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相關因素。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接診的135例瘢痕子宮妊娠再次行剖宮產分娩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析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發生率,并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135例瘢痕子宮剖宮產分娩產婦,術中發生11例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8.15%);經過單因素分析,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發生和手術時間、有無并發癥與合并癥、手術時間、手術醫院、羊水量等因素存在相關性,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因素包括多種,如兩次手術相隔時間<2年、子宮切口位置異常、急診手術、縣級以下醫院等,均會增加子宮破裂發生風險。
【關鍵詞】瘢痕子宮;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in the late pregnancy of scar uterus. Methods : during the admission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February 2015 -2017 October 135 cases of uterine scar pregnancy cesarean delive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rat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Logistic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Results:135 cases of uterine scar of cesarean delivery, 11 cases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incomplete uterine during surgery (8.15%); by univariate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ctors and operation time,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perative time, hospital, amniotic fluid volume, difference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cause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scarring uterus. For example, the two operation time is less than 2 years, the location of uterine incision is abnormal, emergency operation and hospitals below the county level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uterine rupture.
Key words: cicatricial uterus; spontaneous 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 factors
【中圖分類號】 R9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49-01
剖宮產屬于產科的重要手術,是當前解決難產、某些產科合并癥、挽救母嬰安全的有效手段,即短時間內結束分娩,提高母嬰安全,此項操作需要臨床醫師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嫻熟的操作技巧,以便為搶救胎兒贏得時間的同時減少產婦相關并發癥,促進其術后恢復。但并發癥較多,如子宮切口愈合不良、盆腹腔粘連等,其中子宮切口愈合不良的存在,則會導致再次妊娠中晚期出現子宮破裂,嚴重危及母嬰安全。據統計,產婦病死率為5%,嬰兒病死率可達50%~75%[1]。為此,本文對我院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行剖宮產分娩的產婦為例,對其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發生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為日后臨床提供依據,徹底預防剖宮產相關并發癥,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135例瘢痕子宮妊娠再次行剖宮產分娩產婦,選自我院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間,年齡25-35歲,平均(30.0±1.7)歲,孕周為38-40周,平均(39.0±0.3)周。
1.1.1入選標準[2](1)該研究符合醫學倫理;(2)患者、家屬知曉研究,已簽簽署知情同意書;(3)均為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足月妊娠者;(4)均為單胎;(5)疾病手術室有一次剖宮產術。
1.1.2排除標準[3](1)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子宮肌瘤、子宮穿孔等疾病;(2)多胎妊娠;(3)除了剖宮產術之外,曾接受其他腹部手術治療;(4)經相關檢查確診為闌尾炎、盆腔炎性疾病等。
1.2方法詢問、記錄、整理、分析所有受檢者相關臨床資料,如首次剖宮產時間、手術時機、術前合并癥(糖尿病、貧血等)、術后并發癥(出血、感染等),并安排臨床經驗豐富且資深副主任醫師對其再次剖宮產術進行評估,整個手術操作均按文獻[4]內容完成,重點觀察患者術中子宮瘢痕情況。
1.3觀察指標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情況與其相關影響因素。
1.4統計學分析以統計學軟件SPSS21.0為處理研究數據的工具,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則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情況
共計135例瘢痕子宮妊娠再次行剖宮產分娩產婦,發生11例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發生率為(8.15%)。
2.2分析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行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相關因素經過單因素分析,發現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發生和羊水量、手術時間、有無并發癥與合并癥、手術時間、手術醫院級別等有關,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瘢痕子宮是指剖宮產手術/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后的子宮,對再次妊娠分娩、孕期、產后均有影響,并且極易誘發盆腹腔粘連、再孕中晚期子宮破裂等,后者危害性較大,直接危及母嬰安全。總體來說,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發生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相關因素很多。為此,本文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的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發生因素予以分析,結果顯示,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發生和首次手術時機、兩次手術間隔時間、子宮切口位置等因素相關(p<0.05),分析如下:①首次手術時機,急診剖宮產術是為挽救危重孕產婦生命而采取的一種措施;擇期剖宮產是在做好充分準備情況下施行的一種終止妊娠方式,以后者臨床安全性較高。有研究證實,急診剖宮產術的術后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宮頸裂傷并出血)均較擇期剖宮產手術延長、增高,直接影響子宮切口愈合;②兩次手術相隔時間,子宮切口愈合分為三個階段,即纖維瘢痕修復、瘢痕成熟、瘢痕機化,其中瘢痕成熟需要術后約3-6個月完成,而瘢痕機化則需較長時間完成,一旦瘢痕長期機化,則會出現肌肉化程度變差、纖維化增強、瘢痕組織失去彈性等一系列病理變化,便會增加子宮破裂風險[5]。一般來說,瘢痕肌肉化呈最佳狀態時機為術后2-3年,因此,此階段受孕、自然分娩,可以獲取較高的臨床安全性。結果顯示,剖宮產術后<2年子宮破裂發生率較2-10年高(p<0.05)。筆者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者應當在術后2-3年;③基層醫院,手術操作水平不完善,致使子宮撕裂損傷相對較重,加上縫合方式、縫合技巧等方面的欠妥,則會對子宮切口愈合造成直接影響;④伴發妊娠合并癥和術后并發癥,如糖尿病、貧血等,均會引發子宮切口血供不足、感染風險增加等不良現象,最終導致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子宮破裂發生率;⑤首次手術子宮切口部位,一般來說,由于子宮下段組織學的結構特點,切口位置過高、過低均影響子宮切口愈合,前者會引起肌層增厚且缺少彈性,增加切口撕裂損傷,加上縫合時機不對,便會影響切口愈合;后者也會影響切口愈合,與多種因素相關,如下段狹窄,易引發裂傷,延緩切口愈合。因此,首次剖宮產子宮切口位置應當選擇以解剖學內口下約2-4cm為宜[8]。除此之外,筆者提出,為了預防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出現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應當做到做得到早預防、早發現,指導產婦做好產前常規檢查,盡最大努力預防子宮破裂的發生。①要求臨床醫師熟練掌握剖宮產相關知識(手術指征、手術時機等)以及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手術;②不斷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等;③做好產婦圍產期保健工作,即叮囑患者定期產前檢查,特別是瘢痕子宮、胎位異常的特殊患者,指導患者盡量提前住院,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密切觀察,及時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相應的處理。
綜上,兩次手術相隔時間<2年、急診手術、子宮切口位置異常等均會誘發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出現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因此,建議首次剖宮產術者應當在縣級及以上醫院,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手術,即切口位置選擇在解剖學內口下2-4cm處,以腹壁縱切口為主,針對伴有妊娠合并癥者需要提前住院等待分娩,盡量避免急診手術,減少子宮破裂,提高患者預后。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為選取樣本量少、研究時間段等,所得結論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未分析盆腹腔粘連、羊水量、年齡等方面因素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出現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影響。因此,望今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全面分析其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晚期出現自發性不完全性子宮破裂的具體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志.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行陰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9):3-5.
[2]曹瑾,袁冰.無剖宮產手術史妊娠晚期自發性子宮破裂1例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3):385-386.
[3]趙薇,任景芳,王玫.妊娠晚期瘢痕子宮隱性不完全破裂3例臨床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5,24(8):82-83.
[4]孫潔,鄖豐.瘢痕子宮自發性完全性破裂9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2):943-945.
[5]劉潤濤,穆霞.疤痕子宮妊娠晚期子宮破裂14例臨床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6,38(6):7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