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照 方佳成 楊輝 張倩 沈慧 莫烽鋒
【摘要】隨著軍改的不斷深入,部隊對于軍醫的需求越來越向著創新性、復合性發展。而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醫學院校的首要任務。無論是臨床醫學還是其他醫學專業,科研創新能力都將會對個人的全面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作為軍校醫學生不僅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軍人。所以對于軍校大學醫生而言,理應有更高的要求來更好地服務部隊,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創新能力 軍校醫學生 創新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219-02
一、什么是軍校醫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指具有創新意識、能夠開展相關的創新活動、進行相關創造發明的層次與狀態,這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程度觀”。要想提高創新能力,必須要對創新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傳統觀念中存在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創新是特殊能力人群的工作與任務,與廣大群眾沒有關系。即總是將創新與“科學家”“發明家”聯系起來;二是認為創新是難以實現的,普通人不需要也做不到創新,只有某些行業的精英才能進行發明創造。其實這兩種思想縮小了創新的內涵。創新是大眾的,更是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的。作為軍校的醫學生,將來的軍醫,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面對戰場復雜的救助環境,多種類的病情傷患,要求我們在極端的環境下,較短的時間下完成救治。其實醫治本身就是一種不可復制的創新。因此在大學教育階段學校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訓練和啟發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二、軍校在培養醫學生存在的問題
1.軍校醫學生本身
大學生大多偏重于書本理論,實踐能力較弱。在軍校中又面臨著高度的競爭壓力,所以存在一部分學生只是埋頭于書本,專注于考試,為了考試而學習,所以難以有自己的創新能力。另外有部分學生安于現狀,隨波逐流,只是認為將來畢業做一名基層軍醫,用不到創新,甚至完全放任自己,整日沉迷于游戲、提前過上了養老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是學生本身不夠重視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二是學校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2.學校的導向作用
當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多以結果為唯一導向,還沒有針對教育過程的完善的評價體系。還存在以課堂教學、考試成績、成果榮譽作為唯一評價標準,不注重創新思維開發、創新能力提升的教育過程的傾向。不能將大學精神中最主要的價值內核:“創新與創造”、“質疑與批判”運用落實到教育教學活動中。
3.教師的傳統教學
許多教師還是抱著老套的教學方式不放,課程設置不夠靈活。如在課程環節設置上,出現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實踐課所占的比重不夠等問題。在選修課的設置上,沒有相應的獎勵制度,導致學生們總是為了拿學分而聽課,不認真聽課,最后考核應付了事。此外部分教師對創新思維培養不重視,不能將足夠精力投入到教學。
三、如何能提高軍校醫學生的創新能力
1.學校要建立完善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從學校層面而言,要構建靈活的人才培養制度環境??梢钥紤]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度、校內雙學位教育、彈性學制等制度。擴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權與選擇權。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通常是考試成績。然而一旦學生只重視考試成績,往往造成死讀課本、高分低能等現象。所以學校層面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不能以絕對的考試成績為導向。尤其是作為軍校的學生,除了在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外,也需要將醫學和軍事相結合。設置一些有學分績點的軍事特色的選修課和知名學者論壇,使學生們更有動力去學習本科知識以外的知識。
(1)完善創新教育激勵機制
完善的創新教育激勵機制是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只有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創新教育激勵機制才有可能建立起崇尚創新、爭做創新的氛圍,從而教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的優秀軍醫。由于受到軍隊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約,激勵機制必須建立在各部門的協調合作上,并且在教師的獎金收入、績效考核、專業技術職稱方面都應該有所體現。首先可以在教師晉升時將教學成果放到重點考察的范疇,在平時的績效考核、評獎評優中也應該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同時要注意創新教育教改課題所占比重,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有效推進創新素質教育。
(2)以科研項目和大創項目的實施帶動大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科研項目是開展學科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載體。主動地參與科研項目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協作、創新創造、學以致用的能力,而且在科研的過程中通過解決不同的問題,可以令軍醫在將來面對各種戰場突發情況,能夠更好地去解決問題。所以在軍校醫學生本科階段適當參與科研項目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考慮以下步驟:①學生與指導教師之間進行雙向選擇;②由幾個本科學員組成一個科研小組。進行前期資料的收集工作、確定研究課題、實施課題研究、得出結論、撰寫論文;③整個過程以醫學生為主體而指導教師起到指導和協助作用,更好地鍛煉學員的創新能力。
(3)軍醫大學本科學員導師制的改革
本科生導師制源于14世紀的牛津大學,目前在國內許多醫科大學已經廣泛實行。本科學員導師制的主要流程是:導師的遴選、根據學員特點和個人申請每人配備一名導師、導師指導學員熟悉本學科研究領域、指導學員參加科學研究和現場試驗、鼓勵學員完成各種形式的成果。原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試驗發現本科學員導師制使學員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大大增強,同時可以提高學員的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借鑒研究生多名導師指導制度的益處,建議可以嘗試導師組及組長負責制,讓本科學員接觸更多導師,可能會收到更好的結果。在制度方面必須要有一整套與之適應的激勵制度,可以對表現優秀的同學進行獎勵,同時對導師進行考評等。
(4)對課外創新實踐管理機制的改革
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是創新實踐能力,而課外創新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現階段軍校教育在管理學生課外創新實踐活動上仍存在許多弊端。建議可以通過以下六個方面的改革改善課外創新實踐管理機制:①構建更加完善學員課外創新實踐活動體系化管理機制;②強化業務機關指導職能,完善管理、交流和反饋制度;③借連隊化管理模式的契機建立學員隊課外創新實踐活動服務型管理新模式;④深化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更好發揮基地創新實踐主陣地作用;⑤優化實驗中心職能,推動實驗課程教學與課外創新實踐環節深度融合;⑥發揮教研室師資和技術優勢,支撐學員創新能力提升。
2.教員要善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從事醫學教育的教師不同于一般專業的講師,不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嫻熟的教學技巧,同時要緊貼最新的科學研究以及臨床一線,才能做到醫病、教人、科研齊頭并進。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前提,創新教育理念應當貫穿于整個本科教學的階段,植根于教師們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己任。
(1)改進實驗課,發揮實驗課對軍醫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
增加學生課前預習的時間,一個完整豐富的知識基礎是安全高效完成實驗的基礎。如果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會導致實驗的低效,甚至會導致實驗操作不當出現安全事故危及生命。因此要使實驗課發揮作用并保證實驗的安全性,第一步就是把基礎知識學好。
改進實驗課教學模式,傳統的實驗課上很多學生上課容易分散注意力,課后同學們對進一步的實驗操作也興趣缺缺。很多時候教員代替了學生來做實驗,這是不利于學生學習與記憶的。拿系統解剖為例,如果只是教員講授知識,將標本展示給學生看,學習的效果就會很有限。而采取了創新實驗教學方式通過:①分組合作自己觀察標本對照課本;②小組交叉進行標本的講解;③教員對標本進行總結,并補充講解。通過這三個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通過教員的最后總結補充完善了知識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動手能力。
實驗課和理論課比例適當。一些高校理論課學時總是遠大于實驗課。我們即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又需要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因此實驗課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驗課中,學生可以直觀看到“知識”的原貌,這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萌發創新意識。
(2)發揮選修課的作用
選修課是對第一課堂的延伸,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給學生一個豐富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一個豐富的知識基礎對于創新能力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選修課存在很多問題,如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選修課抱有應付的心態、課程的時間受到限制等問題。要想選修課發揮應有的激勵創新作用,①要做到選修課程要形式豐富,不能把選修課只局限于講臺上的知識講解,可以經常組織競賽、實踐活動等;②要做到與時俱進,選修課的內容要更貼近最新的科研動向、社會趨勢;③要建立系統的選修課程,將選修課堂涉及的學科競賽、社會實踐、文化體育等根據不同的模塊建設成相應的課程,并將選修課與畢業評價掛鉤。
(3)自主型開放式實驗
開放式實驗教學是一種新型實驗模式,學生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實驗,突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要通過以下步驟:①老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設定實驗項目,給學生指出需要參考的書,文章和方向;②學會要自己組織團隊;③學生自己設定實驗項目和實驗目的、方法、步驟等;④實驗操作結束后學生必須學會自己處理實驗數據;⑤在整個實驗結束后學生要給出完整的實驗報告。自主開放型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能力,更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組織能力、創新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基層軍隊對軍醫人才的需求。
3.學員隊的合理引導作用
學員隊是廣大學員學習生活的場所,是學員的家,也是培養塑造學員意識品格的主陣地。但是現階段軍校學員的“輕學”現象嚴重,具體表現為:學習自覺性不強、學習投入性差、求知欲薄弱。想要培養創新型軍隊醫學生,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求知欲是前提。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學員隊的責任重大。①一定要給學員正確、適當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重點在于平時的養成,所以學員隊要在學員隊內部營造一種學習創新的氛圍;②建立一種綜合的評價體系。學員隊要除去只以學習成績、體能成績論優劣的評價標準。學員參與的各項活動、創新的成果、科研論文等也應該是評判的重要依據。
四、小結
創新非一朝一夕可以辦成,更非一人之力可以做到。創新必須要由每一個部門都盡自己所能。本文通過學校、教師、學員隊三個不同的角度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具體做法的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為軍隊醫學院校在培養創新型軍醫方面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鳳都.基于教育過程觀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式探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7,4:97-101.
[2]黃俊龍,江鵬亮,沈志雷,王曉黎,李紅霞,莫烽鋒,沈慧. 海軍基層軍醫職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軍醫學雜志, 2016,(1):77-78.
[3]陳永利.軍校學員“輕學”現象的成因及思想誘導[J].武警技術學院學報,1994,1:72-76.
[4]劉豐林,張蕓蕓,劉競,張柳.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54-56.
[5]張立立,繆洪明.軍醫大學創新教育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醫學教育,2014,(11):1721-1723.
[6]龍海純,廖獻就,黃麗,黃鎖義. 發揮實驗課對醫科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J].學科探索,2016,28:33-34.
[7]李厚忠,潘艷明,袁曉環,張春雷,包?;ǎ淦G,初艷輝,張羽飛.醫學參與科研訓練的初步探討[J].醫學教育,2016,(15):127-129.
[8]易籠,朱俊東,張乾勇,糜漫天.軍醫大學本科學員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J].醫學教育,2014,(9):1144-1145.
[9]徐攀,鐘海榮,趙曉帆,陽東升.軍校本科學員課外創新實踐管理機制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1:10-13.
[10]葉云杉,鄒寧,秦志爽.第二課堂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結合的研究[J].教學改革與實踐,2016,6:133-134.
[11]楊奇,楊柳琨,劉水冰,姚建亞.軍校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醫藥教育,2017,(13):144-146.
[12]吳啟,任偉.自主型開放實驗與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J].現代商業,2016:181-182.
[13]向慶.軍校學員隊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3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