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莎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新課改目標至關重要,本文從小學數學課教學實踐出發,根據數學課的課程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優化教學方法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優化
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要上好課,不僅需要深入鉆研教材,更需要組織好課堂教學,研究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根據小學數學課程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教學策略進行了以下研究。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無窮的智慧,激發學生的解題靈感。應用題是文字類問題,單純從文字或數字方面理解起來相對抽象,教師語言講解起來也比較麻煩,此時需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讓學生將問題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應用題的呈現方式上也應打破傳統的呈現方法,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呈現,這樣可以解決枯燥的文字說教模式,也可以在呈現過程中加強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為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用一張長3.14米,寬1.57米長方形鐵皮做一個最大的圓柱體糧囤(不需加底面,接頭處勿略不計),做成后這個糧囤的容積是多少”,可以先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的紙自己圍一下,了解怎樣做出的圓柱體積才是最大的,在學生腦海中形成表象,自然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二、積極利用探究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們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發現者、探索者,兒童對于這種需求更為強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趨向于兒童,他們與生俱來的探索欲望,是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基礎。為了滿足學生的探究需求,教師要創設開放性空間,引導學生參與開放式探究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開放式教學步驟:①鼓勵學生自主演示:教師要鼓勵學生上臺操作“圓的周長”的投影實驗,并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充分感知“圓周長”的概念;②鼓勵學生自主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并試著求出直徑分別為3cm、4cm、5cm的圓的周長;③鼓勵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在自主觀察的基礎上,利用自身原有知識,深入思考數學概念和理論。如: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有怎樣的關系?如果不利用測量的方法,應該怎樣計算圓的周長?這種開放式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時間,讓學生獲取自主發展的主動權,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樂趣。
三、善于抓住錯誤資源。深化提高知識水平
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學習中的錯誤資源,深化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有意避開可能發生的錯誤,不去欣賞和容納差錯,會對擴展學生的認知范圍和提升認知深度產生影響,壓抑和扼殺他們的求知欲和自主探究的意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單純的正面示范與練習無法徹底糾正他們的錯誤,而必須經歷一個自我否定的認知發展過程,也就是說允許犯錯,讓他們自己在糾錯過程中逐漸完善經驗,深刻理解與認識新知的本質,這樣印象更深刻,記憶更牢固。教師要用寬厚和包容的心去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并能夠利用這些錯誤為教學活動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經驗。以“平行線的畫法”的教學為例,先安排學生使用三角尺為一條直線畫平行線,由于學生經驗不足,畫出的直線往往與已知直線不平行。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畫錯的原因進行引導和糾正。學生來說,教師來畫,幫助他們自己在觀察和分析中得出:歪斜移動三角尺是不平行的原因。然后繼續探討怎樣才能保證平移三角尺時不歪斜呢?最后得出:當三角尺的一邊跟直線重合的前提下,為三角尺另外一邊設定一個移動軌道,就能保證畫出的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教師通過上述方法借助錯誤資源來引導學生自主糾錯,可以有效鞏固已有經驗,達到深化理解和掌握新知目的。
四、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只有把握住評價的藝術,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景給予巧妙地、正確的評價和處理,這樣一來,教學效果必定會事半功倍。因此,我們要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把握評價的藝術性,更好的服務于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評價機制來激勵學生,給予學生自信。例如有一位學生以前不好好聽講,做作業也不認真,一次在課堂上,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先讓一位學生起來回答,接著讓這位調皮的學生來回答同一問題,由于沒有認真聽講,所以他答錯了,但是我并沒有責備他,而是安慰他:“沒關系,你剛才可能沒有聽清楚老師的問題”,然后再問一遍,并讓別的學生起來回答,最后再問這位學生,結果他答對了,我接著說:“非常不錯,你看,只要你好好聽課,就一定能回答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話對于這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從那以后,他的學習成績進步了很多。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廣大數學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與學生的實際和學科實際等因素聯系起來,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策略,才能發揮其功能,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元嶺.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0).
[2]連航娥.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教師),2010,(08).
[3]秦儉.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4).
[4]撒方貴.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0,(19).
[5]徐貞姣.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教研),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