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若鑫
【摘要】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分支,與社會公共體系平臺的綜合化建設、社會服務體系的優化都相互連接。基于此,本文結合國內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的實踐情況,著重對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方法進行探究,以達到提高社會公共區域服務質量,實現文化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服務創新 效能提升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26-01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社會文化結構也在逐步完善,人類發展,逐步從追求單一的經濟利益視角,向著尋求高質量、高品質的服務方向轉換。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服務體系需完善的部分,除了要應用數字化程序進行圖書資源的全面整合,同時,也要不斷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水平,實現社會體系中服務與需求的協調推進。
一、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實踐的現狀
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全面升級,是社會文化事業邁向新階段的直接體現。近年來,我國社會文化體系建設,逐漸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優化。依據國家文化管理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可知:2015-2017年之間,全國公共圖書館基本服務設施完善率,平均每年增長6.59%,占全國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率的3.11%。國內公共圖書館資源閱讀渠道拓展比,平均每年增長27.38%,占全國文化資源完善比的10.24%。由此可見,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實踐,在短時間內,文化產業服務體系,已取得了突出成績。
同時,國內公共圖書館服務平臺存在區域性限制、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無保障、公共圖書館新舊服務體系對接不恰當、以及工作人員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都是制約著國內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目標實現的主要阻礙,這些問題,甚至會成為社會文化傳播渠道堵塞的關鍵。
二、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方法
(一)改善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
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徑,應從當前圖書館服務結構缺失部分入手,尋找問題解決的空間,改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環境,是打破國內圖書館平臺區域性限制的有效方式。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重新規劃閱讀空間的方式,改善公共圖書館在大眾心中的形象,提升公眾對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認可。同時,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的改善,也應逐步引導閱讀空間人性化發展。如:公共圖書館閱讀區放置飲水機,免費提供物品儲存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軟服務的融合,是增加大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的主要要素。
(二)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多元轉換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中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形成便捷化、準確性的圖書引導服務模式。例如:在公共圖書館內部,統一安裝智能化圖書搜索操作設備,大眾在圖書館進行借閱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服務平臺,進行書名、作者、以及解讀信息的搜索,從而保障讀者可以快速尋找到閱讀內容,獲得良好的服務。
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應進一步優化傳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確保工作人員能夠為讀者提供有效的幫助。例如:公共圖書館與當地高校互動辦學,組織當地高校大學生到圖書館中進行志愿實踐,同時,也要提升公共圖書館內原有人員的服務水平,實現多元化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模式與傳統模式的有效承接。
此外,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于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社會參與度,提升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常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形式有:加強視圖服務理念傳播,開展圖書館公共交流活動等,逐步引導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向著更加廣闊的方向延伸。
(三)公共圖書館效能實踐流程化引導
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全面提升,在于公共圖書館服務平臺的開創,應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流程,推進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結構,與社會文化體系的變革互相適應。例如: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以效能目標為基礎,引導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向著統一化、標準化的方向轉變,增加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實踐的價值。或者,公共圖書館管理部門,應將當地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其他區域的服務平臺發展相對比,在對比過程中,不斷進行本地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結構優化,打造現代化的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新模式。
綜上所述,對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方法分析,將為社會資源綜合利用提供理論指導。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優化國內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應改善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多元轉換、以及公共圖書館效能實踐流程化引導,促進我國城市文化體系的綜合化建設。因此,淺析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方法,將為新階段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更有效的創新渠道。
參考文獻:
[1]林俏宏.公共文化服務視角下的廣西圖書館創新發展研究[D].廣西大學,2016.
[2]梁晨.河南省縣級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評估研究[D].鄭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