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華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氨溴索使用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機體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實驗組給予氨溴索治療。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及血清IL-1β與IL-8、耳積液IL-1β與IL-8等臨床指標。結果:治療后,實驗組中無效患者為2例,所占比例為8.0%,有效患者為10例,所占比例為40.0%,顯效患者為13例,所占比例為52.0%。對照組中,顯效患者為10例,有效患者為8例,所占比例為32.0%。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0%,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治療后血清IL-1β水平為(-1.50±0.30)pg/ml顯著低于對照組為(-0.68±0.31)pg/ml,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耳積液炎IL-1β水平分別為(-2.50±0.48)pg/ml與(-0.98±0.31)pg/ml,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泌性中耳炎中應用氨溴索治療效果理想,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氨溴索;分泌性中耳炎;臨床療效;機體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
【中圖分類號】 R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066-01
在臨床治療中,分泌性中耳炎為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中耳積液,較大程度上影響患者聽力功能,影響正常生活[1]。相關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積液及血清炎癥介質存異常,需針對患者炎癥介質的變化進行治療。為研究分析氨溴索使用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機體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的影響,選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25例,均充分知情同意。對照組中,年齡范圍為10歲到58歲,平均年齡為(31.21±4.33)歲,病程范圍為0.5年到2年,平均病程范圍為(1.12±0.22)年,女性患者為10例,男性患者為15例,慢性患者為10例,急性患者為15例,黏液期患者為9例,漿液期患者為16例。實驗組中,年齡范圍為11歲到57歲,平均年齡為(31.12±4.30)歲,病程范圍為0.5年到2.5年,平均病程范圍為(1.22±0.20)年,女性患者為11例,男性患者為14例,慢性患者為11例,急性患者為14例,黏液期患者為10例,漿液期患者為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相應對癥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進行糖皮質激素治療及鼻腔收縮劑、抗生素治療,在此基礎上實驗組給予氨溴索治療,將15mg的氨溴索注射入鼓室,一周1次即可,連續治療1月。記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1.3觀察指標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及血清IL-1β與IL-8、耳積液IL-1β與IL-8等臨床指標。
1.3.1療效評價無效:治療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并未改善,聽力幅度并未達到治療有效。有效:治療后,聽力改善幅度超過10dB,相關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緩解,鼓室積液改善。顯效:治療后,患者聽力提高幅度超過20dB,相關臨床癥狀消失,鼓室積液消失[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治療后,實驗組中無效患者為2例,所占比例為8.0%,有效患者為10例,所占比例為40.0%,顯效患者為13例,所占比例為52.0%。對照組中,顯效患者為10例,有效患者為8例,所占比例為32.0%。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0%,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L-1β與IL-8情況對比治療前,實驗組血清IL-1β水平為(3.44±0.40)pg/ml,對照組血清IL-1β水平為(3.48±0.42)pg/ml,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前,對照組血清IL-8水平為(15.32±1.50)pg/ml,實驗組血清IL-8水平為(15.44±1.54)pg/ml,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實驗組治療后血清IL-1β水平為(-1.50±0.30)pg/ml顯著低于對照組為(-0.68±0.31)pg/ml,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IL-8水平分別為(-5.12±1.01)pg/ml與(-1.80±0.60)pg/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后耳積液IL-1β與IL-8情況對比治療前,實驗組耳積液IL-1β水平為(5.12±0.50)pg/ml,對照組耳積液IL-1β水平為(5.16±0.51)pg/ml,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前,對照組耳積液IL-8水平為(20.43±2.12)pg/ml,實驗組耳積液IL-8水平為(20.45±2.15)pg/ml,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耳積液炎IL-1β水平分別為(-2.50±0.48)pg/ml與(-0.98±0.31)pg/ml,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耳積液炎IL-1β水平為(-6.88±1.12)pg/ml,對照組耳積液炎IL-1β水平為(-3.22±0.88)pg/ml,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主要特征為聽力下降與中耳積液,年齡分布群體廣泛[3],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需盡早進行治療,幫助患者恢復,避免影響聽力。
分泌性中耳炎對患者造成影響較大,炎癥狀態表現較為突出,相關研究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炎癥表現不僅在血液中,在耳積液中表達較高。在臨床治療中,需關注患者分泌性中耳炎機體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的改善[4],IL-1β與IL-8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表現患者炎性狀態,且敏感性高[5],有利于監測治療效果。氨溴索為一種臨床上常用的治療藥物,能夠有效調節而耳道內的纖毛活力[6],應用廣泛,具有較強的廓清效果,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接受度高。相關研究表明,中耳炎的治療必要基礎為耳道分泌物排除清潔,恢復患者耳道功能。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0%,實驗組治療后血清IL-1β水平為(-1.50±0.30)pg/ml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耳積液炎IL-1β水平分別為(-2.50±0.48)pg/ml與(-0.98±0.31)pg/ml,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氨溴索使用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具有積極影響,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安全性高,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納入受試者數量少,在后續研究中可增加研究對象數量,觀察遠期存在的問題及治療效果,進一步進行研究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寶貴意見。
綜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中應用氨溴索治療效果理想,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全福 , 歐陽紹基 , 姚榕威 , 徐學江 , 何金花 ,等. 曲安奈德聯合鹽酸氨溴索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機體炎性因子、細胞免疫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6 , 22 (23) :2897-2900.
[2]茅學英 , 陳向平. 氨溴索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和耳積液炎性介質的影響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 (11) :904-906.
[3]劉霞 , 鐘鳳如 , 馬和平 , 葉衛東 , 鄺麗霞 ,等. 氨溴索輔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對患者局部和全身炎癥介質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院 , 2017 (10).
[4]王娟利 , 高娟 , 曹永華. 鼓室內注射曲安奈德和鹽酸氨溴索對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 2013 (11) :1848-1849.
[5]VERHAEGH SJ, STOL K, DE Vogel CP,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Moraxella catarrhalis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urface antigens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recurrent acute otitis media and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 Clin Vaccine Immunol,2012,19(6):914 .
[6]段小紅 , 邵亞興 , 董煒 , 鄭德育. 鼻咽癌放療早期經鼓室注入曲安奈德及氨溴索對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 2016 , 13 (6) :8-9.
[7]李跟紅 , 劉達 , 張春暉 , 袁冰清 , 王任霞 ,等. 氨溴索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中對臨床效果和血清、耳積液炎性介質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 2017 , 4 (20) :3907-3908.
[8]A1一SabF,ManoukianJ,A1一SabahB,eta1.Linkinglaryngopha- ryngealreflux to otitis media with efusion: pepsinogen study ofadenoid tisu eand middle ealr fluid[J]..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 37(4):56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