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明杰
【摘 要】 2016年秋季,在貴州師范學院參加了為期10天的“國培計劃(2016)”鄉村小學“一專多能”骨干教師訪省內名校學習活動,收獲頗多,感受至深,現就觀摩學習情況及感受反思如下。
【關鍵詞】 國培計劃;鑄師魂;重實踐
2016年秋季,在貴州師范學院參加了為期10天的“國培計劃(2016)”鄉村小學“一專多能”骨干教師訪省內名校學習活動。活動中聆聽了貴州師范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左羽院長、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原西南大學常務副校長)宋乃慶教授、貴州師范大學呂傳漢教授等10余名專家學者的15場講座活動。在貴陽市實驗一小、北京中天貴陽四小和北師大貴陽附屬小學三間學校現場觀摩了兩堂數學課、一堂語文課和一堂習作課,并參觀了校園文化建設(含科技館、閱覽室等),收獲頗多,感受至深,現就觀摩學習情況及感受反思如下。
一、鑄師魂。師德永恒,大愛無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成一行。這是北師大貴陽附屬小學副校長趙國華的真實寫照。一場模范教師的師德報告打動了全場100多位參學者,玩手機的沒了,打瞌睡更沒了。都被他的先進事跡深深感動了——19年前分到貴定縣一村小上課,經歷坎坷、挫折的他重整旗鼓,考調到了北師大貴陽附屬小學工作,現任學校副校長,擔任一個班班主任,兩班語文教學等工作。他收養了十余個孩子并培養成才等先進事跡和工作方法,值得我們去領悟。
二、讀課標。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是教師理解和掌握各門課程基本要求的前提,是提升教育教學理論素養,有效實施新課程的重要途徑與保障,也是教師與新課程一起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把握每個學段的課程標準,圍繞標準開展教學,否則就會偏移方向,就是人們所說的“把脈不準”。要處理好“四基”與學科素養的關系,即掌握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領悟基本思想、積累基本經驗幾者的關系。通過教材教法的培訓與考試,相信大家會有所啟發。
三、寫設計。教學設計包括課題、設計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策略與手段、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設計、反思等。教案主要是記錄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是要比較理性、系統地闡述自己的教學設想與主張。集體備課不等于集體抄襲,除非經常性開展教研活動。教學設計的關鍵在“計”,教師專業發展的四要素:會做——能上課,會說——能表達,會寫——能研究,會策劃——能傳播。學“術”就要悟“道”,才能得“道”,才能成就教師專業發展,才能幸福快樂地享受高品位的教師職業生活。
四、重實踐。聆聽了貴陽實驗一小封開鴻老師的“小學音樂活動課的設計與體驗”講座活動,她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短短幾分鐘的合唱練習訓練,讓老師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合唱中多重唱的訓練方法,她從一個普通的音樂老師成長為貴陽市乃至全省有名的音樂專家、合唱培訓的佼佼者,到處開展講座及擔任評委工作,這與她經常學習、研究課堂、實踐活動是分不開的,她帶領學校音樂老師把學校合唱團打造成為貴陽市一流的合唱團,合唱團的發展模式為梯級發展模式,分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高級班就是代表學校參演的團隊,很多家長找多種關系都進不了高級班。課堂教學也一樣,就是要通過自己認真撰寫教學設計,再在課堂中加以實踐,逐步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具有獨特風格的教學模式,專家學者就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才成了專家,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五、會提高。只要我們按照鑄師魂、讀課標、寫設計、重實踐的模式,做到堅持堅持再堅持,守住守住再守住,不斷的錘煉自己,我們的教學能力難到不會提升嗎?我們的教學質量難到不會提高嗎?
【參考文獻】
[1] “國培計劃(2016)”示范性一線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項目開學[J]. 基礎外語教育,2016(5).
[2] 張瓊. 國培,教育最美的遇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