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婧超 李曉寧
摘 要:當前,在國家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呈現轉型之態,本文基于目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現狀,探索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理念轉變的幾個方向,闡述其轉型發展對高職院校改革、人才培養和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希望能夠提升高職類院校創業教育工作的準確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業教育理念 研究
中圖分類號:TH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a)-0200-02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時代大趨勢下,高職類院校如何加快具有創新精神,擁有創業勇氣的人才成為高職院校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眾創視域下高職創業教育現狀
(1)創業教育發展不均衡。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在各高校陸續開展,其過程看似順利,實則“冷暖自知”。部分高職院校領導和教師非常重視,經常外出學習參觀,不斷消化吸收,進而為學生開設形式多樣的創業指導課程,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并指導引領學生走上創業道路;另一部分高職院校重視程度低,導致學校在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實踐參觀等環節相對滯后,無法準確找到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的創業教育切入點,致使學生創業積極性降低,甚至出現創業不理想或失敗的案例,這不但消磨了教師和學生的創業主動性,也使國家政策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為學生服務,無法滿足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需求,阻礙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創業理念成為一種空想和口號。
(2)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匱乏。教師是教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缺乏專業性教師,大部分創業教師都是思政教師改行,這導致他們缺乏相關創業知識;這些教師很少有親身創業的經驗,無法對創業過程中的實踐問題進行指導。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在接受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觀念和認知的偏差,致使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沒辦法科學持久地發展。
(3)創業教育內容不全面。鑒于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處于萌芽階段,課程體系不健全,課程資源匱乏,不能滿足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需求,也正是這個原因,高職類院校所開設的創業教育課程并不豐富,不僅如此,其所選用教材隨意性較大,學生并不能接受完整且系統的創業教育,“從全國范圍看,高職院校還沒有編制出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顯然對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的發展是不利的[1]。”
(4)創業實踐機構稀缺。創業教育離不開創業實踐,創業的理論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使其相互促進,積累創業實戰經驗。但是,有些高職院校對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僅僅是以短期培訓或組織部分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為渠道,但這只能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不能形成系統的能力,進而出現針對性較強,受眾面狹窄的特點,不能提高整體學生的技能與能力。真正能讓全體學生受益的創業園區、創業中心、大學生孵化基地等更是鳳毛麟角。
2 眾創時代視域下高職創業教育理念的轉型發展方向
(1)轉變教育理念,將創業教育與學生職業發展規劃相融合。創業教育與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相融合可以提升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實效性,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將創業教育進行重新定位。在尊重學生個性化和主體性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按照一定方法進行自我剖析,規劃近期、中期以及長期的發展目標,從而引導學生制定出便于實踐操作的創業計劃。
(2)拓寬教育途徑,將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有些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還存在于公共課的范疇,并沒有切實納入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或者說并沒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這個原因,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應該與各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認真研究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而制定創業教育教學計劃,做到創業教育中有專業教育,專業教育又能支持創業教育,使創業教育能夠落地生根。
(3)變革教育方式,將創業教育轉向實戰方向。目前創業人群集中在以大學生為主的90后群體,這就要求學創業教育的受眾必須是全體學生,一方面以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和創新精神為側重點,形成人人想創新的校園氛圍,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創業大潮。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創業實踐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提升創業能力。
(4)扭轉教育思路,整合各級各類資源服務創業教育。在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整合政府、企業、學校的資源顯得尤為重要,要充分利用政府資源,讓學生知曉政府給予的諸多創業優惠政策,熟悉政府工作流程,通曉公司市場化運作;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吸納企業優質資源;注重企業優秀人才引進,組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師資,從而優化教育教學內容,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滿足市場需求。
3 眾創時代視域下高職創業教育理念的轉型發展意義
(1)眾創時代的創業教育是高職改革的助推劑。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性的人才,在我國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的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持久健康的發展,從而為地方經濟乃至區域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提供更好的環境。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肩負起歷史重任,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資源優勢,培養適應行業要求的人才,從而打開高職院校的社會知名度,提升辦學影響力。
(2)眾創視域下的創業教育是為更好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學生相較于本科甚至更高層次的學生,在學業水平上不占優勢,這就導致其自信心相對不足,通過分析新形勢、新理念、新路徑等方法加強創業教育,為高職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能力的平臺,提升他們的職業自信心,激發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實現被認同被認可的心理需求。不斷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使其“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2]”。
(3)眾創視域下的創業教育是緩解社會就業矛盾必經之路。近年來,由于高校的不斷擴招,致使畢業生數量激增,就業壓力顯著,相較于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的學生,高職類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更大。嚴峻的就業現實面前,引導高職畢業生依靠自身專業優勢,轉變就業觀念,變就業為創業,,沖破“畢業即失業”的怪圈,不但能緩解就業壓力,有利于社會穩定,而且能夠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在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通過在校學習的創業教育的有關知識和實踐,調動有夢想有能力的學生投身創業熱潮,有效緩解就業矛盾。
參考文獻
[1] 蔡秀萍.暢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路[J].中國人才,2015(9):22-23.
[2] 何云峰.“眾創”時代的創業教育機遇、困境及破解[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7):69-72.
[3] 《天津經濟》課題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J].天津經濟,2015(5):3-4.
[4] 周志成,劉金蘭,宋杰.創業教育要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5,13(4):109-117.
[5] 楊曉慧.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2015(1):39-44.
[6] 陳政趙.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21):265.
[7] 曹華.新時期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