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建波 何勉 李小燕
【摘要】“七個板凳”思維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符合國家加強職業教育,培養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重要途徑。本文將“七個板凳”思維教學融入到中職《電子線路》“多功能控制器”課程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優化制定“多功能控制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從“七個板凳”思維思考與設計完成任務書,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實踐核心能力和社會核心能力素質,幫助職教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決策。
【關鍵詞】七個板凳 思維教學 核心能力 創新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七個板凳”思維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與探索》(編號:GXZZJG2016B104)主持人:佟建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232-02
引言
當前,如何加強我國職業技術教育水平,讓職業教育往“縱深”方向發展,加強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成為了熱門話題。思維教學方法在職業技術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應用,有效搭建了專業核心能力、實踐核心能力和社會核心能力提升平臺。通過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多角度思考,綜合訓練和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體系,有助于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人才,符合我國“教育綜合改革”要求。本文將“七個板凳”思維教學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過程中,改善了以往“傳授式”的乏味教學方式,提升同學們課堂的參與度,對拓展中職生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也為一線中職教師改善教學方式方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七個板凳”思維教學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七個板凳”思維教學,也稱“多思維”教學模式,主要是作者在實際中職教學過程中,以分組形式,針對《電子線路》課程中的“多功能控制器”系統設計教學任務,從教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等環節,從多方位思維優化教學設計,堅持以問題導向,將多功能控制器的任務分解,從整體思維、專業思維、觀眾思維、未來思維等得出最優系統設計方案,合理的評價體系,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善于解決問題、創新的能力。
“七個板凳”思維教學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一是可以讓教師站在“學生”角度上創新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知識能力水平。二是促進學生站在“教師專家”及“社會需求”等多方面角度思考、設計和完成教學任務。三是“七個板凳”思維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課堂參與度,為學生與教師建立了有效溝通“平臺”,建立《電子線路》課程的認知模型,助推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探索新的發現,逐步具備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設計出新的產品。
二、“七個板凳”思維教學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案例
將高效的思維教學方式方法融入到《電子線路》“多功能控制器”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拓展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突破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
(一)教學設計方面的應用
任課教師在課程任務實施之前,一是站在學生角度上,通過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有效突破“多功能控制器”課程重難點,以及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設計能力等問題,將“多功能控制器”課程教學設計內容包含“案例引入+回顧知識+新課講授+實踐訓練+總結評價”環節,確定了整體教學設計大綱。二是站在教師授課角度上,在整體教學設計大綱基礎上進一步專業優化教學設計。在教師授課方面,教師要對學情認真分析,掌握學生們的知識能力水平,結合自身的授課風格,將多媒體課件、視頻錄制、微課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嵌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角色扮演、小組競賽等方式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學實效性。三是站在企業需求方向,教師在優化后的教學設計中,引進典型企業實踐案例,實現教學與生產融合、學生與員工融合,培養有技術、懂經營、善創新的復合型人才。
(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應用
★整體思維:分發多功能控制器電路任務書,明確任務重難點。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討論分析方法,讓同學們從整體思維角度考慮:結合實際應用,如何有效地實現多功能控制器電路系統。在系統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任務書要求,結合“觀眾思維”、“相關思維”等方面,提出問題,堅持以問題導向,策劃出優化系統設計理念,結合“未來思維”角度進行深層次考慮,理清多功能控制器系統的未來發展方向,對系統的功能進一步優化。
★專業思維:教師通過回顧知識,利用multisim電路設計仿真軟件演示電路工作原理,加深同學們的知識掌握程度。同學們依據掌握的知識能力,開展小組討論,對“多功能控制器”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學生用“電子技能與實訓教學系統”仿真軟件對基本元器件進行檢測,提出專業方面遇到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解決問題并記錄突出問題。
★觀眾思維:又稱“客戶思維”。教師設計“情景模擬”教學環節,幾名同學擔任“客戶”角色,向多功能控制器系統設計“工作人員”提出功能要求,對接實際工作,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確定系統功能設計方向。學生按照“領取元器件—清點元器件—檢測元器件—安裝元器件—焊接元器件”的步驟,遵守職業崗位要求,完成多功能控制器電路的裝配,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相關思維:同學們要在設計多功能控制器系統的過程中,考慮商品的銷售及同行企業類似產品的性能參數。教師利用“微課”、PPT課件、DXP3D仿真等方式講解多功能控制器電路銷售情況及類似產品的性能參數,引導同學們創新設計系統,優化參數設計,融合“商家”特色,提升商家對產品的接納率,幫助商家提升品牌知曉率。
★錄像機思維:小組成員互相監督討論,對學生設計多功能控制器系統的操作進行全程視頻監控。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比自己小組的操作細節是否規范,通過多功能控制器電路控制常見故障導圖,引導學生們進行故障排除,及時查缺補漏,優化系統設計方案,對系統的功能實現起到“拓展和完善”的作用。
★榜樣思維:一是播放典型小組的多功能控制器裝配、調試、檢修視頻,引導其他小組成員點評,尋找出“最美”多功能控制器系統。二是教師分享大型成熟企業類似產品的設計安裝與調試等方面的經驗,在“最美”多功能控制器系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添加特色,實現“雙贏”。
★未來思維:電子產品日新月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對“多功能控制器”系統的需求將會更廣泛,智能化控制將會為人類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因此,未來的“多功能控制器”系統將會與智能化控制技術緊密結合,拓展系統控制功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多功能控制器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結語
在“多功能控制器”課程教學設計內容方面,教師站在學生、專業、自身等多角度考慮問題,以“案例引入+回顧知識+新課講授+實踐訓練+總結評價”等教學環節展示,以小組合作方式,通過任務驅動,添加信息化教學模式,有效地將“七個板凳”創新思維角度運用到“多功能控制器”課程教學過程中,逐步促進學生發揮“團隊力量”,綜合了“整體思維”、“專業思維”、“未來思維”等多方面思維角度,順利突破了《電子線路》課程中“多功能控制器”課程的重難點問題,真正實現中職教師起“主導”作用,職教生擔任“主角”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淡出”,學生充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讓多功能控制器系統設計更具有應用性,提升了職教生的核心能力和創新能力,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角度,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局面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湯廣全.思維教學的視角:職教生核心能力培養[J]. 職業技術教育,2015(01).
[2]張金華.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作者簡介:
佟建波(1986- ),男,河北唐山人,廣西玉林農業學校辦公室干事,工程師,研究方向:課程教育改革,智能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