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要在最大限度內(nèi)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未來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引入快樂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是現(xiàn)代化教育模式所倡導的。
關鍵詞:快樂教育;小學語文;應用
快樂教育理念是一種現(xiàn)代化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探究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教學質量和小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堂引入“快樂教育理念”的意義
1.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和教師直觀體會到的外部環(huán)境,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更好的上課狀態(tài),也能影響教師的教學心情。如果課堂氛圍太過于壓抑,不難想象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和教師的狀態(tài)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無法在講課中得到精神滿足。快樂教育理念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引入的,快樂教育理念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建立和諧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形成一種整體向上的“氣場”;第二種形式是讓學生和教師都以一種快樂的心情學習和講課,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縮短距離,在遇到難題時可以攜手解決,共同進步。
2.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什么是興趣?興趣就是能夠在一件事上獲得快樂的這種狀態(tài)。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其年齡尚小,有著一種天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這也是小學生學習知識比較快速的基礎,但是如果教師的教課過程過于死板,就會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的快樂源泉。快樂教育理念就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小學語文學習是自由的、輕松的,是有無限創(chuàng)造力的,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趣味性課堂情境
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中應用最多的途徑就是創(chuàng)設趣味性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獲得知識。首先要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趣味化的改造,把一些枯燥無聊的知識點轉化為有趣的內(nèi)容,從實際生活出發(fā)豐富課文的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北京》一文時,教師可以搜集北京標志性建筑物——故宮、天安門、地壇、天壇、水立方、頤和園、鳥巢、長城等等景點和建筑的圖片,簡單介紹這些景點所承擔的歷史事件: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天壇地壇是皇帝祭祀的地方,水立方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然后讓學生進行評價,最喜歡哪個建筑,喜歡這一建筑的原因,并且將文中“天安門在北京城的正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融入到圖片當中展現(xiàn)出來,趣味化課文內(nèi)容。《北京》一文中主要描寫了兩個建筑,一個是天安門,一個是立交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畫出這兩個地點,并在班級范圍之內(nèi)進行評選,選出來一個畫的最好的同學,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2.幫助改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要想貫徹快樂教育理念,就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從而實現(xiàn)快樂教學。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都有著不同的個性、興趣和特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差異性教學模式的采用,讓學生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語文課文時,低年級的學生理解力還有待提高,需要進行朗讀吟誦,教師可以安排兩個學生作為一組,互相朗讀和評價,還可以分角色朗讀,體會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對比低年級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一邊朗讀一邊分段落討論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有助于課文細節(jié)的學習。
教師在上課時,不能只是單純填鴨式地灌輸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索,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盤古開天地》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意思的問題,盤古的氣息化成了什么?為什么盤古要開天辟地?同學們除了盤古開天地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神話故事?這樣循序漸進地提問,不僅可以激發(fā)興趣,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
重視課前引導,研究表明,在課堂最初的五分鐘內(nèi),教師對于學生整個課堂狀態(tài)的引導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師用詼諧幽默的話講解課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如果教師冷若冰霜,學生也會感到害怕和緊張。因而教師不能將消極的情緒帶入課堂,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
3.積極進行課堂評價
小學生在6~12歲這個年齡階段,非常渴望展現(xiàn)自我,也十分想要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因此在教師要采用課堂獎勵機制,多多給予學生表揚,增加學生的自信息。在課堂上,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比如學生起立回答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如果回答地十分完美,教師要用開心真誠的語氣表揚“你真聰明,你回答的完全正確”,如果回答地不正確或者不全面,則要用親切的語氣引導“你再想想還有沒有要說的,還有沒有想和大家一起討論的”。除了語言的鼓勵,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獎勵機制,比如能夠最快回答出來問題的學生,獎勵一個橡皮或者鉛筆,使自己和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
三、結語
總之,在快樂教育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快樂中成長,是當前所有小學語文教師探索和研究的課題。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習知識,逐漸形成人人都愛學語文、人人都會學語文的氛圍,并最終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快樂教學理念之探索[J].考試周刊,2018(20):47.
[2]和珍芳.淺談小學語文快樂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1):246.
[3]何志杰.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4):89.
[4]曾艷艷.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研究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