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在實際授課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自身引路人作用的有效發揮,還要在課堂上加強師生交流,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將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作為一個師生互動環節,對教師的教材安排能力要求比較高,也是對學生學習能力了解程度的考察,只有科學合理的提問設計才能夠取得理想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問題設計 創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1
教學提問是各科教學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通過采用新穎、多樣化的提問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探究積極性的激發,也能夠促進授課質量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能夠快速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加強課堂教學提問,積極探索、嘗試更科學適合的提問方式,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創新提問角度
通常情況下,語文課堂教學提問都是緊緊圍繞寫作技巧、中心思想等方面來提問的,長期以往,會將學生思維禁錮到一些條條框框之中。對此,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語文思維,在提問設計中,教師應巧妙選擇切入角度,充分體現出問題的創造性[1]。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孔乙己》這篇文章時,針對文章中看似相互矛盾的句子,如,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大約 ”、“的確 ”看似矛盾,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對于這些內容,其教師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它們是否真的存在矛盾? 作者這樣寫呢的意圖是什么? 之后再啟發: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以此來為學生拓展出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引導更多學生從更新穎的角度來思考文章內容,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作者寫作的妙處有深入理解,也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優化授課環節與成果。
二、加強生活聯系
語文知識源于實際生活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對此,為了進一步優化授課環節與成果,在教學提問設計中,教師應善于從學生生活感受出發,激發學生、文章作者在思想情感層面產生一定共鳴,進而將教學提問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2]。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陳太秋與友期》,這篇文章時,由于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都認為難度較大,為了優化授課效果與效率,其教師就聯系實際生活,設計了: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不守時的人時會怎么做?這樣的導入問題,以此來帶領學生輕松、自然的學習相關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結合實際生活,設計與其相關的問題來實現文章主題的升華,以此來讓學生對作者要傳遞的思想感情產生深刻體會。如:在講解《在山的那邊》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體驗,來自由談論一下自己對詩歌主旨的理解。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項教學活動,也能夠進一步拉近學生和語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創新提問內容
對于初中語文教材內容來講,有些雖然表面上平淡無奇,但通過深入挖掘往往都會發現其中含有的深刻意義。對于這些文章,教師在講解時,應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深入挖掘,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做出更深入的思考[3]。
比如:針對《背影》這篇文章來講,文中四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要想引導學生對作者思想情感發展脈絡作出深入分析與準確把握,進而對文章內容產生深刻理解,就必須要弄清楚作者“寫背影”的原因。有些文章在字詞用法上,其題目與內容雖然看似矛盾,但其實也是作者突出文章特點的一種手法。對此,教師應對文章矛盾點做出準確把握,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理解作者這樣寫的真正用意。這樣不僅可以提出更新穎、多樣化的問題,也有助于拓展學生語文思維,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樣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教學提問內容的新穎之處,也能夠讓學生產生更新穎的理解。
四、創新提問方式
提問設計的創新除了理念、內容層面,在方式上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不斷創新,尤其是針對一些復雜難懂的內容,教師在實際授課中應遵循深入淺出的原則,基于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的理解、把握問題本質,進而對文本做出深刻理解。
比如:在講解《陋室銘》時,很多教師都會選擇通過“陋室為什么不陋”這一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意蘊。但在具體實施中,經常會因為缺乏對這一問題的引導而導致學生無法對授課內容做出準確理解。對此,可以將“陋室為什么不陋”這一主問題合理劃分成進而小問題,如,“陋室”的含義都有哪些?文章中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不陋”?等,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探究出正確結論,學生也可以輕松、高效的理解授課內容。
綜上所述,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提問設計,不僅能夠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教師也能夠基于此對下一階段的教學方式、進度等方面做出恰當調整,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基礎上,也有助于師生互動交流的不斷增加,構建更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促進授課質量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朱龍軍.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設計的創新思路[J].中華少年,2017(15):117.
[2]王亞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創新分析[J].林區教學,2017(04):33-34.
[3]李清.試論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7(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