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鑫 李纮 李瑛
摘要:本文基于新的教育形勢,分析了士官職業教育中教員所需的教學能力,并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和現有條件提出了加強教員教學能力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士官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在新的軍事變革下,軍隊的作戰方式將圍繞信息化戰爭形態展開。培養出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和適應我軍信息化建設的高素質信息化士官人才,是新時期士官教育的首要任務。隨著士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形勢和教學目標的變化,教員的教學能力應該加強建設。
一直以來,對于教員教學能力的認識都是較為寬泛的概念,并沒有明確的、具體的、精準的概念,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員教學能力內容和概念也在不斷拓展。但從一般意義來說,職業教育教學能力體系構成,包括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教學研究與創新能力等要素。我們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重點研究了新形勢下士官職業教育對課程設計和教學組織方面的要求,分析了教員所面臨的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學能力建設方案。
一、課程設計能力
目前大多數教員不重視對課程的設計與開發,缺乏課程設計意識,只知道按照總部和專家確定的課程內容教會學員某種既定的、死的知識,而不會在特定的教學情景中對給定的課程內容不斷進行變革和創新。在課程活動中,教員沒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造和自己的話語,導致教員的課程行為不斷走向死板、機械和沉悶。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賦予了教員更多的課程自主權,教員在課程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實現了突破,教員的課程設計能力也面臨這些要求。
1.理解和把握課程目標
以前的課程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要目標,注重培養學員分析計算的能力,教員主導課堂教學,學員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而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以能力形成為核心,以學員為主,教員為輔,課程目標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教員能夠轉變觀念,具備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目標的能力。
2.搜集和整合課程資源
一份教案,一本參考書,一份課件,是傳統教學必備的教學條件,教員習慣于對著課件講課,只教參考書上的內容。而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逐漸豐富,微課、MOOC等新概念不斷涌現,教員手頭不再只是單一的參考書,教員要不更新教學方法手段。同時,硬件設備提升,實驗室功能更齊全,科技四小、電子技術競賽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更完善,課程教學不僅僅局限在教室里,教員要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提高教學效果。
3.優化課程評價
傳統的課程評價注重學員的終結性考核成績,所謂一考定勝負,這容易養成學員不認真學習,只求考前突擊過關的心理。新形勢下的課程目標以貼近崗位、貼近實戰為牽引,更加注重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課程的內容和結構發生了,公平合理的課程評價方式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員具備優化課程評價的能力。
4.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新形勢下課程教學展現的一系列變化,對教員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指引學員整體、綜合掌握課程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這就要求教員具有專業發展上的進取精神,學會根據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與欠缺,自主確定發展目標,設計發展策略,學會利用學習資源,尋找學習機會,并不斷審視、反思、改進自身的發展,使教員成為自己專業發展的主人。這是實現教員課程設計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二、教學組織能力
教員的教學組織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設計能力、施教能力、控制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更多體現的是教員的教學基本和教學經驗,而面對新的教學形勢,教員也不能固步自封。
1.設計能力
在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后,課程目標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每一節課都要重新設計,需要教員具備設計能力。一節課如何開頭,如何導入新課;教學重點如何突出,教學難點如何突破;采用什么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運用什么手段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怎樣完美地結束一節課等等。
2.施教能力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化,物資設備的不斷豐富,讓課堂授課變得豐富多彩,同時對教員的施教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員除了口頭表達、板書,還要示范演示,教員要能把教學進度和教學節奏緊密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以學員為中心,要精講多練,教員要根據學員的掌握情況實時調整節奏和方法。
3.控制能力
隨著課程目標的變化,實驗課時所占比重增大,學員自主學習操作的時間多更,這對教員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考驗。理論知識有用則講,不用少講,知識點不連續,而且學時少,學員有可能聽不懂、跟不上,精力不集中,控制教學進度和課堂氛圍十分重要。
圍繞新形勢下教員教學能力要求,結合當前政策和現有條件,提出以下建設方案。
三、課程設計能力建設
1.轉變觀念,提升意識
新的教育形勢給了教員隊伍新的要求和強大的挑戰,改變原來的熟悉的課程設計方案標志著探索創新,也意味著艱難困苦,轉變觀念、提升意識是教員課程設計能力建設的關鍵,也是課程改革的動力。
2.學習借鑒,實踐探索
學習借鑒成熟的課程改革經驗,在教學中實踐應用,探索適應本門課程的改革方法,提高自身的課程設計能力。前期通過學習調研,借鑒兄弟院校的課程改革經驗,電類課程已經形成了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且在教學中成功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員隊伍課程設計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
3.鼓勵創新,提高專業素養
課程設計需要與時俱進,要求教員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教研室購買書籍,組織科技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全體教員學習提高,開拓創新。同時給教員一定的科研學術任務,督促教員提高專業素養。
四、教學組織能力建設
教學組織能力需要在實踐中鍛煉摸索,是教學經驗的積累。教研室組織全體教員相互聽評課,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集中研究解決,把好的方法和經驗傳承發揚。鼓勵教員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優質課活動,學習和探索新方法,在實踐中提高教學組織能力。
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變化,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學方法手段都在不斷更新,教員所需的教學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教員教學能力亟待建設加強。教學形勢,教學資源的變化,也鞭策著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健,劉紅梅,蓄馨.教員隊伍“教課設計與開發”能力現狀分析[J].物理通報,2015.2.
[2]李震宇,龔沛.提高士官教員實踐教學能力的幾點思考[J].企業導報,2015.20.
[3]禹安勝,楊濤,李力.士官院校任職教育教員教學能力培養途徑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