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杰



摘要: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朝著高效率、高效益的方向發展。同樣,物流配送行業,更要講究時間與效率問題。隨著科技進步,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不斷涌現更加智能便捷的軟件,輔助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例如TransCAD。TransCAD可以將地理信息系統與交通需求預測模型和方法有機結合,實現交通規劃和需求預測。本文將利用TransCAD,探究物流路徑規劃中的影響因素,綜合考慮物流配送過程中距離、時間、成本等因素之間的協調問題,以達到優化的目的。
關鍵詞:物流配送;TransCAD;路徑規劃
1 引言
物流路徑優化是物流調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物流的成本以及效率。根據官方數據得知,我國物流運輸成本占據了物流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因而路徑優化便成為重要的研究問題。本文主要利用TransCAD,探究配送中心的數量安排、客戶的性質、配送中心自身車輛配置的性質以及所增加配送中心位置等方面對物流路徑規劃的影響。
2 物流路線規劃
2.1需求分析
在送貨路線安排時,應考慮到交通路況、車輛信息、客戶及配送中心所在位置以及客戶需求情況等方面狀況。但是由于我們所選用的是系統自帶的地圖,所以對于交通路況方面的數據,TransCAD系統在生成時就已經固定,故不需要我們去加以考慮。
在車輛信息這方面,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車輛類型、車輛載重、車輛數量、車輛運輸的成本。根據客戶對于貨物數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車輛加以運輸,以車輛行駛花費時間最少、距離最短,來實現最大的物流效益。
車輛屬性已由題目給出,列表如表1、表2:
在客戶需求狀況、客戶及配送中心所在位置這方面。我們應該根據采取適當的方案來安排其所在的位置。
首先,分析客戶(CUSTOMERS)位置。隨機分布15個客戶點。
然后,配送中心設置。物流中心一般是相對中心的區域位置。
最后,設置客戶需求。15個客戶的性質可以有兩種,分別如表3、表4所示。
2.2規劃操作流程
本文將對物流路線規劃分五種情況來進行討論。
情況一:有兩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D1的車輛性質如表1所示,配送中心D2 的車輛性質如表2所示,15個客戶的性質如表3所示。
情況二:只有一個配送中心D1,配送中心車輛性質為表1,15個配送中心性質為表3。
情況三:在情況一所有參數不變的基礎上,更改配送中心D2的地理位置。
情況四:只有一個配送中心D1,配送中心車輛性質為表2,15個配送中心性質為表3。
情況五:只有一個配送中心D1,配送中心車輛性質為表1,15個配送中心性質為表4。
每種情況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準備倉庫和站點數據:利用TransCAD創建地理文件以顯示每個倉庫和站點,同時顯示每一個站點的需求和其他特征。
●創建車輛路線矩陣:創建一個基于路網或直線連接的矩陣文件來包含每一個站點和倉庫間的距離和出行時間。
●創建車輛表格:創建一個車輛表格來包含要求的車輛信息。
●解決車輛路線安排問題:運行路線安排過程來生成有效的車輛路線、摘要報告以及路線信息等。
●顯示車輛路線
●編輯車輛路線
2.3路徑優化結果
本次TransCAD物流路線設計中,得到的結果如表5:
2.4結果分析
1.對比情況一和二知,增加一個配送中心,車輛運輸的時間縮短28h50min。路徑減少3.1Km,費用減少10710元,然而運輸量還是227噸。由此可知,配送中心的數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減少費用。
2.對比情況一和三知,雖然都增加一個配送中心,但是第二個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選取與第一個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有所差異。易知:情況三比情況一在運輸時間增加28h46min,距離增加1.2Km,費用增加9146元。其優化效果沒有情況一那么明顯。由此可知,所增加配送中心的位置,對物流配送效率和減少費用有影響。
根據分析情況一與三的物流線路圖,易知情況一中增加的物流配送中心處于15個客戶相對集中的地方,情況三中增加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地圖上客戶集中程度較為低的地方,所以情況三對于物流配送的優化程度沒有情況一明顯。
3.對比情況二和四知,所采用的貨車屬性不同,獲得的數據也有差異:情況四較情況二而言,在運輸時間減少1h6min,距離減少1.3Km,費用減少3064元,但是情況四所運輸的貨物量只有219t,無法完全滿足15個客戶的需求。因此,采用貨車的屬性對于物流費用與效率有影響。
4.對比情況二和五可知,客戶的性質對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與費用也有影響,具體表現在:情況五較情況二來說:在運輸時間減少2h37min,距離減少0.4Km,費用減少1018元。
3小結
在利用TransCAD創建物流路線時,影響物流配送中心的因素主要有:物流配送中心的數量、物流配送中心選址、配送中心車輛的屬性、客戶的性質共4個。在此,值得提出以下兩點:
首先,物流配送中心的數量與配送效率不是成正比關系。如情況二和三,情況二為一個配送中心,情況三為兩個配送中心,然而他們分別耗費的時間、成本、以及路線長度的相差程度不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第二個物流配送中心沒有多大的經濟效益。
第二,最大的不定性影響因素是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位置。如果選址恰當,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以很短的時間、很少的成本、以及走很短的路線來實現貨物的配送。然而不恰當的選址方案,會使得經濟效益不明顯,以至于沒必要增加新配送中心。
參考文獻:
[1]蘇文桂(倉儲及配送中心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TransCAD物流路線規劃(廣西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物流工程系2015)).
[2]汪偉.基于TransCAD的物流選址于配送路線優化研究: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