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娟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的護理體會和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50例腦卒中患者資料予以探究,隨機數字法分2組;對照組(25例)予常規護理,實驗組(25例)予以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效果。結果:實驗組腕部關節評分(4.01±0.20)分、肘關節(4.02±0.30)分較對照組高;實驗組生理功能(89.57±6.51)分、物質生活(92.65±1.02)分、社會功能(90.65±2.07)分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將康復護理應用于患者中,可取得確切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神經內科疾病;康復護理;腦卒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4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3-03-142-02
腦卒中為臨床上心血管內科中較為常見疾病,其病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一旦發病后可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從而極易產生不良心理。因此,臨床上需積極對患者予以康復護理,從而改善其基本生活。為明確基于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效果,本研究就本院接收50例患者予以對比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50例腦卒中患者資料予以探究,隨機數字法分2組;對照組(25例),男女比13:12,實驗組(25例),男女比18:7,兩組上述基線資料中(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生活護理等;實驗組予以康復護理,內容如下(1)肢體鍛煉:指導患者對患側主體進行被動鍛煉,2-3次/d,時間為30min/次。另外,可選擇搓、推拿、按等手法刺激患側肢體。反復屈伸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足趾關節,從而促使患者肢體能夠自主抬高。此外,對患者進行坐位鍛煉,協助患者保持座位,教會患者維持優良的坐姿,再進行平衡鍛煉;站立訓練:包括站立及站起的平衡鍛煉。(2)心理護理:因該患者通常存在神經功能的損傷后遺癥,如偏癱及失語,因此患者極易形成較多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于操作及巡查時,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可通過例舉成功案例,從而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另外,需積極為患者家屬闡述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獲取家屬的支持,進而共同關心患者,以達到有效緩解心理壓力的效果。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按照肌張力評定表對患者腕部關節與肘關節肌力進行評估,采取0-5分級法,分值愈高,患者肌力恢復愈優[1]。按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表(QOL)[2]對患者生活狀況行評估,滿分為100分,結果與質量呈正比。
1.4統計學原理探究數據,皆由SPSS22.0統計軟件解析,計量數據經由(x±s)表達,組間之比經由t檢驗,計數單位經由[n(%)]表達,且在組間對比經x2表達,P<0.05
2組差異之比存在統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腕部關節與肘關節肌力評分對比對照組腕部關節與肘關節肌力評分較實驗組低(P<0.05),見表1。
2.2兩組QOL評分對比對照組生理功能(62.32±2.04)分、物質生活(65.98±6.05)分、社會功能(66.98±2.07)分,實驗組分別為(89.57±6.51)分、(92.65±1.02)分、(90.65±2.07)分,實驗組QOL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
3討論
腦卒中為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主要是因腦血管阻塞及破裂致使腦血管循環出現異常引發。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基礎生活,從而引發較多的不良情緒。因此,康復護理對于該病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3]。為明確基于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護理效果,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50例患者予以對比分析。
實驗組腕部關節評分(4.01±0.20)分、肘關節(4.02±0.30)分較對照組高;實驗組生理功能(89.57±6.51)分、物質生活(92.65±1.02)分、社會功能(90.65±2.07)分較對照組高;表明基于神經內科護理中采取康復護理針對腦卒中患者,不僅可顯著改善其肌力狀況,且可提升其生活質量。該病一旦發生,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可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神經內科護理中的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護理:需對患者的一般資料、意識狀況及生命指征、家庭狀況以及心理狀況予以評估。按照評估結果對患者制定護理計劃,并于護理實施中隨時觀察效果并予以調整[4.5]。其中,加強患者心理護理,積極鼓勵患者面對現實,及時對其安慰,以樹立起抗病的自信心。另外,還需鼓勵其積極參加一些家庭及社會活動,從而可避免患者出現自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加強患者康復教育,大多患者因缺乏腦卒中基礎知識,可產生焦慮等心理,此時,護士應適時對患者進行康復教育,耐心向患者闡述自我護理的方式,包括洗漱、穿衣以及進食等,從而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社會及軀體、物質生活。受外部原因限制,關于將康復護理用于患者中的護理滿意度未分析,待臨床探究,并補充。
總結上文,把康復護理應用于腦卒中患者中,既可以促使其肌力恢復,又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于文琦,魏琳,張廣清等.腦卒中護理敏感性質量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J].重慶醫學,2017,46(12):1720-1723.
[2]朱晨茜,趙江麗,王春霞.腦卒中護理咨詢門診的建立與思考[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7):88-90.
[3]趙江麗,朱晨茜,王亞萍.腦卒中護理咨詢門診對腦卒中高危人群干預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5,30(18):4182-4183.
[4]張琳.系統護理干預在神經內科對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8):254-256.
[5]陳孟鮮,張建麗,簡媛.羅伊適應理論在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臨床醫學,2017,43(1):67-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