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 吳旭敏
目前,我國正在不斷改革,社會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改變,尤其在教育領域,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的背景下,傳統形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全新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了分層異步教學法。本文對其具體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
學生的合理分層是小學數學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的關鍵。教師在進行分層時,要重點考慮每名學生的自尊心,分層過程中爭取不影響到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按照隱性方法進行分層,即分層不分班,以免學生之間相互比較,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此外,在分層過程中,教師還要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出發,將學生按照A、B、C進行分層,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課程的順利實施,進而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分層異步教學法的關鍵思想是針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要求,教師要在深入思考之后才能確定相應目標。首先,在建立教學目標時要堅持下保底、上擴展的原則,且層級之間的跨度不要過大。其次,有效結合指導性與指令性,確定各層次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在尊重學生的同時給予引導。目標的分層建立主要是針對教學活動向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使其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相應的學習目標為基礎進行學習,在完成學習目標后,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除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目標分層,對于C層次的學生,要求掌握除法的相關概念,并進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對于B層次的學生,要求在C層次的基礎上學會除數不是整十數的筆算;對于A層次的學生,除了具備上述能力以外,還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這種目標分層的方式,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數學知識,進而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育領域最注重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探索能力,特別是邏輯性較強的數學課程,教師更應該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提升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完成學生分組之后,按照不同的教學目標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問題之間的連接性,保證問題與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緊密關聯。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如圖1所示的圖形,并按照學生的層次進行提問,對于C層次學生提問:“紅色部分能經過適當的旋轉得到其他部分嗎?”對于B層次學生提問:“紅色部分能經過適當的平移得到其他部分嗎?”對于A層次的學生提問:“紅色部分能經過建立適當的對稱軸得到其他部分嗎?”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都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困難的,這種問題分層的形式能夠讓學生逐漸掌握較難的數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圖1
在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過程中,進行分層評價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剖析學生某階段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知。分層異步教學中的分層評價主要包括隨堂考試、分層筆試以及成長記錄等。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徹底擺脫了傳統形式的課堂教學,使教師在全面認識學生個體差異之后,按照學生的特點實現目標分層、教學分層,使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而且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最終實現學生個體需求。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升和毫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了相應的學習任務,C層次學生感受并認識到了容量和容量單位升,這時教師應該給予鼓勵,用“表現不錯”“繼續努力”等詞語激發學生,使學生愿意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傊謱赢惒浇虒W法的實施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學生也能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從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能力,對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嚴格落實分層異步教學法,保證每位學生都充分掌握數學知識。具體可以從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問題分層、評價分層等方面入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1]鄧兆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中,2011(8):107-107.
[2]楊巡.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現代交際,2016(5):2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