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駿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有了極大的創新,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符合新課改對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要求。本文通過對多媒體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進行分析,以期提升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同時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多媒體 高職院校 體育課程改革 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c)-0137-02
多媒體是信息技術發展下的產物,具有靈活多變、教育資源豐富,表現方法鮮明等優勢,可以將教學內容通過圖片、影音等形式進行表現,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高職院校作為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教學場所,伴隨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升,期許可以通過創新型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學生堅韌不拔精神的學科,應通過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效融合,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基于此,為了使多媒體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得到有效運用,分析多媒體內涵、作用以及應用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1 探究多媒體技術教育內涵
多媒體技術是以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通過中控系統、計算機數字設備、音響設備、投影儀以及電子白板形式,靈活表現教育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運用創新型教學軟件,加之科學教學方法,構建多媒體電子教室,使教學內容跳脫書本知識傳統狀態,可以在圖片、聲音、影像、文字等形勢下,突出教育重點、明確教育方向、豐富教學內容,實現趣味教學。通過多媒體可以創設出符合學生心理預期的課堂,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實現課堂教育有效性,同時落實新課改對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
高職體育為處于成長發育階段的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傳授體育鍛煉技巧,激發體育鍛煉興趣,在體育活動中逐漸養成體育運動精神,在體育精神引導下,提高學生奮勇向上、努力實踐、敢于挑戰等綜合素質,符合新課改對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要求。基于此,高職體育教育應積極轉變傳統教育方法,通過多媒體教育技術,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高職體育教師,應秉持積極創新的教育精神,思考多媒體與體育教育的融合方略,為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提供方式方法。
2 分析多媒體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的積極作用
首先,多媒體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具有優化教學方法的作用。在傳統高職體育教學方法中,教師利用示范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落實教學內容,使學生只能依照教師表現,了解教育內容,明確體育學習目標,久而久之在“模仿常態化”的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將缺失有效互動,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出現厭學、排斥體育課堂等消極現象,影響體育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得以有效落實,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其次,多媒體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具有引導學生突破教學難點的積極作用。高職體育教學內容龐雜,加之學生數量較多,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兼顧所有學生,使學生會出現脫離課堂,無法掌握體育教學內容的現象。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體育學習內容進行分解,同時推送至學生移動終端,使學生可以依照自身體育學習能力、身體素質,靈活安排學習進度。多媒體技術下的教學內容,具有暫停、快進、截圖、放大等功能,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需求,細致觀看體育學習難點,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有利于提升其分析、理解、問題解決等綜合能力,符合新課改對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
最后,多媒體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具有凸顯學生本體地位的作用。傳統高職體育教學之所以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其最為核心的問題在于教學主體模糊,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學內容落實程度,忽視學生學習能力,使體育教學內容并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在多媒體教學技術落實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是提升教學方法有效性的核心內容,教師會依照學生個性成長需求、身體素質、體育基礎等客觀因素,科學創設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達到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落實教學內容的目的。
3 分析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多媒體應用方略
3.1 通過案例導入教學方略實現多媒體教育積極作用
教學案例是有效導入課程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中的“投影儀”,為學生展示教學案例,通過案例導入與課程教學內容無縫銜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專注度,為提高高職體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可以先利用投影儀為學生展示一段NBA總決賽騎士VS勇士的籃球比賽視頻,讓學生的關注度均集中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節選比賽視頻中經典橋段,為學生講解這些籃球明星所運用的籃球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做好案例導入,達到有效落實體育教學內容的目的。
3.2 通過創新教學內容落實多媒體教育積極作用
多媒體作為豐富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應確保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有效落實體育教學內容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科學高效的體育課前準備互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免受運動傷痛困擾,教師會引導學生落實課前準備活動,即活動踝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固定模式的課前準備活動,這種課前活動形式已經無法吸引學生參與興趣,使學生會在準備活動實踐過程中出現怠慢情緒,無法確保熱身準備有效性,降低學生運動安全系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播放幾段“張藝興音樂冒險季”主題活動中,不同群體以《SHEEP》為背景音樂創設舞蹈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運動精神,創設自己所期待的體育熱身活動。張藝興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以此為背景科學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引發學生共鳴,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體育參與熱情,同時提高學生運動積極性,為提高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奠定基礎,高職體育教師可以發起“我的體育課 我做主”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3.3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落實多媒體教育積極作用
教師在啟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前,會依照班級內學生體育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個人興趣等客觀因素,以2~6人形式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使組內學生可以通過互幫互助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對體育教師的依賴性,達到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等綜合素質的目的。例如,高職教師在進行“排球技巧”的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先在小組自主學習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動態展示排球運動技巧以及學習重點,使學生在實踐小組合作學習時有的放矢,提高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可以依照自身學習需求,靈活調整多媒體技術下教學內容播放速度,使教學內容得到有效落實,達到提高排球學習效率的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作為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形式,應通過豐富多變的教學手法提高其應用價值,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提高學生體育課堂參與度,為提升高職體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萍,趙志龍.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多媒體的作用分析[J].知識經濟,2015(8):153.
[2] 石蘭萍.多媒體視野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J].絲路視野,2017(13):26.
[3] 張麗娜.淺析多媒體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體育時空,2017(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