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瑛
【中圖分類號】G633.41;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21-02
信息技術的應用,把教師從簡單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對知識進行詳盡的分析,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對知識的建構過程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促進了學生對循著知識的發展脈絡,自主進行探究學習,激發初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盡快對英語知識進行內化,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影響初中英語教學
學生可以根據基礎教材內容的需要,借助課本學習知識。也可以通過開放性的網絡,借助各種虛擬手段,共享初中生英語知識。教師可以對網絡中獲取的內容進行信息整合,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這種方式的教學,使得信息得到了極大的擴充,知識范圍也更為廣泛,課堂的結構則更趨向開放。
1.改變教師知識的傳授者角色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往往沉醉于知識的傳達,較少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果。“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信息技術發展下的教師需要轉變角色,適應自己在課堂中指導者的新角色,借助各種教學手段的創新嘗試,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進行轉化。
因此,教師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者,需要不斷增強自己的信息意識,自主學習更多的現代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各種教學軟件的應用,了解更為便捷的網絡搜索方法,從而為學生提供較高水平的信息技術課件。教師要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創造條件。
2.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在傳統教學工作中一直處于“被”學習的角色。學習本該是主動的,但是傳統的教學手段,使大部分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初中英語的教學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況。初中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服務對象或者是服務中心,是學習中的主體對象。在初中的語言課堂中,學生要能夠利用課堂所創設的英語學習環境,來構建知識的認知過程,達到語言運用練習的作用。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技術特有的聲、光、圖片、色彩、動畫、影像等一體化的效果,讓學生通過感官刺激,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因此,科學技術與實際的教學相結合,才能提高教學工作效率。
二、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1.在英語教學中教法有了改變
初中教師是信息技術的直接應用者,課程的設計者,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教師要借助網絡資源,制作信息技術課件,不斷充實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制作各種形式的信息技術課件,激發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比如應用幻燈片制作課件、PPT課件等。教師要借助開放的網絡環境,學會利用現代教育資源共享優化自己設計的信息技術課件,借鑒教育資源庫中其他教師的信息技術課件,對自己的課件設計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由于學生們對網絡都非常感興趣,初中英語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中選擇部分網絡流行用語應用于教學,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不再抵觸英語教學。同時,我們教師也可以通過資源共享,學習其他同仁的優質課件,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盡快實現向現代教學方式的轉變,不斷深化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成果。
2.教師思想有了質的改變
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設計、評價和管理,以便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盡可能達到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教師是英語課程的組織者與領導者,要樹立現代的教育思想觀,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初中英語課程的探索、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營造現代教育的技術及資源環境,建設起現代化的初中英語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全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信息化教育的開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協作性學習的特點,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探索和創新嘗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學習的能力。
3.學生角色有了轉變
在英語的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探究,使教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內化。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利用教師所提供的資料或是自己所查找的信息資源進行個別化或協作式的交互英語學習。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豐富了教學內容,以“高密度”、“快節奏”的方式在課堂呈現較大的信息量,加快學生的反饋速度,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其隨機性、靈活性、信息多維性和具體化的展現方式,把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要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場景,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收集相關的圖像、視頻、錄音材料等素材,生動的展現了課程內容,也更生動的從多種感官渠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收。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把信息技術作為認知與研發的工具,可以整合課程中的一切學習資源,使初中英語的教與學達到高度的協調與統一,形成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師生積極互動的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信息技術可以通過生動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演繹逼真的知識構建過程,方便學生掌握知識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課堂,而且為學習程度參差不齊的初中學生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空間。學生既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鞏固課堂知識,又可以根據能力,拓寬學習范圍,更適合于初中學生的需要,給與學生更大的學習主動權,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同學分享課后的復習及課前預習,如文化背景知識、學習參考資料、圖片等,也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聽、說訓練,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