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菲


[摘要] 目的 探討以云課堂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該校2017級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隨機抽取2個班級,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名,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分別進行傳統教學和云課堂信息化教學,采用課程客觀題考試卷,教學評價問卷、見習單位評價表,對比兩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操作成績、第三方見習評價,對比實驗組護生對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教學滿意度和自主學習能力評價。結果 ①實驗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操作成績、第三方評價優于對照組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實驗組護生對教學滿意度、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高于傳統教學方法。結論 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實施以云課堂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效果和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信息化;實踐教學;云課堂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132-03
5G時代的到來,云課堂作為教育資源共享的遠程教育模式,將現代網絡、通信、信息等技術融合成新的教育模式,云課堂是教育大數據背景下,集云技術、云理念的開放性課堂[1]。2010年職業教育的教學資源庫不斷建設,已經建設88個專業的教學資源庫,1個民族文化創新資源庫和1個數字校園學習平臺,這些網上共享資源已達到200萬余條,總資源已超過50 TB,覆蓋高職高專專業19個類別,50多個二級類別。多數學校在“云課堂”“云平臺”的建設與應用方面不斷前行,部分專業的核心課程都應用了云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模式[2],以下對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云課堂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相關探索研究,為高職高專護生的婦產科實踐教學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該校2017級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隨機抽取2個班級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護生人數均為50名,全部為女生,平均年齡分別為(19.56±1.23)歲、(19.86±1.35)歲,護生均無精神病史及重大疾病病史,自愿參加該次研究。比較兩組護生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調查工具
課程客觀題試卷選擇由吉林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及該校婦產科護理學教師共同建設的客觀題題庫(全部為選擇題),題庫融合歷年護考真題。問卷選擇自制課程教學評價問卷,一共3個項目。第三方評價選擇由見習醫院提供的護生評價表。
1.3? 教學實施步驟
兩組護生選擇同一高職高專系列教材,實踐課共20學時,全部在理論課程授課結束后開展實踐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授課教師均為同一教師,教學內容與教學進程相同。對照組護生實施傳統多媒體教學方法,由授課教師利用大屏幕播放教學PPT及實踐操作視頻,采用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方法進行授課[3]。實驗組護生則通過①課前:以藍墨云班課為依托,將該次課程相關內容的視頻、動畫、GIF圖、相關病例以及新鮮、熱門事件上傳至云班課,同時上傳課程相關的課前提問,課程學習任務內容和操作實踐內容,確保每位護生都能看到教師課前提問,課程內容及要進行的操作實踐。護生可以在云班課論壇中進行討論留言,通過護生在論壇中發表的自身觀點,教師了解護生的學習興趣和疑問。②課上:教師播放精心制作的微課、慕課、精品課資源、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分解演示操作步驟后,護生實踐練習,并且通過互聯網對操作的相關知識進行搜索,主要搜索操作的注意事項和真實案例,在護生熟練掌握知識原理以及操作步驟之后,將護生進行分組,4~5人為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網絡病例搜索,將搜索后的病例進行情景模擬,其中角色分配可以是患者、患者家屬、目擊者、門診護士、門診醫生等相關醫護人員。護生自制情景模擬劇本,表演后分別進行自我評價、同學評價、教師總結評價,并將情景模擬過程、評價總結過程拍攝下來,每個視頻不超過10 min,上傳至班級云班課,在教師的監管下,每位護生都可以進行留言評價,以幫助實踐技能地掌握。③課后:教師將與本節課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將微課慕課以及護考知識重點分類上傳至云班課課程中,并且在云班課中上傳護考真題及模擬題測試,測試全部為選擇題,要求每位護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答題,答題采用隨時答、隨時看、隨時學的方式,不受時間、地點、護生自身的限制,測試后護生可以通過云課堂查閱題目的正確答案及解析。同時每位護生通過云班課對課程進行反饋,提高教學效果。最后,按照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及安排,兩組護生分別進行臨床見習學習,共8學時,見習地點為三甲級以上醫院婦產科(急診、門診/住院部),兩組護生由同一醫院的同一見習教師進行臨床技能培訓,培訓后由指導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填寫見習評價結果。
1.4? 云課堂信息化資源
包括:大數據云課堂,多媒體實訓教室、智能模擬人,共享資源學習網站,藍墨云班課學習平臺,上傳平臺的教學大綱、教學課件、護考真題等相關知識以及微課、慕課等信息化資源[4]。
1.5? 效果評價
統計分析對比兩組護生的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操作成績、第三方見習評價結果,理論考試選擇課程客觀題題庫(全部為選擇題)。實踐操作由同一教師、同一考核標準進行評價評分。第三方評價選擇由見習醫院提供的護生評價表。
研究實驗組護生對云課堂信息化的教學滿意度和自主學習能力評估。護生對教學滿意度、自主學習能力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采用自制課程教學評價問卷,滿意度分為贊成、中立、反對。該次問卷共發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1.6?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統計,計量資料用(x±s)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護生考核成績
實驗組護生《婦產科護理學》理論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成績分別為(78.57±3.44)分、(72.04±6.81)分;實驗組實踐考核成績(88.54±2.3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成績(80.74±6.3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護生第三方見習評價,實驗組(90.47±4.87)分高于對照組(74.78±6.3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驗組護生對反例教學法云課堂信息化教學的評價
實驗組護生有96.0%認為云課堂信息化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96.0%護生認為該教學法能夠增加學習興趣,92.0%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見表2。
3? 討論
婦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要求護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較強的實踐技能和良好的醫護職業道德。尤其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要求護生具有更高的綜合能力[5]。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化教學發展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主流,各高校不斷嘗試應用各種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該校利用網絡云課堂將藍墨云班課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化的整合與分解,不斷細化教學實施過程。實施過程中圍繞課程章節內容,設計授課環節,開展知識拓展,加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護生同樣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習和探索新知識,反饋新技能,加深對知識的記憶,這樣不但豐富課程內容,更加將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延伸。研究結果顯示,①云課堂信息化教學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化,突破了教學模式的時間、地域的限制,護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微課、微視頻、新知新事等加強了課程的生動性、趣味性,同時不斷更新護考真題測驗模擬測驗,讓課程緊跟護考,具有時效性。②在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護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差異性的輔導,時刻調整教學方法,達到優質教學的目的,具有特異性。③云課堂信息化教學可以避免護生的“審美疲勞”[6],避免因長時間局限1或2位教師授課出現疲勞的狀況,借助網絡,護生可以接觸更多的教學風格,增加學習興趣,加強跨學科的知識交叉,整體提升知識技能水平,具有樂趣性。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實施以云課堂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效果和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學滿意度,對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淑云,高飛,張淑琴,等.翻轉課堂應用于婦產科學見習教學價值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3):6-7.
[2]? 葉明珠,肖松舒,賀斯黎,等.婦產科臨床教學中新媒體的應用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460-462.
[3]? 李紅燕,丁萍,宋真,等.微課在護理教學模式與實踐中的應用進展[J].安徽醫藥,2017,21(2):204-207.
[4]? 趙嘉,陳盛智,陳運香.多種教學方法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86.
[5]? 程艷,張宏.護理專科學校《婦產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08(22):60.
[6]? 張優良,尚俊杰.“互聯網+”與中國高等教育變革前景[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1):415-23.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