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春
【摘 要】目的:觀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用社區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質量受到的影響。方法:選取本社區8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為對照組,應用社區護理干預的則為觀察組。統計并比較不同護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觀察組軀體、情緒、認知、角色等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結論: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對其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可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重視。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2-0-01
在臨床上,高血壓比較常見,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項高危因素,主要表現為動脈壓異常升高,并且還會伴發血管、腎臟、心臟以及腦等器官病變,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威脅。近些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峻,患有高血壓的人數也日益增多。而由于該病病程長,治愈難度大,且復發率高,導致單純應用藥物治療時,效果不佳[1]。在此種情況下,為促進患者自我管理意識的增強,更好的控制自身血壓,做好社區護理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以我社區8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就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質量受到的影響展開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社區8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時間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中,男女分別有25例與17例;年齡為61至78歲,平均(68.7±5.6)歲;病程為1至12年,平均(6.9±0.6)年。觀察組中,男女分別有26例與16例;年齡為62至79歲,平均(69.4±5.8)歲;病程為2至13年,平均(7.0±0.9)年。所有患者均得到確診,同時排除存在其他嚴重臟器疾病、生命體征不穩定及精神異常等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差異不大,值得比較。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給藥及補液,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告知疾病相關知識及用藥方法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應用社區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建立健康檔案:首先需為患者建立其健康檔案,將其一般資料及高血壓病情等信息準確、詳細記錄下來,從實際情況及患者需求出發,為其制定科學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方案,并對社區中心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
(2)健康宣教:采取板報、發小冊子以及多媒體講座等多種方式對患者展開宣教,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加強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與理解,并將高血壓的危害程度,良好生活習慣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等詳細講解給患者聽,充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飲食干預:囑咐患者少吃高熱食物,減少鹽分的攝入,可適當補充鉀,主食以谷類為主,多吃一些低鹽、低脂的食物,嚴禁暴飲暴食,戒煙酒。
(4)運動干預:指導患者展開適當運動,消耗掉機體中多余熱量。對于年紀比較大的患者,則可讓其參加比較平和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做操、打太極拳等,注意控制運動的量及強度,以適宜為主,確保運動時心率在每分鐘145次以下,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每周運動三次,隨后可逐漸將每周的運動量增加至6次。
(5)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鼓勵他們堅持接受治療,一旦發現其出現負性心理,及時進行疏導。通過給予患者真切的關懷,獲取其信任,進而促進其護理配合度的提高。此外,醫護人員還可叮囑患者平時練氣功,聽一些舒緩的輕音樂,將肌肉放松等,從而維持其心情在平穩的狀態。
1.3 觀察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共包括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等方面,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采用(%)表示計數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軀體、情緒、認知、角色等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詳見表1。
3 結論
生活質量指的是人們在日常及社會生活中的主觀感覺以及相關功能能力水平,對于老年人而言,其生活質量便是自己對自身軀體功能,物質及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美滿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及感受[2]。而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其血壓不易被控制,很有可能誘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生活質量也因此嚴重下降。近些年來,社區服務工作得到了顯著發展,人們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工作也愈發重視。
在社區護理干預中,首要任務便是為老年高血壓患者建立起完善、詳細的健康檔案,并給予科學的健康宣教、心理干預、飲食及運動指導等,可指導患者采取科學、恰當的方式來持久性地控制自身血壓水平,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開展,在防止高血壓進一步發展的同時,有效預防其他并發癥的發生[3]。此外,在社區護理干預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應定期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隨時調整其健康檔案,并以患者血壓改善情況為依據,合理調整護理方案。本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軀體、情緒、認知、角色等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中的應用價值及優勢。
綜上所述,通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可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實現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王月萍.社區護理干預對21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0):229-230.
高紹紅,鐘希文,鄒先梅.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02):144-145.
唐三輝.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0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