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環(huán)
【摘要】在農(nóng)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學生們不愿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已是普遍現(xiàn)象,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產(chǎn)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學生、教師、家長等方面的原因。作為教師,應該從自身上去努力:關心學生、加強學習、認真?zhèn)湔n、講究教法、參與管理,努力改變這種不良現(xiàn)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生 不舉手 教師 努力改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99-02
農(nóng)村初中課堂教學中,長期以來存在這樣一種不良現(xiàn)象: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愿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對這一現(xiàn)象老師們早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然而,近年來這一現(xiàn)象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具體表現(xiàn)在:
一是由過去的高年級向現(xiàn)在的低年級蔓延。二是學生人數(shù)比例日漸上升。三是由農(nóng)村初中向縣城初中擴展。為什么現(xiàn)在的初中生上課總不愛舉手發(fā)言呢?
一、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1.不自信。當問題提出后,很多同學總是看他同學舉手了沒有,別人都沒有舉手,我怎么回答得對?
2.不清晰。學生對不會的問題思路不清晰,不知如何下手回答問題。
3.太自尊。有的學生怕批評和嘲笑,自尊心強,面子觀點重,本來能回答的問題又怕回答錯誤了,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們的嘲笑。
4.語言組織能力差。對問題有正確的理解,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
5.心不在焉。由于學習目的不明確,有些學生上課總是思想開小差,身在曹營心在漢,根本就沒聽老師的講,更沒有去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教師方面
1.思想觀念沒有轉變。仍然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應對各種考試、考核,以講授為主,追求標準答案;學知識采用死記硬背;能力培養(yǎng)搞“題海戰(zhàn)術”。
2.備課不充分。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常常將課堂教學搞得單調、乏味,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來。
3.缺乏必要的學習。汲取新知識不夠,不能與時俱進,和學生沒有共同語言。
4.平時與學生溝通不夠,學生與教師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距離。
(三)家長方面
由于農(nóng)村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管或親戚代管,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十分缺乏。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溝通,從而造成了孩子內向、孤僻、不愿與尊長交談的性格。
二、產(chǎn)生影響
首先,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學生都不開口,教師不知道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盲目提問,重復講解,造成教學進程推進慢,課堂時間利用率低。
其次,不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培養(yǎng),阻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越不舉手就越怕舉手,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
第三,造成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積極等不良后果。
此外,學生課堂上不積極舉手還會造成班級紀律不好,難于管理,師生之間產(chǎn)生隔閡、誤解等等。
三、解決方法
(一)學生方面要明確舉手的目的
1.舉手發(fā)言是具有自信心的表現(xiàn),這是個張揚的表現(xiàn),是積極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
2.舉手發(fā)言是享受學習權利的表現(xiàn):通過老師的點評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更通過舉手發(fā)言提出自己的疑問,優(yōu)先獲得請老師解決個人疑問的機會,對自己在學習上的發(fā)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3.舉手發(fā)言是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表現(xiàn):舉手發(fā)言就是向老師申請發(fā)言的權利,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表達自己的觀點,舉手發(fā)言了是對老師上課過程的尊重。
4.舉手發(fā)言是鍛煉自己的需要:有些膽子比較小的同學,也可以通過舉手發(fā)言鍛煉自己的膽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獲得在公開場合的把握和應變能力。
(二)老師要想盡千方百計
首先,教師平時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切實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把你當成他們的良師益友,心里有什么話總想與你說。
其次,教師平時要多學習,吸收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學習新語言。在課堂內外與學生交流時,要努力找到共同的話題,盡量摒棄那些陳詞濫調。
再次,教師在上課前要準備充分。要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案,精選教法,同時還要精心設置問題,做到難易適度,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
第四,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教學策略,講究教學方法。比如,課前,教師可適當進行激趣;課堂提問,學生回答可采取分組競賽等形式;在陌生班級上課遇到學生不舉手時,可以先讓班干回答或由班干推選人選,這樣,不僅能很快改變尷尬局面,而且,還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
第五,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舉手回答興趣和欲望;要照顧到全體,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針對學生的回答,要積極肯定,及時加以鼓勵、表揚,努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增添成就感;針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要善于運用教學機智。
最后,教師要積極參與班級、學校管理,要配合班主任、校領導抓好班風、校風建設,努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的身心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教師懷有一顆愛心,將“一潭死水”激起朵朵浪花、無限漣漪。
(三)家長要關心鼓勵
父母親無論在哪里都要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溝通,哪怕只是打個電話,發(fā)個微信,讓孩子知道你在關心他就行。
四、采取措施
1.渲染氣氛,引發(fā)興趣。課堂上,自己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學,并輔之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積極思維,大膽發(fā)言,進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給學生說的機會。課堂上老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傾聽學生的見解、看法,當自己的想法和學生不一致時,也不要和學生搶著說,更不要打斷學生的說話。
3.給學生信心。學生即使回答錯了,也不要對學生予以批評,而要用恰當?shù)闹笇дZ來引導他。如“雖然多數(shù)同學不同意你的見解,但你敢于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勇氣可加,老師在這里對你提出的表揚,只是希望你今后仍然能夠積極地舉手發(fā)言!”;“聽了你的回答,我知道你動腦思考了,只是希望你以后能夠把問題思考得再全面一些!”;……這些語言既能夠維護學生小小的自尊心,又能夠對學生的回答作出正確的評價,逐漸引導學生走向正途。
總之,要使學生放下顧慮,做課堂的真正主人,從學習扭轉的營造、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及學習的興趣出發(fā),改善課堂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我相信,我們的課堂將無限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