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


摘要:在工程建設合同簽訂時,在合同中規定設備制造廠在設備交貨的同時提供一定比例的維修備品備件,此部分稱為合同備件。為全面清晰地掌握合同備件的到貨等詳細情況,同時為方便商運后設備維修的備件采購工作,需提前介入此部分備件的管理,另外還需對到貨后的生產備件進行移交、驗收、入庫管理。本文以紅沿河二期為例對核電站生產方的合同備件管理工作進行說明。
關鍵詞:核電;合同備件;管理
1.引言
1.1合同備件定義
備件是在維修時替換原有部件的配件,核電站將備件分為合同備件、補充備件及大修備件,針對各類備件均有明確的管理流程,本文僅介紹合同備件管理工作,其定義為在工程建設合同簽訂時,在合同中規定的設備制造廠在設備交貨同時提供的一定比例維修備品備件,包括生產備件(SO)及工程安裝用備件(SE)。
1.2合同備件管理工作內容
合同備件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
1)備件信息梳理:以工程建造供貨合同中的備件清單為藍本建立基礎數據庫,紅沿河二期情況與其它項目不同,為生產方依據維修經驗參考采購包合同技術附件自主進行合同備件提報;
2)備件編碼:依據上游文件創建備件主數據并進行備件編碼及重碼識別,完善核電站備件數據庫。
3) SO備件的識別:生產方依據工程方合同備件到貨裝箱單等文件,對已初步編碼的備件進行識別,確認是否為SO備件;
4) SO備件的移交、驗收與入庫:合同備件到貨后首先暫存在工程方倉庫,之后工程方向生產方倉庫進行移交,生產方進行移交驗收,合格后入庫。
2合同備件管理工作流程
2.1備件編碼流程
核電站的備件均有正式的十位數字編碼,稱為“十字碼”。在生產準備階段首先由生產方各專業依據上游文件進行初步的備件信息錄入與編碼,此時的編碼是臨時編碼。之后備件中心對備件的信息分析后給出“十字碼”。紅沿河核電二期備件編碼工作流程如表1:
2.2 SO備件識別流程
為方便維修所需備件的采購,備件信息錄入的范圍要大于合同備件范圍,因此在合同備件到貨后需要對其編碼進行識別與確認。另外合同備件的識別也是提前掌握其到貨情況的手段。紅沿河二期備件識別相關工作流程如表2:
2.3 SO備件的移交、驗收與入庫
SO備件到貨后首先暫存在工程方倉庫,之后工程方向生產方發起移交申請,并移交至生產方倉庫,生產方進行驗收檢查,合格后最終入庫。紅沿河核電二期備件移交、驗收與入庫工作流程如表3:
3.總結
合同備件管理接口多,時間跨度長,相比于補充備件及大修備件管理難度大。核電在生產準備階段,明確其管理規定與流程,以確保備件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為系統移交后以及商運后的維修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斌淺析核電企業的備件管理,2010(06):1-3
[2]郭研LHNP核電公司備品備件采購管理模式研究,2016 (04):25-28