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瑜
【摘要】所謂“小手拉大手,角色變換走。”即是指小學生要在家長的帶領下共同閱讀兒童材料(包括兒童歌謠、童話等等),通過親子閱讀過程,讓小學生感受到和家長共同閱讀的樂趣,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本文以一年級《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為例,探究指導親子閱讀的方法。
【關鍵詞】小手拉大手 角色變換走 《和大人一起讀》欄目 閱讀方法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89-02
本文從《和大人一起讀》的內容整理、《和大人一起讀》的完成度調查和小手拉大手,角色變換走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從《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實際內容出發,探究其教育價值,并提出相關的閱讀指導方法,具體如下。
一、《和大人一起讀》的內容整理
整冊教材,有8個《語文園地》。每個語文園地,都有一個“和大人一起讀”。其中的文章,兒歌童謠類四篇:《誰會飛》《小兔子乖乖》《剪窗花》《春節童謠》;故事童話類四篇:《小鳥念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卜》《猴子撈月亮》。這些閱讀材料,充滿童真童趣,具有兒童文學的審美價值,是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好“食材”。
二、《和大人一起讀》的完成度調查
1.孩子們喜歡讀:《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中共8個《語文園地》,共包括8篇兒童文學,孩子們在閱讀時,大多數都表現出“想要讀、愿意讀”的閱讀態度。
2.大人們協助完成:調查過程中,由于許多家長忙于工作或有其他事情脫不開身,所以筆者只調查了其中20位父母,大多數均表現出愿意配合孩子一起閱讀的態度,具體調查結果如下:首先,有大約一半以上的父母(12位)認為《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內容積極向上而且富有童趣,與其他語文閱讀材料相比,內容更加豐富而且更有條理,非常適合與孩子一起閱讀;其次,有3位父母認為《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內容雖然不錯,但總體內容較少,因此自己和孩子共同閱讀的時間也相對較少,需要依靠其他的閱讀教材進行補充;最后,有5位父母還對“小手拉大手,角色變換走”的親子閱讀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和大人一起讀》欄目讓自己與孩子的心理距離更近,孩子更愿意在放學后和自己一起閱讀,這是十分難得的。
3.教師們難檢測:由于《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旨在親子閱讀,所以教師在過程中只是引導者、啟發者和組織者的角色,既難以檢測教師閱讀任務的完成度,又讓教師難以檢測孩子們的完成度,總的來說,《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以兒童文學為基礎閱讀材料,以家長和孩子為閱讀主體,教師負責統籌規劃和引導,同時,由于沒有特定的閱讀調查指標,所以具體的閱讀效果還是應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才能有所反映。
三、小手拉大手,角色變換走
1.閱讀策略小提示:第一,情景化閱讀策略,即家長在和孩子共同閱讀的過程中,要為孩子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第二,適應性閱讀策略,即家長要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在帶領孩子閱讀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孩子閱讀態度的變化,如果孩子表現出較高的閱讀興趣,就繼續閱讀下去,如果孩子的閱讀興趣較低,家長就要及時中斷閱讀過程,另外選擇其他的閱讀材料或是和孩子做一些別的事情,過一段時間之后再繼續閱讀;第三,開放性閱讀策略,即家長要以《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內容為基礎,不斷補充其他的閱讀內容,讓孩子始終接受更多、更好、更有趣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孩子較高的閱讀興趣。
2.閱讀方式大變化:親自閱讀的傳統的閱讀方式是“家長讀,孩子聽”,但這樣的閱讀方式局限性非常大,而且不利于孩子自我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家長應改變這樣的閱讀方式,可采用“以孩子為閱讀主體的共同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以孩子為閱讀主體,家長負責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并教給他們不認識的字詞。
3.閱讀記錄來反饋:閱讀過程中,家長可制作閱讀記錄表,在表中詳細列出閱讀的時間、地點、內容、閱讀效果、評分、備注、閱讀心得等指標,通過閱讀記錄來反饋閱讀效果。
4.閱讀提問巧設計: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根據閱讀內容設置多個問題,并將這些問題穿插進閱讀過程中,提升閱讀質量。
綜上所述,《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兒童文學的審美價值,對提升兒童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非常有利,親子閱讀過程中,孩子依偎著家長,家長帶領著孩子,兩者在共同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親子關系,從而為孩子創設更加優質的閱讀環境。總的來說,《和大人一起讀》欄目內容非常適合兒童閱讀,和大人一起讀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對提升兒童的閱讀水平也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葉艷. 小手拉大手,角色變換走——一年級《和大人一起讀》欄目的閱讀方法指導[J]. 小學語文,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