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是為了更好的提供給用戶獲得相應的信息,信息共享空間在圖書館中的使用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本文通過對中美高校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比較,發現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促進高校圖書館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美;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比較
信息共享空間是20世紀90年代國外高校圖書館創設的一種信息服務模式,共享空間的的提出是為了更好的方便用戶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信息共享空間不僅能夠方便用戶使用數字手段獲得相應的信息,還能夠使得圖書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掙有一席之地。信息共享空間受到圖書館的歡迎,也極大的提升圖書館提供信息的質量。中美圖書館在發展中都都應用了信息共享空間,通過對中美共享信息空間的對比研究,更好的促進我國圖書館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效率,促進圖書館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信息共享空間的認識
信息共享空間是隨著信息技術、信息存儲等的發展而發展,用戶利用信息共享空間的方式也能夠快速的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也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用戶很少親自到圖書館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數字化環境使得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有所轉變,用戶對信息的獲取趨向多任務、系統化。在這種驅使下圖書館在發展中要能夠在空間結構和資源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能夠兼顧教學、交流等方面的內容。為此,信息共享空間在高校圖書館應運而生。隨著對信息共享空間研究的不斷深入,也從不同的角度對信息共享空間進行研究。美國教育委員會對信息共享空間的理解是以圖書館發展為中心,應用相應的軟件,對圖書館的資源進行利用。我國學者認為信息共享空間是由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共同組成的,通過相應的技術設備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主要是為了提升用戶使用計算機檢索信息的能力,強調用戶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
二、中美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比較
(一)建設情況
信息共享空間理念的應用強調對資源的共享和應用,信息共享空間中的空間布局要注重用戶為中心,體現人性化的設計方式,不僅滿足個人也能夠滿足團隊的用戶對信息的需求。中美兩國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都涉及了個人和團隊兩個方面,不同的是美國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主要是以信息服務為中心,并能夠將各個功能結合起來。我國的信息共享空間是以電子閱覽室為基礎改建,在空間方面的設計業主要是圍繞計算機進行開展。相比來說,美國的信息共享空間在空間方面的設計更加趨向人性化,也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對信息的多樣化需求。美國高校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范圍一般比較廣,很多高校在圖書館內建設了多個信息共享空間。我國對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范圍比較窄,只是在總管建設信息共享空間。信息共享空間區域的劃分中美國高校圖書館更加注重對個人空間的設置方面用戶的進行個人學習。我國信息共享空間在區域上的設置往往是以自習室的形式,但是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使用獨立自主空間。此外,美國圖書掛在信息共享空間中的建設中比較注重休閑方面的設計,更加方便用戶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資源配置
信息共享空間進行服務的基礎是內容比較全面,結構也比較合理。中美兩國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都能夠實現印刷資源、數字多媒體資源等方面的一體化,相比于印刷資源,更多的提供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資源。我國高校圖書館對信息共享空間數字資源的建設比較注重對用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這也是信息共享空間未來的發展趨勢。信息共享空間的軟硬件設施方面,美國相比于我國的配備高級了好多,這也是我國信息共享空間需要努力的方向。美國在信息共享空間中的配備是使用筆記本電腦,而我國配備的是使用臺式計算機。
(三)服務內容
中美兩國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開展都涉及到參考咨詢、網絡服務等內容。但是我國信息共享空間中提供的多媒體服服務僅僅進行借閱和視聽,美國信息共享空間能夠提供給用戶進行多媒體制作和指導。在技術方面的指導也是我國信息共享空間發展中比較薄弱的地方。美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也提供寫作輔導服務,高校圖書感通過和學校之間進行合作,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以此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美國信息共享空間發展中的拓展服務也是我國信息共享空間發展中需要學習,以便更好的的推進圖書感的人性化服務。
(四)服務方式
美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共享空間都為用戶延長服務時間,以便為更多的用戶進行服務。在服務范圍上也比較廣泛,不僅僅服務員本校師生,也對社會人士進行開放。我國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對象則比較限定,主要對校內師生提供服務。服務時間方面美國和我國之間也存在很大差別,美國的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沒有時間限制提供相應的服務,但是我國圖書館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局限在一定的時間段。
三、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策略
(一)優化資源配置
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是為了方便用戶獲得更多的信息,高校圖書館在發展中要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實現服務的多樣化和移動性。在空間的構造中注重空間和布局的人性化設置,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的最大特色是為用戶提供系統化、多樣化的服務,并將信息、設備、人力等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信息共享空間不同于圖書館一般性的信息資源建設更加注重為用戶提供多層次的資源服務。信息共享空間服務要能夠突破圖書館原有的服務模式,注重人員素質的提升。不斷完善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團隊,在團隊中不僅要包含基本的咨詢和技術人員,還要包含專業人員及其相應的助理,使得每個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圖書館發展中不僅僅要保證最基本的學科資源,還要能夠做到和其它圖說換之間的資源共享合作,以便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豐富服務內容
我國高校圖書館對信息共享空間的使用要能夠在了解用戶需求基礎上確定服務目標、內容等,要做到以用戶為中心,以便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注重提供方式的多樣化:咨詢服務、學術交流服務等,通過整合更多的服務發揮信息共享空間的作用。當前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整體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共享空間盲目的向社會人士進行開放是不可取的。但是信息共享空間在實踐和服務方式上可以做到更加多樣化,以便更好的發揮其作用。例如:北京首家線下體驗式圖書館“大興區24小時智能服務圖書館”正式開門迎客,在這里,幾乎每個角落都潛藏著高科技,讀書也變得智能起來。24小時智能服務圖書館,推出的又一個全新智能化公共閱讀空間。
(三)合理規劃,因地制宜
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要借鑒其他國家成功的經驗,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要在自身已有的條件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從自身實際出發,不可盲目效仿。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不管在服務形式還是水平等方面還需要不斷的改進。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要能夠注重有層次、有階段的進行開展。特別是根據學校自身的專業設置、發展需求和學科特點進行規劃設計。通過技術的發展、積累從而完善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模式。例如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結合自身圖書館的特色,對信息共享空間的資源進一步豐富,進一步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
四、結語
信息共享空間的提出是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相比于美國還存在很大的不足,這就需要圖書館在發展中不斷進行探索鞥好學習,結合自身已有優勢,不斷完善信息共享空間的發展,充分發揮圖書館自身優勢。
參考文獻
[1]鄭藍欽. 中外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比較研究[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6):88-89.
[2]安結. 國內外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模式比較研究[J]. 圖書情報導刊,2016,1(06):155-158.
[3]劉曉琳. 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比較研究[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29(08):160-163.
[4]董振平. 中美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比較研究[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34(04):154-159.
[5]高雅. 中美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比較研究[J]. 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35(02):52-55+93.
作者簡介
陸波 1969.10 女 杭州 本科 副研究館員 數字圖書館、學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