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歷史長河,一個國家能夠擔當重任,都必須要以一種先進而又負責任的形象出現在世界面前。近些年,世界各國逐漸意識到國家形象塑造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中國正在通過全面的外交戰略最大限度的塑造大國形象。隨著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如何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更好的宣傳國家形象,這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集中體現。從08年奧運會之后歷數近幾年的國際性活動,不難發現政府越來越注重運用新媒體優勢在視覺層面上宣傳好政府形象,G20峰會VI設計體現的民族元素,一帶一路峰會標志設計體現的“風水文化”廈門金磚峰會中服裝的傳統元素,再到《大國外交》紀錄片贏得的高度好評。從民族傳統文化中發現流行,運用新媒體的宣傳和視覺上的設計,傳遞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的民族精神,深度解讀政府行為。這種實時性的宣傳一改之前過分嚴謹的表達模式,加強了與民眾的交流和互動,提高了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國形象;文化創新
一、大國形象塑造的新背景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世界正在逐步成為一個聯系更加緊密的整體,新興媒體以更加引人注目的方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形象”大國形象在國際上逐漸被接受,從一定的層面上而言,是聲譽也是責任。大國形象所反映的是國人對自身所處位置的重新定位,對國際社會某種新的承諾,代表著歷史的進步和一種深層次的文化思考。[1]通過國家形象的良好構建,能夠在獲得世界各國對中國信任的同時,還能夠秉持“求同存異”的態度,構建好和平發展的環境。
中國塑造大國形象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提高與自身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拋棄國家形象等同于國家實力的誤區。有這樣一個事實,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但是在國際舞臺上霸占話語權的西方媒體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給中國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考慮其原因,主觀上是在國際傳播界具有極大優勢的西方媒體對中國不公正、扭曲事實的報道。在這之后,中國在形象塑造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提高國際公信力的同時,積極爭取在國際上的發言權。也由此可見,國家形象是國際社會對于一個國家的認知,也是一個國家主觀努力塑造的結果。
二、大國形象塑造的新優勢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的大國形象被越來越多的人印入腦海,從現代文化史的意義來看,有力回擊了西方文化優越論者,這種集中的文化交流讓東方文化展現于世界舞臺,讓世人重新打量西方立場為標準的文化評價體現,這一盛況正是借助于網絡等新媒體手段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也為中國大國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礎。
另外,政府積極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建設自身形象,緊跟發展趨勢,借助國際活動和會議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宣傳民族文化理念,在保證國際活動圓滿完成的同時,充分體現了地域特色。這不僅給參會各國首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還給其他國家帶去了文化范本。例如:G20峰會的視覺識別系統充分考慮了地域特色,“橋”作為一種文化與西湖、與杭州須臾不可分離,許多動人的故事在橋上發生,橋文化作為杭州的一大特色,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充分運用。尤其在標志設計部分,橋文化與G20的精神想契合,表達出G20正是全球經濟增長之橋、國際社會合作之橋、面向未來共贏之橋。從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出發,展現出杭州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是一座創新之城,即充滿濃郁的中華文化韻味,也擁有面向世界的寬廣視野。在國際峰會上運用文化符號體現內涵,這種文化創新的意識也頻頻成為亮點被人們津津樂道,中國借助文化優勢,發掘文化本身的精神內涵,并積極通過細節將其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持續強勁的發展,必定給中國大國形象的塑造帶來新的優勢。
三、文化創新與大國形象塑造的關系
正如《藝術與文化》一書中說的那樣“當一種文明的價值理念與社會體制及相應的藝術和文化形態表現出充分自信,并且讓本地區本民族高度認同,對周邊地區和臨近文化產生強大吸引力的時候,這種文明就會自然而然散發不可抵擋的魅力,就已經具備無可置疑的文化影響力了。”[2]文化創新對于大國形象塑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整合,不同文化正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我們在受到各種各樣文化的影響,但是,創新的本質是不斷的挖掘自我潛能,我們需要胸懷寬廣的接納容收其它民族的文化,又要有文化自信,提升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得不考慮文化創新“新”在哪里,一個大國形象的塑造,既要根據本國條件發展好“個性”又要根據世界文化的發展大勢追尋“共性”,只有較為合理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夠在國際上站穩中國立場,才能夠完美表現中國價值的核心競爭力。
近些年,政府行為更加注重文化創新,這不僅增強民眾的凝聚力和文化歸屬感,更以一種強有力的姿態在國際上塑造著大國形象。《大國外交》紀錄片帶來的廣泛影響是一個很成功的范例,該紀錄片從宏觀到微觀、國際與國內角度詮釋了“一帶一路”戰略,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致力于同世界各國一道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整部紀錄片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借助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快速傳播,通過這種富有新意的內容和形勢解讀了國家策略,這種通過文化創新潛移默化帶來的綿延而堅定的力量,必定在未來塑造大國形象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四、總結
中華民族擁有深厚的傳統積淀,中國革命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創造的廣闊歷史,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要塑造好大國形象,必須注重文化的表達,尤其要實現文化創新,既要有文化“輸出”又要有文化“輸入”既要重視“個性”又要發展“個性”。在未來國際的舞臺上,中國的大國形象建設必須重視新媒體的運用和視覺傳播技術的作用,在發展好硬實力的同時,運用文化創新優勢,借助新媒體的便捷條件塑造大國形象,這也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逸舟《探尋全球主義國際關系》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256.
[2]金光《藝術與文化》結語 2009.11 第408頁
作者簡介:姜衡,云南藝術學院文化創意與藝術管理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