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明
【摘 要】目的:對ABO、Rh血型不合孕婦抗體效價與新生兒溶血病換血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探究分析。方法: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300例ABO、Rh系統血型不合夫婦,對其進行ABO正反血型、RhD血型鑒定、抗體篩選、抗體鑒定,所用技術為血型血清學技術,對于效價結果≥64者給予中藥治療,若研究對象的效價≥128,則在分娩時抽取臍部血液或出生7天內的嬰兒靜脈血進行檢測,以確診最終的新生兒溶血病。給予高膽紅素血癥的患兒進行換血治療。結果:300例產婦中ABO不合者231例,Rh不合者69例,IgG抗-A(B)效價≥64者161例。檢測新生兒標本289例,其中ABO系統HDN214例,其中A型133例、B型124例。Rh系統HDN33例。在確診為HDN的247例中有9例換血,換血率為3.64%。結論:臨床上根據ABO、Rh系統HDN嚴重的患兒癥狀及時設定治療方案,采取有效的換血措施,可以降低膽紅素腦病的發生概率,保障患兒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ABO血型;Rh血型;免疫抗體;新生兒溶血?。粨Q血;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72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2-03-0-01
母嬰的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的免疫系統被激活、從而產生對胎兒紅細胞抗原的以IgG為主的特異性抗體,是造成新生兒出現溶血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該病可能引起新生兒的膽紅素腦病而造成新生兒早期死亡或者導致存活者以后不可逆的神經系統后遺癥,給患兒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該病一旦發生,治療效果甚微,以預防為主,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孕婦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給予達到換血適應癥的患兒換血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膽紅素腦病。本文將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300例孕婦、新生兒作為分析對象,對ABO、Rh血型不合孕婦抗體效價與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的關系進行探究分析,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ABO不合、Rh不合夫婦300例,妊娠16-32周,年齡在22-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2±1.3)歲。所有入選對象均經過血型鑒定及不規則抗體篩查。HDN的診斷標準為世界衛生組織的HDN診斷標準。選取出生0-7天的新生兒為標本。
1.2 試劑與儀器
取用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抗-A、抗-B、抗-D,Ac、Bc、Oc、抗體篩選細胞、普細胞、抗球蛋白試劑、2-Me、凝聚胺;日本久保田公司生產的KA-2000小型臺式離心機。所有試劑的使用均在其的有效期內,指示細胞及酶處理細胞由本院自行研制。
1.3 方法
運用血型血清學技術對其進行ABO正反血型、RhD血型鑒定、抗體篩選、抗體鑒定,對于效價結果≥64者給予中藥治療,效價≥128者在分娩時抽取臍部血液或出生7天內的嬰兒靜脈血進行檢測。對于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給予換血治療。本次研究所進行的操作過程遵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換血方法、換血指征、換血量均參考相關標準[2]。
2結果
2.1 孕婦產前血型血清學檢測結果。ABO不合者(O型產婦、非O型丈夫)231例,其中效價<64者70例,所占比率為30.30%;效價≥64者161例,所占比率為69.70%。Rh不合者69例,抗體篩選陰性者41例、抗體篩選陽性者28例,其中抗體鑒定檢測處抗-D15例、抗-DC7例、抗-E5例,所有效價均≥32。
2.2 新生兒的HDN情況。本次研究所檢測新生兒標本為289例,其中確診247例,ABO系統HDN214例,占比為84.64%,其中A型133例,占比為62.15%,B型124例,占比為57.94%。Rh系統HDN33例,占比為13.36%。
2.3 HDN患兒的換血情況。在確診為HDN的247例中有9例換血,換血率為3.64%。9例患兒均出現嚴重貧血及黃疸的癥狀,檢測得出體內的膽紅素含量大于430?mol/L。9例換血中ABO系統HDN換血5例,抗體效價均大于512。接受換血的患兒中B型較A型多;直抗、游離抗體、放射實驗均陽性比直抗、放射實驗陽性多。Rh系統HDN換血4例,抗體效價均大于32。
3 討論
HDN是由于孕婦體內存在與胎兒體內紅細胞不相合的IgG型抗體,并且由于該抗體所引起的被動免疫性的疾病。相關研究表明,O型孕婦血清中的IgG型抗體效價≥64就有出現HDN的可能性,同時免疫抗體的效價越高、胎兒受累的可能性就越大。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可知,ABO不合者(O型產婦、非O型丈夫)231例,其中效價<64者70例,占比為30.30%;效價≥64者161例,占比為69.70%。Rh不合者69例,抗體篩選陰性者41例、抗體篩選陽性者28例,其中抗體鑒定檢測處抗-D15例、抗-DC7例、抗-E5例,所有效價均≥32。檢測新生兒標本289例,確診247例,在確診為HDN的247例中有9例換血,換血率為3.64%。
因此,建議將孕婦產前IgG抗體檢測納入常規的檢測項目中,對是O型血的孕婦及有多次妊娠史的孕婦應給予重點檢測[3];對新生兒黃疸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給予血型血清學檢查。對重癥母嬰不合型的HDN應及時給予換血療法,以期避免或減少高膽紅素血癥的出現,減少高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楊松, 劉麗萍. 孕婦IgG類ABO血型抗體效價水平與ABO系新生兒溶血病的關系[J]. 中國輸血雜志, 2012(s1).
何梅, 熊曉燕. 孕婦血型抗體效價水平與ABO系新生兒溶血病的關系[J]. 特別健康:下, 2014(10):18-18.
周佩珊, 黃群, 許少榆. 母胎ABO血型不合孕婦IgG抗體效價與新生兒溶血病的關系[J]. 海南醫學, 2015(5):66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