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面對更多的教學需求及教學內容,在此背景下,柔性教學的提出對其以往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了改進,為此本文從多角度分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需求,立足于此指出柔性教學特點及有效實施柔性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模式 柔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20-01
引言
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特點來看,其在實際的教學中所覆蓋的知識內容較為廣泛,并且受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影響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漸顯露了出來,在此情況下就需要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來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其中柔性教學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柔性教學的特點及其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作用
1.1柔性教學的特點
在柔性教學的應用中其充分的體現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個性化教育,以此來體現出現代教育中對學生教學活動主體位置的要求。并且在柔性教學的實施下其可以保證課堂氛圍的積極性及活躍性,以此來促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可以獲取良好的教學體驗。并且在柔性教學中其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式,可以使教學活動針對其教學目標及教學需求來順利的展開。
1.2柔性教學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作用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柔性教學的實施則對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進行了補充,進而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以此來確保學生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并且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融入柔性教學的理念則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進而推動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的展開。
2.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柔性教學實踐分析
2.1柔性教學中的教學組織及設計
柔性教學其主要是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核評價等方面對構建更為靈活的教學體系,其可以充分的滿足現代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的要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柔性教學的實踐中必須要做好其教學組織及設計,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活動順利的展開,目前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組織及設計中可以采用的方法較多。
例如:如在現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背景下可以采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其在實際中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位置,以此來促使學生可以在寬松的課堂環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在柔性教學中教學設計需要滿足模塊化的特點,以此來促使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可以針對模塊進行有效的學習安排。
2.2柔性教學中的實踐教學要求
在高職教育中其教學工作的開展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對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行提升,因此在實際中必須要結合柔性教學的理念來保證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在實踐教學中需要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來進行實踐設計,保證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一般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踐設計中要想保證其可以落實柔性教學的特點,就必須要對實踐使項目來進行有效組織,使其實踐的難易度可以體現出層次性、漸進性的特點,并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踐空間,進而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
2.3主管式網絡學習氛圍的構建
要想提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多樣性和柔性,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當充分的利用互聯網來開展教學,構建主觀式教學、學習氛圍,為學生搭建良性的溝通學習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提供基礎保障。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協調性、溝通性較強的自主學習平臺,教師可以使用QQ、微信等通信軟件,建立學習群組,并讓學生上傳或自身上傳相關的學習資料、學習計劃、學習任務等等,讓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任務,這樣就會讓學生一旦遇到學習難點,教師能夠及時的進行解答。并且學生還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來選擇不同的學習任務。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結語
目前在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中,受專業方向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實際中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有著不同的教學需求,因此在教學工作中可以采用柔性教學的方式來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以此來保證學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接受與自身能力水平相符的教學指導,使其可以更好的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知識內容,更有效的提升計算機應用水平。從而從實質上提升計算機應用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譚凱.高職柔性教學管理模式構建研究[J].長江叢刊,2016 (8):179.
[2]王振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西部科技,2015(1):114-115.
作者簡介:
張擁軍(1980.06-),女,湖南雙峰人,碩士,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