之一。所謂蠟染就是用融化的蠟在坯布繪出圖案,待蠟水固化后將面料進行浸泡染色,最后再用沸水煮制以去除蠟即成。現在。蠟染技藝在我國主要流傳運用于西南云貴地區,其中貴州安順地區的影響最廣。通過對這一地區蠟染工藝及作品的實地考察和探討,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礎。
雖然蠟染作品的圖案和效果各個民族地區的風格各異,但蠟染的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藝卻是大致相同的。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蠟染技藝的探討發現蠟染最大的工藝特點是:以蠟防染,同時在染色的過程中,由于不斷的揉戳或加入了松香等材料產生了龜裂,染料滲入裂紋中,使紋樣產生了特殊的紋路,我們稱之為“冰裂紋”,這也是蠟染的獨有的標志和風格特色。 蠟染技藝作品染色我們通常分為單色染和多色染兩種。單色染:是我國傳統的染色工藝,以靛藍液體為染料的單色浸染染色工藝,作品效果呈白藍相間的色彩效果。原因:一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期,靛藍作為一種天然的植物染料,取材簡單易得,同時適合大規模栽培種植。二是:靛藍屬于低溫型染料,在普通冷水中便可進行染色,而其他顏色的植物染料需要在高溫熱水中染色且容易掉色,而且蠟在高溫中融化起不到防色作用。因此在科技不發達和其他顏色不易提取的古代靛藍成為蠟染染料的首選。這也是為什么我國大多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一直保留藍白為主色的蠟染技術的原因之一。
實用性是指能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的需求。現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選擇商品時即希望有實用價值也希望美觀大方,更傾向具有實用性的物件,例如:家居產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蠟染桌布(圖1)。因此我們在工藝品設計中采用扎蠟染技藝時首先要以功能為第一原則,是必備的功能。不能因為突出扎蠟染技藝而舍去工藝品應有的功能。而它們藝術性本身就體現在其擁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及獨特風格的裝飾美上(圖2)。同時中國傳統眾多的扎蠟染紋樣和技法都有其獨特的藝術美可以和不同的時尚元素結合碰創出更新的設計。

圖1 蠟染家居品

圖2 扎染工藝品
案例分析對象是優秀的發展良好的品牌,都是扎蠟染工藝的設計運用,主要以家居品為主。選這兩個案例的原因是,品牌即保留了傳統的扎蠟染工藝,同時也讓民族風充滿了國際時尚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中式古典風格的設計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設計風格,它首先與設計者本身的文化深度和設計功底密不可分,它需要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積累和對當代社會時尚元素的敏感,將二者結合使之相得益彰。
扎染事例選定:品牌shibori本案例是以澳大利亞的扎染品牌 shibori,追求的是精神享受的一個家居品牌。在房間里扎染的窗簾,房間內的各種擺設都呈現出返璞歸真,宗白筆墨的地毯配合白色的電腦桌清爽又寫意,應用形式、原則、顏色搭配、氛圍烘托,在房間里扎染的窗簾,房間內的各種擺設都呈現出返璞歸真,宗白筆墨的地毯配合白色的電腦桌清爽又寫意扎染的水墨效果的家居產品,的產品都是極致化的個性表現,大膽的造型,賦予了每一件產品獨一無二的生命力。蠟染事例選定:品牌本案例是以本土品牌的蠟染品牌卓也藍染,以現代的圖案手法來詮釋民族藍靛的韻味,簡約而不簡單,追求質樸的手工風格。抱枕采用了傳統的圖案變形,即大氣又保留了民族氣息,色彩上采用了最傳統的藍白配色,突出品牌的特色。簡約的歐式餐桌配以傳統花紋桌布,即時尚又突出特色心意,不局限在傳統的形式中,喜歡手工制作的家具,同時創新的設計讓我們對其產品產生了新的認識和喜愛。

圖3

圖4

圖5
扎蠟染工藝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僅滿足人們生活需要,還是集圖案、色彩、造型、寓意為一體藝術作品,現今,扎蠟染正面臨著失傳的困境,年輕一代不愿意繼承這技藝,大理周城村扎染從以前的300家,已經衰減到現在十幾家,貴州安順蠟染也有同樣的情況,這些日益出現的問題足以說明傳統扎蠟染技藝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中難以生存,如果我們不尋找新方式和思路來開發扎蠟染制品使其延續,那么在我們的子孫后代可能很難看到我國的扎蠟染制品。
現今扎蠟染設計風格融入進工藝品也需要通過不斷地嘗試,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在國內外的藝術相互融合頻繁,我國的扎蠟染也受到了國內外設計師的親睞,設計師們將傳統的扎蠟染結合不同的形式、材料等應用于現代家裝之中,突破了一些傳統的束縛,是物質功能與審美功能、實用性與審美性、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只有不斷的探索創新才能使其傳統工藝和現代審美更好的對接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